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2019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再次将“罗辑思维”推上风口浪尖,针对罗振宇开创的知识付费行业,引发大量吐槽,网友认为这纯粹是因为老罗贩卖焦虑所致,碎片化式的学习方式,不过是高阶版的心灵鸡汤,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先不做结论,但从罗振宇的演讲来看,他已深谙时代趋势,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焦虑。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焦虑是普遍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探寻商机,不得不承认老罗的高明之处。
企查查显示:罗辑思维主体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创始人为李天田、罗振宇、吴声。
图片来源:企查查
定位是一个主打知识服务的自媒体品牌,旗下包括微信公众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等形式,致力于为有学习需求的年轻群体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内容。
“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B+轮红杉资本的融资,股东有14个。
图片来源:企查查
罗振宇的直接控股30.35%,通过“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股16.26%,通过“北京造物家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股5.22%,也就是说罗振宇拥有对“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48%的相对控股权。
当创始人持有51%的股份时,就拥有了对企业的相对控制权。创始人可以决定比如聘请总经理和独立董事、选举董事等权力。这是企业股权一条重要的生死线,曾经罗辑思维在股权设计不合理致使企业命悬一线。
一、罗辑思维的股权纠纷
2014年5月的最热新闻莫过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和申音二人的分道扬镳,一直被外界看好的黄金搭档彻底分家,罗振宇自此以后将独立运营逻辑思维,这让“罗辑思维”深受重创。
2012年12月21日,当所有人正在担心世界末日是否会来临时,罗振宇和申音推出了知识型脱口秀“罗辑思维”,借着话题的热度,逻辑思维一推出就受到高度关注。
罗辑思维”以“有种、有趣、有料”为宗旨,提倡大家进行独立与理性思考,推崇自由主义和互联网思维。罗振宇负责内容,申音负责推广。因其优质的内容,“罗辑思维”在短短一年内就跻身互联网先锋品牌,此时的“罗辑思维”的前景大好。
2013年12月27日,在“罗辑思维”的第二次会员招募中,一天内就收到800万的会员费,第二天,据业内人士透露,“罗辑思维”的市值已达到上亿元。
在第二次会员招募中获得了大量资金,罗振宇和申音意识到社会大众对社群和电商的高度关注,以及社群电商新趋势的火热发展趋势,但在具体模式上双方分歧巨大,加上企业的发展壮大,利益冲突也随着而来。
当时,罗振宇和申音的股份比例为:申音82.45%%;罗振宇17.65%。这样的股权结构在创业初期是没问题的,但是到了公司快速发展阶段,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平问题。
罗振宇一直在提升“罗辑思维”的价值,对企业付出巨大努力但控制权却不在自己手上,深感不公,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双方决定分手。
“逻辑思维”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没有针对不同成长阶段设计股权结构导致的。到了发展阶段,依然采用创业初期的股权设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中小企业在做股权设计时,要针对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设计不同的股权结构。
股加加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总结了五个不同阶段的股权架构设计方案。
1、初创期:股权结构设计要做到可放可收,可进可退,创始人拥有67%的股权比例。
企业在初创期,实力,资源、资金、人才相对处于劣势。
在这个阶段做股权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留住人才。中小企业在初创期设计股权结构,要做到可放可收,可进可退。
在企业初创期,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难以独当一面,这时创始人拥有企业67%的股权是最佳股权结构,不仅可以顺利贯彻相关政策,还能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余下的33%可留作后续员工的股权激励。
2、成长期:股权结构设计要做到管理型统筹,创始人拥有52%的股权比例。
当企业进入发展期,创始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此时创始人需要对企业的未来进行战略思考。这个时候,创始人可以考虑把手里的股份释放一些,把股权分给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等。
在公司发展期,如果创始人想要实现相对控股,手里的股份至少要有50%以上,52%的股权比例为最佳,这主要是为将来企业上市考虑的。如果创始人想要实现企业上市,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创始人的股份必然会进行多次稀释,若多次稀释控股低于34%,就失去一票否决权,容易被其他股东踢出局。
3、扩张期:股权设计要做到防御型统筹,创始人拥有1/3的股权比例结构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需要进行股权激励,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此时创始人股权进行进一步稀释。创始人把股权控制在34%以上,意味着创始人拥有企业的重大事件否决权,这样的结构被称为防御型统筹。
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需要让多数股东通过才能生效。“多数”的意思是代表股份总数的2/3以上的股东出席,并由出席会议的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方可通过,比如在面临公司合并、收购、解散、重组等问题时。当创始人拥有三分之一的股权比例时,便意味着可以对此事进行否决。
4、成熟期:要考虑股权的多轮融资,在未来股权结构上应该再灵活一点儿
企业到了发展的成熟期,在招兵买马、扩大市场份额、引入融资、上市等过程中,会再次遇到股权稀释的问题。
从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小企业一般会经历五个股权融资阶段:创立→获得天使投资→获得风险投资→Pre-IPO融资→IPO,其中,获得风险投资可能不止一轮。因为资本进入和员工持股等原因,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团队的股权比例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减少,而资本方的控股比例在增加。
因此,中小企业在IPO之前就要考虑多轮融资对股权的稀释,谨慎分配股去哪,这样在未来股权结构上才能有的放矢。
5、上市:拆分板块上市
企业到了上市阶段,规模较大,可以考虑将企业划分为几个板块。比如拆分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融资,以便把企业做新做活,或进行收购等,企业会面临股权重新设计的问题。
股加加——股权设计、股权激励管理平台。移步公众号“股加加”查看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