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特斯拉的动态场理论
在研究自旋与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不应忽略一个“隐形大神”——特斯拉!
1936年,尼古拉·特斯拉完成了他的划时代论著——《引力的动态理论》,这个理论被誉为是大统一场理论的先驱,但与爱因斯坦理论不同的是:特斯拉的理论是一个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延伸出来的理论。
特斯拉认为:旋转是万物的共性,旋转从小到大是无止尽的,每一个引力的诞生都会归附到旋转之上,成为重力场;物质运动只有旋转概念,没有速度,速度的参数必须被销毁,不存在速度;对于个体系统的「引力段」才有速度概念,且它们有大段和小段之分,但最小引力段的速度也必定略快于光速,直到衔入重力场成为新旋转,引力段才消失,速度也就随之消失。
特斯拉在他的《引力动态理论》中试图想通过以太运动来解释引力产生的原因,即通过高速旋转的电场来带动以太旋转,从而改变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但他认为能量与质量具有二元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特斯拉的动态场描述的就是一种旋转场,而且场与场之间的力效应会使它们产生平动;也就是说,平动是建立在旋转(自旋)概念之上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
但令人遗憾的是,特斯拉的引力理论并没有真正给出的旋转“引力公式“来。
5、我的自旋场理论
我们知道,平动速度是牛顿力概念提出的基础,如果平动速度被销毁,那么牛顿力概念也将不复存在;那么,新的力概念将如何定义呢?
按照特斯拉的动态引力观点——旋转是力产生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就用旋转概念来重新定义出力概念,这种力概念是建立在物质旋转或自旋场基础之上的,它也就不再是平动速度之上的力概念了。
对此,我从牛顿力学中的刚体或质点动量公式思路出发,给出了一个描述刚体或质点自旋的客观物理量,即P'=mω;既然P=mω与P=mv分别描述了二种不同形式运动的“动量”,那么,我们通过它们就应该可以定义出各描述自运动状态的力概念。
我们知道,将物质平动速度与时间结合,可以得出牛顿力的定义,即:
dF=dP/dt=m.dv/dt.
而且,将这种力概念运用到天体运行系统中就可以得出牛顿万有引力公式:
F=GMm/R2.
同理,如果我们将物质自旋角度与时间结合,也应该可以得出自旋力的定义,即:
dF'=kdP'/dt=kmdθ/dt.
(这里,k=MΩ/πR2,dθ/dt=ω,Ω是M的自旋角速度,ω是m的自旋角速度).
而且,将这种力概念运用到天体运行中也可以得出物质自旋引力公式:
F'=(MΩ)(mω)/πR2=(Ωω/π)(Mm/R2);
如果令G'=Ωω/π,则可得与牛顿万有引力相类似的自旋场力的数学描述公式:
F'=G'Mm/R2.
当我们将太阳与地球的自旋角速度代入计算,则得:G'=Ωω/π=6.6638×10^-11周2/秒2.
而我们现在用卡文迪许扭秤测定的万有引力常量值为:G=6.6726×10^-11m3/kg.s2.
可见二者的数学值大小基本相同。
但这里留给我们的最大困惑是:为什么会出现用自旋角速度计算出的G'值与牛顿万有引力G值的物理量纲不同的情况呢?
对此,我认为,这是因二者力概念建立的方式不同所致,前者的力概念是建立在自旋角速度之上的,后者则是建立在平动速度之上的,它们是二种不同力的描述体系,即分别描述了二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态,故二个公式中各自引力常数的物理量纲就会出现不同。
(注:关于这方面物理论述与数学推理,敬请参阅司今《物质自旋与力的形成—关于万有引力与磁荷力本质与统一问题的探讨》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