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负性社会关系之偏见的认知根源

2019年5月19日  来源:金碧辉煌姚小6 作者: 提供人:jiashou88......

刻板信念和偏见态度的存在,有些时候只是正常思维的副产品。就像错觉是我们解释世界的副产品一样,刻板印象也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我们简化世界的方法之一就是归类。很多群体内部成员都具有一些相似性,例如门萨的成员大都很聪明,篮球运动员大多很高,我们会通过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来组织世界。这些刻板印象代表着认知效率,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我们能够快速的判断和预测他人会如何思考和行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具有进化功能,有助于我们生存,并在竞争中获胜。类别化分为自发类别化和知觉到的类别化。

  • 自发类别化

种族和性别是当今世界对人进行分类的最有效的模式。每个人都会根据种族对其他人进行自发归类,我们无法抗拒这种倾向。这种类别化本身不是偏见,但它为偏见提供了基础。不过在社会同一性理论看来,这种偏见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区分“我们”和“他们”。能敏锐感受到自己种族同一性的人甚至在分辨色彩的速度上都快于一般人。

  • 知觉到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我们的知觉倾向于认为一个群体中的物品看上去比实际上的更为一致。其实仔细想一想,你看到的苹果都是红的吗?你的椅子都是直背的吗?所有的铅笔都是绿色的吗?这种倾向对人也是一样的。一旦我们把人分成群体,我们就可能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我们总是能看到自己群体内部的多样性,而认为其他群体中的人高度相似。对于熟悉的群体,我们能看出群体成员间的差异;而对于越不关注的群体,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最突出的例子是面孔的本族偏差。白人大学生能更准确的再认白人面孔,却很难看出黑人面孔间的差异。同样黑人也更容易辨别其他黑人的面孔。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感知其他种族面孔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当我们看到一个外国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种族,而不是个人特征。而当看到的是本族人时,我们就不太会去考虑种族,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个人的细节上。

负性社会关系之偏见的认知根源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极端的事件和人往往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当群体中的某个人变得显著时,他/她会显得突出,并具有影响力。这个人的优点或缺点都会被夸大。我们倾向于认为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这个人引起的。在评价别人时,我们也习惯于描述他/她最独特的特质和行为。一个既养蛇又养狗的人,看上去更像是养蛇的人而不是养狗的人。人们同样会关注那些违背期望的人,比如来自社会底层但很有才能的求职者就更容易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极度关注会制造一种错觉,使这些人看上去比实际上更与众不同。

而当人们认为自己是人群中那个与众不同的人时,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觉得其他人总是在针对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出反应。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就会神经过敏的把一些普通的反应理解为敌意。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被害妄想的倾向,喜欢把自己看成偏见的受害者。这种在一定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自己产生刻板印象的现象被称为污名意识。这种现象的消极之处在于人们容易生活在想象的刻板印象和压力之中,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但积极的一面在于这种偏见知觉为个体的自尊提供了缓冲,他会认为他人的指责不是针对于个人,而是一种针对他所在群体的偏见。污名意识还会强化我们的社会同一性,让我们做好准备参与集体性的社会活动。

负性社会关系之偏见的认知根源

个别案例

黑人都是优秀的运动员和说唱歌手吗?很多人会回答是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思维过程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我们会根据有限的经验,回忆个别案例,并由此概括出结论。不仅如此,遇到负面刻板印象的典型案例时,我们的刻板印象就会不自觉的启动。比如遇到一位有攻击性的黑人,导致我们得出黑人都很野蛮的错误结论。

根据个别案例来概括某一群体会引起一些问题。少数群体的个体越独特,多数群体就会越高估这一群体的人数。2011年的民意测验显示,普通的美国人认为同性恋的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25%。而真实的数据是约有3%的男性和1%-2%的女性有同性恋取向。

独特事件不但会强化刻板印象,有时候甚至会促进虚假相关。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一人如果做出不常见的行为,哪怕只有一次,也有可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虚假相关。大众媒体反映并助长了这种现象。患有精神病史的马克·查普曼和约翰·辛克利分别射杀了约翰·列侬和里根总统。他们的精神病史主导了人们的注意力,由于暴力倾向和精神病史两者都相对少见,当它们叠加在一起时,人们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暴力倾向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预先存在着各种偏见,这让我们在接收信息时会因为特别注意某些信息而感知到根本不存在的关联性,例如会计都是古板的,医生都是富有的。这种没有根据的结论还会反过来进一步固化了刻板印象。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 基本归因错误

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使得人们在解释群体成员的行为时出现偏差。我们总是对自己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习惯于用恶意去揣测其他群体中出现的同样的行为。一样的捐赠行为,“我们”因为善良去捐赠,而“他们”不过是沽名钓誉。其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也常常被我们忽略,或者被视为“特例”或“运气”。

群体服务偏差还会非常微妙的影响我们的言语风格。本群体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常常被描述成一种普通品质(她乐于助人),而同样的行为在其他群体成员身上,往往就变成一种特定的,孤立的行动(她帮那个拄拐杖的男人打开了门)。在描述消极行为时,则正好相反。弱势或强调谦虚的群体,较少会表现出这种群体服务偏差。

负性社会关系之偏见的认知根源
  • 公正世界现象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当我们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这种“世界是公正的”观念就会受到冲击。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一些人会通过否定和贬低受害者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就像大屠杀发生后的犹太人一样,受害者遭受的痛苦越多,人们越不喜欢他们。人们之所以对社会的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的眼里看不到不公正。那些相信世界是公正的人认为穷人就注定过不上好日子,遭受家暴的人一定是自作自受。他们对弱势个体表现出较少的同理心,更多地责备受害者。公正世界的信念使人们厌恶失败者,也使得成功人士确信他们所得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自己的好运,别人的厄运,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不必对不幸的人承担责任。虽然不能说主动性与成功无关,但公正世界假设确实低估了不可控因素对成功的阻碍作用。

负性社会关系之偏见的认知根源

公正世界思维也会让人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系统是公正的。这种天然的保守性使得新的社会政策难以推行。

相似性 / 差异性 / 负性社会关系 / 类别化 / 独特性 / 归因 / 公正世界现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