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有生命的自然界(5)

2020年6月18日  来源:思维的模式 作者:(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提供人:yanjia82......

在这种认识论中,我们远离了复杂材料,而哲学思辨是一定在一个体系内对这些材料进行解释,以此来理解它们的。让我们探究一下身体和心灵、身体和自然界、心灵和自然界这几种统一体,或探究一下身体存在的相继事态,或者心灵存在。这些基本的相互联系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我们要问的是外部世界对于构成心灵的经验之流有什么作用。于是,被体验的世界就是这些经验的基本事实。相应于个人心灵存在的一切情感、目的、感受,都不外是心灵对这个作为心灵存在基础的被体验的世界的反应。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被体验的世界是组成心灵本质的诸多因素构架中的一个复合因素。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世界存在于心灵中。

但是,还存在一种与这条基本真理相反的理论: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中包含了心灵自身的展现,而心灵是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于是,经验事态与被体验的世界之间关系存在两个方向。在一种意义上,世界被包含在这个事态之中;在另一种意义上,这个事态被包含在世界之中。例如,我在这个房间内,而这个房间是我当下现在经验中的一项。但是,我现在的经验正是现在的我。

然而,这种使人不解的相反关系扩展到了我们之前讨论的一切关系上。试考虑心灵的持续自我同一性。心灵无非是从我出生到此刻体验过的相继事态。所以,在这一瞬间,我就是体现了所有这些事态的完整个人。这些经验事态都是属于我的。另一方面,同样可以说,我此刻的直接经验事态仅是构成我的心灵事态之流中的一个。其次,于我而言,世界无非是我身体的各种机能如何呈现于我的经验面前。于是,世界就完全是在身体机能的活动中心展开的。关于世界的知识无非是对于这些功能活动的分析。但是,另一方面,身体不过是整个宇宙的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society)。我们要根据身体的社会来解释世界,也要根据世界的一般活动来解释身体的社会。

因此,正如我们经验的基本本质所揭示的那样,事物的集合性(togetherness)包含了某种相互内在性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世界现实事物的这种共同体(community)意味着,每一事件都是另一事件的本质中的一个因素。毕竟,这是我们能够理解日常概念的唯一方法。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概念就是一例。一个事件如何能够成为另一事件的原因呢?首先,任一事件都不能说是另一事件的全部的、唯一的原因。一个新事态是之前整个世界的产物,但是某一事态对于一个后续事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限定作用。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种限定过程呢?

性质的传递(transfer a quality),这个概念本身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假定有两个事件事实上彼此独立,其中之一不需要另一个就能够理解。那么,两者之间的一切因果或限定关系就都不能成立。按照这种假定,我们没有理由说明,具有某种性质的一个事件会影响另一个具有这种或其他某种性质的事件。按照这样一种理论,在这个世界上,性质的相继和相互作用就会变成一种空泛的事实,不能超出直接观察范围而得出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结论。这样一种实证主义的信念本身完全可以做到前后一贯,只要我们不将对未来的希望或对过去的悔恨包含在内。这样一来,科学便无关紧要了。努力也是愚蠢的,因为它什么也决定不了。唯一可以理解的因果理论建立在内在性的基础之上。每一事态都以先前世界为预设,作为自身本性中的积极因素。正因如此,事件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决定性。正因如此,过去的质能(qualitative energies)会结合成为一种当前事态中质能的模式。这就是因果理论。正因如此,因果关系属于每个事态的本性,那是它“所在的地方”。正因如此,性质会从一种事态传递到另一种事态。正因如此,自然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些规律的适用范围大,而另一些规律的适用范围小。正因如此,如前所述,当我们直接理解周围世界时,就会发现依据观察材料主张双重统一性这种奇特的习惯:我们存在于世界中,而世界存在于我们中。我们的直接事态存在于形成心灵的事态集合中,而我们的心灵又在我们的当下事态中。身体是我们的,我们又是身体内的一种活动。这种观察事实虽然模糊,但是必然的,是世界连续性的基础,也是各类秩序相互传递的基础。

生命 / 自然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