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你想要什么,我就有什么

2020年6月16日  来源: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 作者:【德】冈特.迪克 提供人:shiya45......

“你想要什么,我就有什么!”

了解愚蠢人群的偏见,就可以为自己所用。只要利用那些愚蠢者的偏见,他就会敬重你了!从这个简单的道理看,出现了一大批衍生产业,咨询行业充分利用愚蠢者的偏见开展服务。有人要问:“那些愚蠢的人怎么看出我是他们要找的人?从哪儿看出,他们有兴趣要花钱来找我?要利用哪些偏见,让我得到机会?我的主页上要用哪些词汇,才能被点击?”

谁想在求职时获得成功?谁想卖出自己的公司?谁想拿冒尖的数据来炫耀?那么就把会计账目做漂亮,把个人简历优化好,把个人主页窗口装饰好,把新娘打扮好,让她变美丽。人们在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化妆打扮,都要修饰,要装点门面,这么做是被人容忍的。今天这一切已经成了普通的爱好,因为人们已经带着一种必要防备的感觉来对待了。今天,人们必须直接美化自己的求职信,否则会感觉自己的机会被挥霍了。每个人都在强迫自己获得成功,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加大任务量,同时开心地微笑。人们没有别的选择,大家都能感觉到,不搞投机取巧已经不再是自己面前的选项了。

有人为了成功推销自己,就去研究和利用别人的偏见、评价指标或愿望,包括企业的、媒体的。这时候要搞清楚,我要的是顾客满意,还是无论如何想卖出点儿什么。

例如,我们期待政党抛开他们的价值观体系(每个政党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为我们的未来拿出点儿靠得住的真实的建议来,然后我们选出最好的建议,并期待他们去实施。我们不愿意政治家们每天看选民们的观点,然后用电脑统计,看民众今天在选举时将赞同哪些价值观。投机的政治家们如今就这么做,我们都在抱怨。政治家们已经不再是我们跟着学习的道德榜样了,他们在我们面前出卖自己:“只要你选了我,你要的所有观点我全都有。”找出选民们想要的竞选承诺,从而获得最多选票,这是个数学问题。若所有党派都用这种投机的手段找出最佳答案,那么似乎所有党派就都一样了,他们大讲特讲我们爱听的话,让选民投他们的票成了唯一目的!

企业收到的求职信也都出奇的雷同,内容夸张,听起来那么“低三下四”:“我愿意承担任何分配给我的工作;我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完成速度快;我愿意被派遣到其他工作地点;我愿意无偿试用三个月;我愿意不把家庭事务放在第一位;我一定把我将要就职的公司放在首位;我十分渴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人们想方设法在各个方面迎合客户、迎合招聘人员或选民的好感。用哪些观点、通过什么方法来迎合,这些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在网上可以看到数不清的问卷调查和研究文章,都声称知道客户、选民和人事部门想要什么。如果现在真这么做,利用人们的各种偏见,迎合公开的标准,这样拿出来的就是无个性特点的、走样了的楷模形象,按照一般人的常识来理解是绝不真实的。不可能所有企业都能拿出最友好的员工和最优秀的产品,除非所有企业都一个样。

由于大家都是按照同一种机会主义的思想来办事,拿出来的东西都一样,那要怎么来区分呢?按照它们的徽标吗?

·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东西都一样。

·智能手机的每月收费价格第一眼看上去差别很大,但是第二眼仔细看上去都一样……

·应聘者来面试时都穿黑色。

·汽车没有特点了。我有一辆沃尔沃S40,去停车场找车时,很多次都把一辆同样颜色的宝马3系错看成我的车了……除了我的错,这说明什么呢?

·商品看起来到处都一样。

·主流政党之间是难以分清的,小党想成为主流政党。

·据媒体报道,大学想要被评为精英高校的申报书看起来出奇的类似,那些大学事先“学乖了”,知道怎么样能让评审委员会感觉是“精英”,即使最差的大学也学会了怎么能成为创作“申请报告”的大师。它们不是“精英”,但是它们可以表演成精英。

什么都成了一样的,因为大家都按照大众的口味做了优化,这样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谁能够最好地顺应了大众,谁就成了赢家。大家都想成为赢家,大家都声称自己不同,具有独自的特色(主流政党)。他们表明,他们具有客户或民众所要求的全部特征(其他人也一样),但是他们在某个方面则要好得多。“我们这里的手机收费价格像某某公司一样是最低的,但是我们还额外免费赠送一种来电铃声。”“只有我们这个党除了致力于大众的福祉、公平和自由外,还致力于求职人员不能由于能力不足而受到歧视。”

评价指标 / 指标欺诈 / 指标造假 / 面子 / 相关性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