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好奇:让听众一直追问“后来呢”

2020年6月3日  来源:故事力:用故事决胜人生关键时刻 作者:高琳,林宏博 提供人:zhongzhi83......

回想一下你在公司开会时听的那些无聊的汇报,是不是说话的人一开口你就已经知道结果是什么了,PPT做得再炫也不能激起你的好奇心?然而再回想一下你看过的电影,那些扣人心弦的情节,是不是让你一直在想:“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此时如果有人胆敢给你剧透,你一定想要拿个口香糖让他住口。所以,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要能激发起别人的好奇心。激发好奇是好故事的第二个标准。

在这个注意力超级匮乏的时代,这恐怕是最难做到的。我认为,一个管理者,级别越高,他的注意力广度越短。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教养,而是因为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你一开口,不能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迅速抓住他的注意力,他的脑子就飞到别的更紧急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人类的大脑就是一只能量小猪,当没有外界刺激的时候,它就习惯性地进入舒适模式。所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不断制造冲突和出乎意料的转折,才不会让小猪缩回去睡觉。情节越曲折,故事越引人入胜,也就越有可能点燃听众的激情,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的屁股黏在椅子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别人产生好奇呢?

美国著名的经济心理学家乔治·勒文施泰因解释说:“好奇心来源于‘认知差距’。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差距’时,就会产生对信息的饥饿感,这就是好奇心。”

说白了,其实就是要给人制造十万个“为什么”和十万个“后来呢”。很多人的故事之所以讲得无趣,是因为他们太急于抖包袱、给答案,听众积累的好奇心还不够。当然,听众需要对你给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认知,如果对方连思考的头绪都没有,那就没有动力对它感到好奇。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背景信息的铺垫极为重要。要让对方知道足够的信息,让他感觉到只要他多思考一点,多知道一点知识,就能弥补这个差距,那他就会更好奇你的信息。

除了“知识差距”,好的故事还需要有价值观层面的冲突和挑战。当故事讲的是无关紧要的琐事时,即使有冲突,听众也不会关心。真正有意义的故事需要让听众感觉到他们所关心的价值观受到挑战。

就像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我家的那些亲戚总是会讲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故事,一群老太太一起,绘声绘色、起承转合,就差演出来了。可是我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直到某一天,她们谈到了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他父母离婚时只想到自己今后是否方便再婚,都想把5岁的孩子推给对方。我立刻就竖起耳朵问:“后来呢?那孩子怎么样了?”故事主角的做法简直就是刷新了我的认知,颠覆了我的三观,为人父母怎么可以那么自私呢?不想要,当初为什么要生下孩子?

所以你看,人们感兴趣的一定是自己关心的且不那么容易理解的事情。这种认知和价值观的差距可以是正向的,让听众感叹:“天哪,还可以有这样的事!”也可以是负向的,让听众感慨:“天哪,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故事力 / 故事 / 共鸣 / 好奇 / 清晰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