在本书中,我不仅要把控制论领域的新知识告诉读者,还要向读者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利用这种知识,来达到心中重要的目标。
基本原则
"自我意象"是人类个性和行为的关键。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人的个性和行为。
但这还不是全部。"自我意象"决定了个人成就的界限。它决定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扩展自我意象,你就能扩展自己的"潜在领域"。发展适当的自我意象能使个人富有新的能量、新的才华,并最终使失败转变为成功。
自我意象心理学不仅因它本身的优点而得到人们的赞许,而且还对过去人们所了解但尚未正确认识的现象做出了解释。例如,现在在个性心理学、精神治疗医学和工业心理学领域中,有无可辨驳的临床例证表明"成功型个性"与"失败型个性","快乐倾向型个性"与"不快乐倾向型个性"、"健康倾向型个性"与"疾病倾向型个性"的存在。自我意象对上述事实和生活中发现的其他事实做出了新的解释。它使人们对"积极思维力"有新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说明了这种力量为什么在某些人身上起作用,而在另一些人身上不起作用("积极思维"与个人的自我意象一致时就起作用,悖逆自我意象时就完全不起作用--除非自我意象得到改变)。
为了了解自我意象心理学并把它应用于生活,你必须了解它所用来达到目标的机能。现在已经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说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都是根据控制论提出的原则,有目的地运转而达到个人目的。就功能来讲,大脑和神经系统构成一种奇特而又复杂的"目的追求机制",它是一种内在的自动导向系统,或者作为一种"成功机制"为你效劳,或者作为一种"失败机制"对你不利,这要取决于作为操纵者的你如何操纵它,如何为它制定目标。控制论一开始是研究机械与机械原理的科学,现在发展到恢复人作为唯一的创造性动物的尊严,这未免有些讽刺意味。心理学一开始是研究人的心理或者心灵,现在却几乎以催毁人的心灵而告终。行为主义者既不理解人类,也不理解机械,所以把两者混淆起来,说什么思想仅仅是电子的运动,意识仅仅是一种化学作用。"意志"与"目的"则被认为是莫须有的东西。以研究物理机械为开端的控制论却不会犯这种错误。控制论科学不会说"人"是一部机器,只会说人拥有和利用一部机器。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这部机器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这部机器。
秘诀在于体验
自我意象不论变好还是变坏,都不仅仅取决于智力或者思辨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体验"。你在过去的创造性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展你的自我意象,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改变自我意象。
一个孩子成长为健壮、快乐、适应生活的成年人,并不是因为有人教他去爱,而是因为他体验到爱。我们现在的自信和稳定状态,并不是我们动脑筋学习的结果,而是我们进行了体验的结果。
自我意象心理学还沟通了目前使用的不同医学疗法,把它们之间重大的歧异加以克服。它对临床心理学、心理分析,甚至自我暗示,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一种共同的标准。大家都运用创造性体验来树立一个较好的自我意象。抛开理论不谈,在分析心理学派中使用的"治疗境况"实际上就是如此:当患者倾诉他的恐惧、耻辱、负罪感或"不良思想"时,分析的人不加任何评论、非难或者说教,不流露出任何惊奇。这样,患者也许在他生活中第一次体验到人们把他看作一个人;他"感到"他的"自我"有价值、有尊严,从而逐渐接受自己、以新的眼光看待他的"自我"。
科学发现"人工的"经验
在实验与临床心理学领域还有一项发现,使我们得以利用"体验"作为直接而有节制的方法来改变自我意象。实际生活经验就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老师。把一个人扔进没顶深的水里,其体验可以教会他游泳。同样的体验又可能使另外一个人淹死。军队把很多年轻小伙子"造就成男子汉",但是,毫无疑问,军队生活经验也造成很多人心理不正常。几个世纪以来,大家都相信"一事成功,万事如意"。我们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会成功地发挥作用。过去成功的记忆会成为固有的"存贮信息",使我们对目前的工作产生自信。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体验过失败,他又怎能吸取过去成功的经验呢?他的处境就好象一个年轻的因为没有经验而找不到工作,又因为没有工作而得不到经验一样。
另一项重要的发现可以打破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这项发现具有各种实用目的,使我们在头脑的实验室中把"经验"人工化、最终创造出经验并加以控制。实验和临床心理分析学家明确无误地证明:人的神经系统无法区分"实际的"经验和生动而详细地想象的经验。虽然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夸张,在本书中,我们却可以考察一些实验室里控制的实验,它们是实地应用这类"人工"经验来提高掷标枪和投篮的技巧。我们将会看到在生活中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如何改进他们的演说技巧、克服拨牙时的恐惧、增强社交时的沉着感、增强自信心、推销更多的商品、精通棋艺,以及在实践中应付人们能设想到的任何需要靠经验取得成功的场合。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著名医生所作的惊人实验,经过他们的安排,精神病患者可以"正常地"感受,从而得到治愈。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会了解到,不幸的人们是如何通过"体验"幸福而逐渐学会享受生活!
你将从本书中找到改变生活的秘诀
构思这本书不仅是为了让人阅读,而且是为了让人"体验"。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是,为了"体验",你必须对知识做出创造性反应。获得知识本身是消极的,体验知识才是积极的。
在"体验"的时候,你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内部会发生变化,你大脑中的皮质将记下新的印象和神经中枢样式。
本书将迫使你完完全全地去"体验"。我有意把预先构思的现成"病历"限制到最少的程度,要求你运用想象和记忆建立你自己的"病历"。
我在每章结尾都不附"摘要",要求读者自己记下他认为必须记忆的重点。
最后,你会发现,本书从头到尾都要求你进行一些实际练习,这些练习简单易行,但要从中获得最佳效果,你必须有规律地去做。
保留二十一天的判断期限
在着手练习本书列出的各种不同技巧,以求改变自我意象时,如果看不到变化,也不要灰心丧气。你应该坚持练习,并至少在二十一天内不作判断。心理意象产生显著的转变,一般最少需要二十一天期限。外科整形之后,平均每位患者约需要二十一天来适应新面容。手臂或腿截去之后,"幻肢感"也会持续二十一天。人们迁入新居后,也要过三个星期,才会觉得它是个"家"。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旧的心理意象消失、新的心理意象形成,二十一天是最短的期限。
建立一个适当的自我意象,要持续毕生的时间。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在三星期内能体验到某种改善--有时候这种改善是戏剧性的。
成功是什么?
我在本书中自始至终常常用到"成功"、"成功的"两个词,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一开始就把它们解释一下。
我所说的"成功"与声望的标志无关,而是指创造性的成就。确切地说,任何人也不该企望"成功",但他可以做一个"成功的"人。试图获得声望或者挂上某种勋章,以为这就是"成功",其结果必然导致神经过敏,带来挫折和不快。努力作为"成功的人",不仅会带来物质上的成功,而且使人满足、充实和幸福。
诺亚.韦伯斯特对成功的定义是"满意地达到寻求的目标"。你自己内心的需要、灵感和才华激起的创造性追求,对于你才是重要的。因为你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作用,它才能带来快乐和成功。人的本性便是追求目标,而且,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所以,除非他起到生来应该起到的作用--作一个追求目标的人,否则,他不会感到幸福。这样,真正的成功和真正的幸福不仅是互相联系,而且是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