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户从十五岁开始种西瓜,从没见过这种行情,这雨一天一天地下,就算狂风暴雪,瓜价还是是一个劲地涨!”
疯了,整个市场都疯了,谁也没想到今年的瓜市竟然是这样一个开局。在往年,瓜市的初期由于供应量少,成熟的瓜不多,价格会高一些,但一般十天半个月之后,各地的瓜开始熟了,价格会随着供应量的加大而下降。虽然需求量也会渐渐加大,但步入盛夏,各地的瓜各种水果供应会达到一个峰值,消费者选择多样,瓜价不会大起大落。
物价波动小,大家在小打小闹间抓住一两次机会小赚一笔,能混口饭吃就好,这是以前的行情,以前的定律。但现在好像不管用了。
资本的胃口从不满足于小打小闹,混口饭吃?那叫打工!资本要求的是利润,是红利黄利白利蓝利黑利天利地利人利物利,而要利就得波动,就得大大的波动。
早在几年前world君就注意到这股力量在市场的涌动了。你可能听说过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但囤货的柚惑,蔗干你,对方丢给你一个菠萝但剩下的全部不卖,大家可能没有耳闻。
小时候有次老师生病了,买了几个漂亮的80直径的苹果去看望老师,算下来每个五块钱。长大后,也还是五块钱。”什么物价都涨了,就是苹果没涨“的论调就在昨天,去年就一路飞涨,最小品质最差的苹果批发都要五块钱了。
而同样耐储存平时都放冰库里的梨类也跟着大涨。
大家都明白了金钱的虚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赚不到钱,倒是投一下机,改变一下市场元素,钱就蹭蹭蹭地变多了。还能美之名曰“理财”。
于是大家或多或少越来越眼高手低,不满足于实业,只想着怎样把手里的一块钱变三块钱了。而干实业的人少了又导致了经济的最基础层面缺乏实质的进步,财富的增加实质上更难了,而这批投机者只能越走越偏。
终于他们来到一大堆水果面前。
而在去年,world君就亲眼见证了一场甘蔗市场里的割韭菜。资本家们在甘蔗地里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收购甘蔗,把甘蔗定在手里。批发市场里的货卖完了,批发商们只能去地里再次下定,但是由于资本家们散布的假升价消息,你已经很难以之前的价格定到甘蔗了。所以只能买涨价。农户看到真的涨价了,也一个劲的要高价。
搞到的一个情况就是甘蔗地里的价格比批发市场的都还贵。
而又过几天,批发商手里的货又卖完了,连批发商都相信市场确实要起价了,于是也大量从资本家手里定下高价甘蔗,资本推手们成功脱手,赚取差价。
而随后的情况就是,这一大量的存货突然涌入市场,加上没被定下的新货。供大于求,有人开始卖低价处理手上的存货了,市场就恐慌了,农户也想着我只要有点钱赚就好了,它也开始按平时正常价卖了,于是市场就悬崖式的暴跌了。
升价的时候没人会想甘蔗是不是能值这么多钱,暴跌了才大呼上当。
资本家的玩法越来越娴熟,批发商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以前做终端的,在卖场的,是最吃香的,因为受到产业的波动小,贵来贵卖,利润也比较大。但现在人们快吃不起了,不买了,但水果不耐放啊。也头疼。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个问题:
“实打实做事的人应该赚多少钱才合理?才不会对投机心动?才不会觉得社会不公平?”
餐厅服务员工资应该高点吗?产业链最底层的农民应该赚多点吗?利润都被零售商赚走了,最辛苦的却连今年付出是否有回报都未知,靠天吃饭。
我的答案是:说到底结果倒逼着人进步,投机不是唯一的选择。精细化规模化地种植是未来的趋势,你要散种,你要不使用先进的技术,那么对不起,你就是没有话语权。
你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保护自己不至于被放在服务员这个会被怀疑价值的岗位里。
而对于批发商们,躺着赚钱,有货来就有钱落袋的时代早已结束了。电商,连锁店,微商,团购,连顺丰都卖水果了,如今,渠道的多样化使得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作用不再那么明显了。
人口是城市的灵魂,而人归本清源需要的就是菜米油盐。资本进入食品行业投机也说明现在的楼市没那么好干了,因为市场在进步,开发商以及人们对于楼房的理念也变了。
谁说卖楼不能是打工?现在没钱赚挨日子的都有。
市场是一直变化,房源太多,投资客太多导致的肯定是十年站岗,拿出口袋里的钱为这座城市筑起一幢幢好看的皮囊。而一些与房地产有关的公司,因为赚不到的钱了,发不起工资,倒闭的也都有。
而什么是一直赚大钱的,当然是响起一句上学以前都听过的话:
投资自己。
文/World君 楼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