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上瘾-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绪论-瘾品资源大汇集-三大宗: 酒精、烟草、咖啡因-葡萄酒-蒸馏烈酒-烟草-含咖啡因的饮料与食品-糖在精神刺激革命中的角色+三小宗:鸦片、大麻、古柯叶-鸦片-神圣的吗啡-印度大麻情结-欧美大麻情结-古柯叶与可卡因+解开销售之谜-欧洲的销售-美洲的迷幻瘾品-区域性植物瘾品的未来-环境影响+瘾品与贸易-魔法师的学徒-价值极高的药草-酒是良药-安非他明民主风-医疗的两难-享乐的陷阱-进化的矛盾-接触的机会-性交与生意-靠社会问题获利-逃离商品地狱-让人消失-芥菜种子的比喻-广告公司的能耐-继续抽下去+瘾品与权力-人民的鸦片-苦工无了时-畜生与军人-瘾品与娼妓-物品交易与奴隶买卖-税收与走私-税收的不同类别-税收上瘾-轻重问题-多重算是太重?-大逆转:管制与禁止-反对瘾品的非医疗使用-工业化世界里的瘾品-中国: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合法瘾品与违禁瘾品-合法瘾品的害处-瘾品的政治现实-上行下效-民众的抵制:以前苏联为例-违禁瘾品-合法瘾品+“行为”上瘾模型:为什么有些东西你总是戒不掉?-咖啡、酒精、毒品……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轻易上瘾?-为什么毒品戒不掉?-上瘾:愉悦与陷阱-你为什么没有学习上瘾?-改变记忆能否治疗上瘾-上瘾不似你所想-一、事物本身不会让你上瘾-二、无力排解不适如何导致上瘾-三、上瘾和感觉良好无关,和感觉糟糕有关+为什么我们会上瘾:操纵人类大脑成瘾的元凶-第1章 关于成瘾,我们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是成瘾性药物-人们为什么使用成瘾性药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第2章 固有模式:动物和人类对药物的渴望-达尔文理论的观点-动物模型的拓展-第3章 感觉美妙:大脑自身的奖赏系统-卓越的观察员及重大发现-与人类相关的工作-与药物的关联-第4章 药物究竟对大脑有什么作用-大脑:生存的器官-化学信号的全过程-第5章 黑暗面的发展-大脑中的恶魔——成瘾和戒-必须越来越多-有关尸检的发现-第6章 药物为什么如此强大-多巴胺和食物-多巴胺与性行为-多巴胺和生存-多巴胺的作用是什么-第7章 大脑发生长期改变-研究药物使用者的大脑-为什么恢复过程如此缓慢-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如何帮助吸毒者-大脑能恢复正常吗-第8章 我会变成一个成瘾者吗-我们的基因和蛋白质-心理问题-药物损害判断并固化药物使用-第9章 压力、社会地位和药物-压力和药物使用-社会等级影响可卡因摄入-第10章 赌博、性和饮食-饮食失调-第11章 药物对我还有什么影响-酒精-尼古丁-大麻-可卡因-甲基苯丙胺-阿普唑仑、安定等镇静剂-奥施康定和其他阿片类药物-迷幻药和“俱乐部”药物-苯环己哌啶-咖啡因-第12章 女性和青少年-实验室研究结果的支持-青少年-老年人-第13章 治疗:我如何能好转-为什么要治疗-治疗原则-我想参与治疗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预防-第14章 未来将会怎样-分子层面的上瘾-作为一个瘾君子的耻辱-为什么我们会上瘾——译者后记

蒸馏烈酒

2019年10月26日 字数:1798 来源: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 作者:戴维·考特莱特 提供人:jingbi23......

欧洲船只除了载运新植物,也运送新技术,蒸馏法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古代希腊、罗马人已懂得蒸馏技术,经过阿拉伯人的保存与改良之后,又于公元11世纪由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Salerno)传入欧洲。15世纪晚期,欧洲开始出版讨论蒸馏技术的书籍,这项技术的相关知识于是得以传扬开来。虽然蒸馏器可以萃取多种植物的精华,但是利用葡萄酒和其他发酵液体来制造烈酒,经济价值更高。容量加大的改良式铜制蒸馏器以及廉价原料(例如蔗糖和波罗的海谷物)的出现,又使得烈酒能够大量生产。到了17世纪中叶,爱尔兰生产的蒸馏酒已远销俄罗斯,荷兰则是这项新兴产业的生产重镇。当时荷兰人已是葡萄酒贸易界的龙头老大,不但拥有效率优良的蒸馏设备,所占地理位置也有利于产品的输出。所以直到今日,烈酒名称依然沿用荷兰文,例如英文“brandy”(白兰地)是荷兰文brandewijn的简写,“Gin”(金酒)源于荷兰文genever(意指有杜松子味的谷制烈酒)。17世纪的英国人将荷兰人视为烈酒业的竞争对手,因而创造出“荷兰勇气”(Dutchcourage,意即“酒后胆”)这个词。

大量生产的烈酒是人们获得陶醉感和卡路里的廉价来源。近代初期欧洲人饮用的麦酒、啤酒、葡萄酒往往质量欠佳,容易走味,而白兰地和威士忌非但不会变味,反而越陈越香,为了保存葡萄酒的味道,酒商通常会在其中添加白兰地,以加重或强化其酒精成分。

蒸馏技术可使易于腐烂的农作物不易腐败,例如马铃薯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酿酒业采用的主要原料,采收后的马铃薯只能存放到下一个温暖生长季节来临前,但如果在蒸馏酒厂里(当时德意志帝国共有6000家这种酒厂)将之转化成酒精,就可以无限期保存,还能外销非洲赚取利润。由于各种烈酒运送起来都比啤酒、葡萄酒来得便宜且容易,因此便成为殖民贸易的重要商品。新西兰原住民曾在举杯向维多利亚女王致敬的时候说道:“她是诸善之源,愿她带给我们大批火药、朗姆酒,更愿这两样东西力道都够强劲。”

欧洲人也把蒸馏器带到了殖民地。“邦帝号”叛变者之一威廉·麦科伊(WilliamMcCoy)在遥远的皮特凯恩岛(Pitcairn Island,位于南太平洋)落脚后,就把他从船上抢救下来的一只铜锅改造成蒸馏器,结果自作自受,竟因为喝醉酒而坠崖身亡。在太平洋中部岛屿波纳佩(Ponape)海边流浪的欧洲人知道,他们无法仰赖过往的船只供应解渴的朗姆酒或威士忌,便将椰子汁发酵(他们不久即将这门技术传授给岛民),然后送进蒸馏器,以确保能不断供应烈酒。

殖民地的原住民学会蒸馏技术后,很快就懂得调整配方来迎合自己的口味,有些毛利人就在自酿酒里添加烟草和人尿。不过,最普遍的做法是将进口酒与土产酒混合,至少农业社会是这么做的。19世纪40年代的暹罗人同时饮用从中国、巴达维亚(Batavia,即雅加达)、新加坡、欧洲输入的烈酒,以及本国蒸馏制造的朗姆酒与椰子米酒。一位殖民政府官员曾经抱怨,就算他把奴隶打得半死,还是无法阻止他们把配给的米拿去酿酒,“他们喝这毒药的胃口可真不小”。

只要在饮酒风气盛极一时的地方,都可听到类似的牢骚。蒸馏烈酒与高酒精成分葡萄酒的大量生产,则使欧洲本地与欧洲以外的社会出现更为恶化的醉酒与酗酒趋势。当时的人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都同意这点,只是不知原因何在。发酵本来是一种自然过程,除了北极居民和北美印第安人以外,世界各地大多数人在尝到蒸馏技术制造出来的烈酒以前,至少都喝得到一种酒精饮料,例如椰子酒、蜂蜜酒、玉米或大麦酿造的啤酒,以及发酵奶。

常见的一种解释:发酵饮料很快就会走味,酒精含量也比葡萄酒(14%)和啤酒(7%)来得低(当时葡萄酒的口味不如今日酒精饮料浓烈,而且通常都是掺水饮用,这又稀释了酒精的含量),蒸馏酒的酒精浓度可就高多了。历史学家戴维·克里斯蒂安(DavidChristian)为文写道:“这点大大改变了酒精饮料的经济地位与社会角色,因为若将发酵饮料比喻为弓箭,蒸馏烈酒则有如枪炮,传统社会都认为后者的劲道大得超乎想象。”

植物园中的蒸馏设备,1560年之作,作者佚名。临摹自1500年的《简易蒸馏技术之书》(Liber de Arte Distillandi de Simplicibus)的书名页。此书一般称为“蒸馏小书”(Small Book of Distillation),作者是斯特拉斯堡的外科医生耶罗尼米斯·布伦施威格(HieronymusBrunschwig)。此书和多数有关刺激精神的瘾品及制法的重要典籍一样,不但后来有许多仿效之作,也被译成多种文字。

烈酒对某些传统社会的危害较其他社会为烈,例如以狩猎采集维生的民族受害的程度,就比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来得严重,因为后者比较容易受到团体的约束。喜欢饮酒作乐的北欧人与东欧人,以及他们的美国后裔,问题也比南欧人多,前者嗜饮谷物酿造的烈酒,后者则是偏好葡萄酒,而且习惯饱腹饮用,酒量也很适中。另外,穷人消耗的金酒则比中产阶级来得多。总而言之,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与社会环境都会左右酗酒问题的普及程度。

不过,戴维·克里斯蒂安的观察还是很有道理的。普通瘾品一经特殊方法处理,使其效力大增以后,就难免导致更严重的滥用现象,这也是瘾品发展史上一再出现的重要问题。葡萄酒与白兰地的关系,正如鸦片与吗啡、古柯叶与可卡因、烟草丝与现代香烟的关系,而瘾品发展史也与武器竞赛史十分雷同,科技不断推陈出新,亦使人类面临的危险与日俱增。

瘾品 / 葡萄酒 / 蒸馏酒 / 烟草 / 咖啡因 /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