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2019年9月13日  来源:蘑菇雅说 作者: 提供人:tangjiao17......

“我自己梳头,自己做饭,享受自己的痛苦,过养活自己的生活。”

自梳女通常被称为“姑婆”“大姑太”,即终身不嫁人的女性。

在广东有这样一群女性。几十年来,她们以独立的行为履行了终身不结婚的诺言,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外界和自己的压力,把各种情感埋在心里,在冷漠和宁静中度过了孤独的一生。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自梳女

但当一个人孤独一生时,如何度过漫长的孤独岁月?

她们后悔当初这个如此激励反抗的选择吗?

她们这个群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自梳女

自梳女的产生,最早是我国华南地区妇女经济自立和早期婚姻自主的意识觉醒并最终付诸行动的一种社会群体,到后来则加入了支撑原生家庭基本生活,承担家庭责任而终生不嫁的元素,因此在南海西樵曾经流传过一句俗语,叫做:“家无自梳不富。”自梳女群落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产生,并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但这种现象在今天已几近消失,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自梳女”,谈谈这“梳起”背后的故事。

梳起

“自梳”这一说法起源于过去广州地区的未婚女子都梳一条长长的辫子,梳头需要别人帮忙。在结婚时,由母亲或者女性长辈帮助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后脑勺,这就称为髻。又因为“梳”与“疏”谐音,所以女子在家梳头被认为是一种不认祖宗、凌辱祖先的行为,自梳女便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以此表示永不嫁人,孤身终老,而一经梳起便终生不得反悔,父母也不能强其出嫁,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被宗族所不容。

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在看到一些同龄相熟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她们不甘受此束缚,情愿“梳起”终生不嫁。于是便在良辰吉日由亲人或者好友梳起发髻,正式成为自梳女。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冰玉堂

发展历程

有许多学者都认为,自梳女的出现始出于明代,盛于清末,衰于民国。在这一时期,广州、顺德、番禺一带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等发达,妇女拥有了更多的谋生方式,有了更自由的财政支配权,为不嫁独身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可以摆脱依靠男子的体力、经济实力等谋取生存权利的尴尬地位。到了清代,顺德一带的桑基鱼塘已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妇女可以依靠蚕桑业达到经济自足自立。在桑基鱼塘的刺激下,缫丝厂的飞速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不再需要依靠男性,此时的“自梳女群体”达到了顶峰。

孙东茂在《顺德自梳女风俗纪谈》中记载:“不婚的女子各地皆有,然则零零散散,数量寥寥。顺德则不然,据健在的容奇镇七十高龄的自梳女沈全讲,过去顺德有一缫丝厂一千人中就有八百是自梳女。可见它已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在民国中后期,在其内部和外部的作用下,自梳女最终走向了衰落。

民国时期,因为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倒退等问题下,百姓逃难,缫丝厂接连倒闭,自梳女失去了一个谋生的手段,被迫流亡异乡,这些在外面漂泊的自梳女们有选择了出国逃避,但更多的是重新选择嫁人以求安定。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民国老照片

由于战乱,大多数的自梳女不再结伙群居,而是回归父系家族,并重新承担起父系家族的责任,尤其是广州地区的自梳女,大多与父系家族成员共同生活,不分彼此,从此回归普通。

在这一时期,虽然饱受战乱摧残,但是西方先进思想同样也得以流传中国,自梳女及其亲属的禁忌逐步走向松散,许多自梳女放弃了当初的誓言,回到传统生活方式之中。

顺德自梳女

佛山顺德水乡孕育了自梳女的诞生,她们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觉醒的女性团体之一,是近代中国最庞大的女性产业工人,她们撑起了顺德缫丝业的一片江山。据统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顺德女性40万人,自梳女就超过了一万人。在缫丝业走向衰落的时候,顺德自梳女们又漂洋过海,以她们的聪敏勤快、洁身自爱成为南洋保姆市场的优质服务人员。顺德人以刻苦耐劳著称,加上厨艺了得,在劳工市场上极受欢迎,有很好的口碑,人称“顺德嫲姐”,大户人家非常喜欢聘请来自顺德的自梳女们。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顺德自梳女

谈到顺德自梳女,有另一样东西就不得不谈一下了,名扬天下的顺德美食。顺德美食的传播,顺德自梳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顺德自梳女作为南洋劳工市场的“宠儿”,其本身的厨艺就是不容置疑的,她们做的菜肴更是被专称为“妈姐菜”,这些“顺德嫲姐”们通过走出国门务工赚钱,最终也成为了将顺德美食带向了世界一种力量。

走进自梳

一片冰心在玉堂,在广东佛山顺德的均安,有一座叫做冰玉堂的建筑,是当年沙头村在南洋当女佣的自梳女捐资兴建的敬老院。因为按照旧时的习俗,自梳女回到家乡是不能和家人同住的,于是她们在回乡之后只能去到那个当初一起捐资的地方——冰玉堂。在里面相依为命,互相照顾,曾经这里最多的时候庇护了七十多位自梳女。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冰玉堂

但是幸好的是,时代变迁,自梳女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初的自梳女也成了老太太,而现在的亲属也已经不再完全遵守当初老的一套,他们把自梳女们都带回了家中让她们颐养天年。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冰玉堂便无人居住,这也使得我们今天,得以走进她们的故事。

冰玉堂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分为左、中、右三座,中座供奉着自梳女信奉的观音、关帝等神灵,在左右两边则分别摆放着自梳女们的牌位,但与我们平常见到的不一样,其实所有冰玉堂的自梳女牌位都在上面,只不过是已故者名字写在黑纸上,而在世者名字则在白纸上。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自梳女现状

冰玉堂是一座灰砖白墙的老建筑,在四面围墙的包围之中,两扇古旧木门。北门藏在一条窄窄的小巷中间,东门则面临着一条水泥路。在东门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有棵树更是充满了历史的“味道”。这棵树外形奇特,高数十米,笔直的树干直指天空,直到树冠才有那么一簇枝叶,这一棵树就是在修建冰玉堂时由自梳女们一起栽种的桄榔树,一根树干则是代表了那个时代“姐妹们的上下一条心”。

冰玉堂里面挂满了塔香,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塔香一柱的直径约为1米长,一柱香可以烧一个月。当塔香被吊起时,它就变成了佛塔的形状。在塔香的下方,红色的纸上写着进香者人的名字和她的愿望。在这些塔香中,我看到了有一柱的下面红纸上写着三个字:自梳女。

近代女性的崛起:浅谈自梳女,一个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的群体

塔香

总结

她们如今的生活是平静祥和安逸的,那个曾经广泛分布在逐渐三角洲一带的自梳女群体,今日可能只能在佛山、肇庆等地区可以找到,她们是历史中对不公平和不自由的反抗,除了像曾经的居住地“冰玉堂”那样成为了景点,她们的本身更是拥有着更大的人为历史价值,更值得我们更好的保护和思考。

自梳女 / 单身 / 不婚主义 / 去家废婚 / 不嫁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