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其他的灾难,这次新冠肺炎给人带来的感受,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人来说,其实是更具有内在的破坏性的。
01、不可控让我们感觉恐惧
第一个差异是,这回的疫情更会让人产生不可控的恐惧。
比如地震、洪水,这些灾难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结束的比较快。当年的汶川地震,在大地震之后会有间歇性的余震,但它是有休止的。
可我们会发现,这次的疫情,是一个铺天盖地的,甚至有点不可控的状态,这和其他灾难是有差别的。
02、隔离会产生自我质疑的感觉
第二个非常大的差异是,这次的疫情需要我们被隔离。
以前对我们来说,可能从没想过隔离是什么。可能隔离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然是得了重大的疾病,住院了,那可能是一种体验。或者是犯错了,被关到监狱里,那也是一种隔离。
但这一次因为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播性,所以,隔离就成了我们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得不去体验的一种状态。
而隔离,会让人充分体会到那种对人的安全感具有破坏性作用的感觉,在这个过程里,你可能就会有“被抛弃到孤岛上求助无援”的情绪。
隔离还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在没有疫情之前,我们说什么样的人会被隔离?大家一般会说,“有问题的人需要被隔离”。不管问题是疾病式的方式,还是行为式的方式,都是因为有问题。
这样的问题,就会让普通人产生一种恐惧,但你在隔离的时候,并不是把你和恐惧隔离在两个空间,同时,我们自身是不是会有疾病的潜伏,我们是不确定的,这样会让我们自己本身是恐惧的,于是,我们就成为了自带恐惧可能性的一个人,当恐惧者成为了恐惧本身的时候,我们对恐惧,想逃都逃不了。
在一般的生活状态下,如果你有让你感觉到害怕的人,你躲开他不见他,就可以了。但当自己成为了一个恐惧者本身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是无处可逃的。
所以这种隔离,会让人觉得特别不知所措,这时候,就会连带产生自我厌恶,或是自我质疑的感觉。
这也是这次疫情和其他灾难所产生的非常大的一个差异。
另外,隔离还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个状态——在家里无所事事。我一朋友就说,睡完觉一睁眼,公司通知假期还剩五天,再睡觉再睁眼变成十天,再睡觉再睁眼就变成了十五天,这样下去都不敢睡觉了,怕再睡再醒来就直接被辞退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以前求之不得的长时间可以闲着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的日子终于到来的时候,这种无事可做的感觉,反而会让人愤怒、不知所措、不能承受。
为什么它不能承受?
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无事可做。比如,面对地震的时候,哪怕我们就是灾区人民,也可以当勇敢的自救者,也许我们身上有伤,但还可以积极的帮忙去抢救一些灾民。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做一些事情。
其实,面对灾难我们能做点事情这件事本身,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这时候,我们对于自己内在的价值感和力量感,是有一个补偿的。那些被不可控的灾难性事件给剥夺了的价值感和力量感,可以通过做点什么来补偿。
但我们被隔离在家之后,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就会让我们不能快速找到补偿价值感和力量感的方法。这时候,人就会处于一种惶恐的感受当中。
03、不可见会加强无力感
第三个差异是,这次的灾祸,我们看不见现场。
平常的灾难,不管大小,你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你可以看见灾区有伤员、有一个车祸现场、房子的倒塌状态……这些时候,你是看得见的。
但这次是病毒带来的灾祸,它是看不见的,人对于看不见的害怕,会发挥无限的想象力。这种不可见,对于这次疫情带给人内在的创伤性,是一种加强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和无力感对抗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途径,只能束手无策时,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无奈。
我之前在一个媒体节目现场时,听到一个男当事人的故事。他说突然间家里失火之后,自己的妻子孩子都受了重伤,在医院里躺着,家里的财产也都没有了,这时候他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是这种帮不上忙的无力感,会让人特别悲伤、愤怒。
04、家庭角色成为了我们情绪的落点
在疫情的状态下,由于我们没办法通过自己的行为补偿那些丧失掉的力量感,所以我们就会去挖掘一些资源。
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在其他信息平台,大家最近都会有意识的获取疫情的相关消息。有些人会说,“干嘛整天抱着手机在刷这些新闻?这对人的内在多不好啊!”。
很多朋友也会因此批评自己的家人。但其实,他们这样做,就是希望获得一些已知的数据,来去完成对面对疫情而产生的无力感的一种对抗,这是他们唯一能找到的途径,也是他们能自救的办法。
但我们会发现,这种对无力感的对抗,反而会出现更大的无力感。你会发现,看到的这些消息越多,你内在失控的感觉,就会被放大的越清晰。
所以,在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内心压力的增加者。但大家也不要对这样的行为有太多的批评。
同时,当这种办法放大我们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时,就会让人内在更加靠近人无法接受的生命的真相,就是生命的有限性、脆弱性和虚无。
但这绝不是我们太脆弱了,所以我们接受不了。
人类的本能就是会选择拒绝接受真相,如果我们直接面对那样的一种真相,最初肯定都会非常沮丧,甚至进入到一个抑郁的状态。
所以,人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生命的真相,不是说我们不够智慧、强大,而是因为我们是人,而这是人的一个特点。
这时我们的情绪没有落点,所以这个情绪就会去寻找落点。这种被架空的、创伤的力量感和控制感,就会特别迫切的想要找到能够补偿的情感、情绪的渠道。
这会导致我们处于一个应激状态,所以好像我们就耐受不了面对着的这些焦虑。
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我们的这些感觉可以通过社会角色来平衡。通常,我们可以去工作、去赚钱,来完成内在对自己的补偿。或者通过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来完成自己内在焦虑的补偿。
但现在因为被隔离,所以我们的社会角色是有局限性的,社会角色就不能够很好的去发挥它的功能。
我们为了让自己内心更好受一些,为了让自己丧失的价值感和力量感受到一个补偿,家庭角色,就成为了我们情绪的一个落点。
PS:
既然家庭角色是我们负面情绪的落点,为什么在隔离期间,我们和孩子、老人的关系尚可,唯独与伴侣的关系会变得十分糟糕呢?下周二,我们将会说明,在疫情期间,夫妻关系变得难以相处的详细原因,欢迎大家继续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