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庭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会比较晚,二者起初并无亲密关系。要是母亲未能成功让孩子关注父亲,会对孩子很不利,例如让孩子的社会感发展滞后。父母关系不好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可能会想独占孩子,因为她无法留下丈夫。父母双方可能会抢夺孩子,让孩子依靠并倾向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察觉到父母的不睦,孩子可能会借助某些方法,让父母为赢得自己的欢心竞争,导致父母争相给孩子宠爱,极力想让孩子站在自己这边。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与人合作时会表现得极为糟糕,因为父母恶劣的关系造就了他们对合作的认知,父母不会合作,便不能教会孩子合作。父母的关系还会造就孩子对异性、爱人的最早认知,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将导致孩子对婚姻的认知悲观消极。若不能扭转这种最早认知,孩子长大以后,便不会觉得婚姻能让人幸福,不会爱上别人,也不愿接受别人的爱。父母不和会对孩子造成巨大影响,妨碍他们日后融入社会,造就反常后果。婚姻以夫妻二人齐心协力追求夫妻、孩子乃至全社会的幸福为目标,不和的夫妻可做不到这一点。
飞翔的梦给人们留下一种美好轻松的感觉
要注意,不要在婚姻中试图掌控对方,毕竟合作才是婚姻的实质。家庭生活的关键并非权威,所有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情况可不妙。若父亲在家里独断专行,儿子便会效仿,让女儿受到伤害。女孩长大后进入社会,会把所有男人当成独断专行者,把婚姻当成一方掌控另一方的关系。为逃避男性,有些女孩会爱上自己的同性。反过来,若在家中说一不二的是母亲,就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女儿会效仿母亲,变成言辞恶毒之人。儿子会时刻做好被指责的准备,看起来相当温驯。在这种家庭中,除了母亲,姑姑、姐姐也会有这种恶习。男孩会因此变得胆小,对社交活动敬而远之。任何人都不愿受批评,可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免受批评,便无法正常生活。养成了这种习惯,男孩会将其推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询问自己:“我究竟是在征服别人,还是在被别人征服?”征服别人成了他们随时都在考虑的目标,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明白友谊为何物。
父亲的作用在于,好父亲能跟妻子、孩子、社会开展很好的合作。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工作、友情、爱情达到平衡。他必然是公正且有责任心的,会好好照料自己的家庭。他会跟妻子好好合作,而不是轻视女性对家庭的重要作用。而在经济上,即便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工作赚钱,他也必须承认,财富属于整个家庭。高高在上的施舍者,可不是父亲应该扮演的角色。幸福家庭的成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工作,承担家中的开销便是父亲的工作。不少赚钱多的父亲都想控制整个家庭,但所有家庭成员都占据着平等的地位,没有人高人一等。所有丈夫都要明白,太重视自己的权威,会导致妻子产生抗拒与恐惧心理。因妻子收入低,便觉得自己比妻子地位高,同样很不可取。妻子能不能给家庭带来很高的经济收入,并不重要。幸福美满的家庭不应计较谁才是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
父亲对孩子影响巨大,在某些孩子眼中,父亲是典范,在某些孩子眼中,父亲又是最大仇敌。好的教育方法必然是温和的,不会包括体罚,但大部分父亲却承担着惩罚孩子的责任。原因首先在于,一些女性认为自己不够强大,要依靠强者,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少母亲会对孩子说:“等你爸爸回来,你就麻烦了。”这相当于暗示,在家里,父亲便象征着权威。第二还因为这种话很明显损害了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会导致孩子不愿把让他畏惧的爸爸看成朋友。不少女性可能会担心破坏孩子对自己的亲近感,不愿惩罚孩子,但让父亲全权负责惩罚孩子,也并不理智。母亲把孩子交到严酷的父亲手上,一样会激怒孩子。孩子对父亲的畏惧,成了很多母亲威胁孩子的工具,这些孩子会如何看待父亲,可想而知。
以积极方式处理问题的父亲会是很好的父亲,家人会将他视为家庭核心,愿意与他亲近。有了这种依靠关系,在他的社会生活中,家庭便成了一个关键的环节。他不会有孤立无援或束手束脚的感觉。社会感进入了家庭,家人会效仿他与人合作的方式。丈夫和妻子有不同的社交圈子,未必不好。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有必要,但应避免家庭被友情左右。我的观点是,丈夫和妻子应该和睦共处,这并不是说他们要随时随地待在一起。但丈夫要避免出现问题,就不应将妻子摒弃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以外,否则丈夫会把家庭以外的领域看得比家庭更重。孩子成长期间,有一点相当重要,就是让孩子清楚了解,家庭属于社会,他会在社会中结交很多朋友,并有必要与之维持长久的关系。
父亲要想在合作方面成为孩子的典范,只须跟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和睦共处。这样就能让孩子明白,尽管以后他会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但不能跟原先的家庭断绝往来,而要维持双方的关系。如果一对夫妻都非常依赖父母,那原先的家庭关系就会吸引他们太多的关注,在他们内心深处,父母的家才是他们的家。继续把父母当成家庭核心的人不能独立,不能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当事人在合作方面的能力与此密切相关。不少父母过分干预子女的生活,引发了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例如这会导致妻子觉得公公婆婆对自己不够尊重,因此心生愤怒。如果夫妻二人结婚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便会加剧这种矛盾。且不说父母的做法是对是错,他们在结婚之前可以阻止子女跟他们不喜欢的人结婚,但结婚之后便只能极力让子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若妻子的经济条件比丈夫差,丈夫不应为此郁闷,宽容对待才是上策。若他的父母因此反对他们的婚姻,他不仅不能认同父母的观点,还应努力让父母接纳自己的妻子。当然,夫妻不用以父母的意见为行事标准,但要是能跟彼此的父母和睦共处,情况自然要好得多。
在大部分人看来,作为父亲,都应解决职业方面的问题。男性必须要锻炼自己,担负起养家的责任。在传统思想中,男性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当然,妻子、子女也可以为其分担一些。男性一定要勇敢追求事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通晓合作,获得认可,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男人。另外,身为父亲,其表现会左右子女对工作的态度,所以务必要找到一份工作,能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为子女树立典范。这份工作一定要对社会有利,至于他本人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判断,却并不重要。他自己是怎么想的,我们不用太放在心上。若他是利己主义者,当然很悲哀,但也不必因此介怀,只要他的工作能造福人类即可。
接下来说说建立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的方法。对丈夫来说,爱妻子是最重要的原则。丈夫爱不爱妻子,一目了然。爱妻子的丈夫会喜欢妻子喜欢的一切,会尽可能让妻子过上好日子。感情能作为判断他们是否相爱、关系是否融洽的标准。丈夫务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伴侣,极力提高生活质量,并能让妻子快乐。丈夫和妻子要想共同努力,关系融洽,必须以承认家庭美满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为基础。这样的夫妻更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对方。
当着孩子的面,丈夫对妻子的感情表达应该含蓄一些。这种感情有别于他们对子女的感情,其中哪一种感情都无法取代另一种。父母过分亲密,有些孩子会感到自己被忽略了,因此出现攻击性的妒忌心,把父亲或母亲视为自己的敌人,所以夫妻双方的关系应庄重一些。至于性教育,孩子感兴趣且有必要了解的知识,父母应该传授给他们,超出了这个范围,再多说就不好了。有些父母的本意是想拓展孩子的知识,结果却刺激孩子产生了不当的好奇心,把性当成了一种很随便的事,这是因为对于某些知识,孩子现阶段还不可能明白。什么都不对孩子说,反倒比这样要好一些。所以教孩子不应从自己的角度把自己觉得对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要首先搞清楚他们的兴趣和考虑的问题。要获得孩子的信赖,刺激其产生合作的热情,最后找到合适的方法,让问题得到解决。该原则将使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大部分父母都不想让有关性的恶劣故事传到孩子耳朵里,但那些恶劣的信息在受过良好合作训练的孩子面前,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这些父母多虑了。另外,孩子在这种事上是很小心的,明辨是非的孩子极少会被外界左右。
男性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社会,对各种社会制度的优势与不足、对社会道德标准都心知肚明,女性则不然。因此在家庭中,父亲应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提出朋友式的中肯建议,但不要把自己当成老师,也不要说些虚无缥缈的话。得到家人肯定,不必骄傲,被不擅长合作的妻子抗议,也不要太专断,吵架不能解决难题,要努力想办法才行。
在家庭中把钱看得太重,或因此发生冲突,很不可取。通常说来,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女性都不工作赚钱,所以她们都很关注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希望别人批评自己不会勤俭持家。我们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合作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对父亲提出物质要求时,千万不能超出其承受范围。为了能平均分配利益,要在一开始就计划好家里的收支。父亲不要觉得,自己能独立为儿子的前程提供经济保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读过一部美国人写的小说,非常有意思。小说里有个富翁,全凭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他让律师帮自己做一项计划,以免自己的子孙再变成穷人。律师问,他想保障多少代后人的富足生活,他说十代。律师说:“你的确能做到这点,但你知不知道,到了第十代,你的每一名后人身上都流着五百位先人的血,除了你的家族外,他还属于其他五百个家族,这些人还能算是你的后人吗?”由此可知,我们为后人做的所有事,其实质都必然是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