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深度:社交分析框架

2019年2月25日  来源:苓峰 作者: 提供人:98565201289@1......

文 | 大绵羊

1、一个分析框架

每出现一个新的聊天工具,媒体就爱给他们套上时髦的名词,诸如视频社交、匿名社交。新物种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变,就觉得看不懂。

如果把需求挖得够深,就会发现,大部分所谓的社交新品,只不过是微信的变种。微信之外,还有没有社交app存在的空间?

要找到答案,先要找到好的分析框架。产品是视频、还是匿名,这是表象。表象不该成为分析的起点。什么是起点呢?

不管从哪个点切入,不管是什么本质,产品活下来就一句话:大家要用。所以向下挖两层,挖到需求层,想明白大家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脉络就出来了。

因此分析多闪app时,似乎不该先问:视频社交成不成?视频社交是表达形式。

似乎更该问:这个app、这个功能到底要满足什么需求?这个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功能呈现的形式,有没有很好的满足这个需求?

同样,对社交软件发红包,我也不太能理解。打个不好的比喻,就像一个小姐,不仅免费让你睡,还倒贴钱给你。如果社交app也要长期靠补贴来拉新拉活,要不就是对应的需求不够刚,要不就是需求满足得不够好,或者切入路径不对。

2、社交的核心需求

那需求层面,社交上的核心需求又有哪些呢?比较大的、占据我们主要时间的有3个,而且从古至今,变化不大。

(1). 说个事,把事情说清楚,以事务交流为主。

比如商量个买卖、讨论个工作。这个需求靠事情推动,“说“的需求非常明确,是社交上最刚的一个需求,频率最高。

最重要的,它是先产生了强烈的说的愿望,必须得传个话给谁谁谁,再去选说的工具。只要工具比现有的更方便,用户就会主动找你。

像90年代初,电话刚出来时,哪像今天推个社交软件那么费力,安装费2000多,大家还托着关系装。为什么?举个例子,比如我做生意,要找谁说个事,那就巴不得马上找到他,说的需求很强烈。所以他自己就会主动找更好的工具,不是强制他用,而是他主动要用。需求真实存在,产品一出来,大家就会用,需求端推动了产品的自生长。

即时通讯类产品,最主要就是满足这个需求,在你想找谁说个事时,能说得上。于是进化路径也很清晰,就是传话传得快、找人找得到,传的信息要全,打字讲不清楚的事,还能发个图和视频说清楚,从免费到付费。

比如,古代传递消息,靠飞鸽传书、快马加鞭。后来电话出来了,就打电话。光听声音不够,又出来什么视频电话、思科远程会议系统。再后来,qq、微信免费发消息,都是这个演化路径。

(2). 交流想法,联络感情

交流想法感情也是说,和第一种说有什么区别呢?第一种是说事很理性,需求靠事情触发,有事就必须说,但事情办完,也就不说了。这个需求不仅刚,而且紧急,巴不得马上收到回信。所以第一波装电话、买大哥大的,都是所谓的商务人士,因为他要说的事情最多 。

但除此之外,你还会和朋友聊聊最近看的书和电影,八卦下对某人的看法,或者和老婆视频,东拉西扯半天,就问问吃了啥、做了啥。这也是在说,但说的都不是正事,沟通的是想法、情感。

这些沟通,不靠事情,而靠情绪情感、荷尔蒙触发。感觉来了就多说点。可以说是出于本能,爱的本能,希望了解别人、也得到别人理解认可的本能,人人都害怕孤独,情感上的沟通才会带来力量,让你享受被关心、被爱包围的感觉。它有很强的情绪按摩的作用,所以结了婚、有情感沟通对象的人,情绪也往往更稳定。

因为靠情感推动,这类需求没有说事的需求刚,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你不和谁交流思想、不和老婆视频,也死不了,即使生活有点单调、孤孤伶仃,照样能过。包括facebook刚出来时,很多人也想不到这个东西会做成那么大的市场,哪儿有那么多要写的。

但实际上情感沟通是个真实需求,而且很普遍和高频。人的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每天情绪都会波动无数次,一波动,就有表达、释放的需求。只是以前工具不够,想说想表达的,被大家憋回肚子了。

微信、facebook这类工具出现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需求还可以这么释放出来,掩藏的需求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社交工具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抛开其中说事的,多数都和情感沟通有关。甚至有的人开2个微信号,一个加同事,专门说事,一打开就是烦恼,下班马上关掉;另一个加家人朋友,专门沟通感情,闲聊扯淡,打开就很温暖和开心,能获得能量。

满足这类需求的产品很多,有几种形态:

(一),即时通讯。这是解决这个需求,最快最高效的方式。想和谁做朋友、想和谁聊聊阿凡达,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他直接沟通。比起打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的好处是可以留言。情感联络不像说个事那么紧急,不需要立即答复,留言不会干扰对方时间,没有打电话时马上就要回答的压力,思考余地更多。

(二),“我说你听”类产品。facebook、微博、博客、朋友圈、人人网,看似不一样,本质上都是“我说你听“。既然找人直接聊就是最高效的办法,为什么facebook类产品还有市场?

因为很多时候你找不到人聊。比如,你想聊阿凡达,但通讯录的人不熟,或者你不知道谁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谁愿意和你聊。大家这么忙,为了这么个可说可不说的事,冒然发个信息,显得很打扰。要是聊的不投机,还可能聊两句就断了。又比如,你想和谁做朋友,但才加了好友不熟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不能每天发个早上好吧?

换成“我说你听”就好很多,我对微博粉丝、对朋友圈所有人都说,不定向,随时都可以说,先把自己亮出来。别人听了感兴趣,就会主动来互动。

“我说你听”类工具,就像个缓冲垫,当你和一个人还没熟到可以随时发消息、但又存在进一步沟通的意愿时,这是很好的方式。大家可以先保持一种联络的状态,等着契机出现。通讯录的大部分关系链,其实处在这个状态。

有没有觉得奇怪,很多产品互抄功能时,抄过来都会死掉。但“我说你听”这个功能,不论是snapchat、instagram,还是whatsapp、微信,加了都有人用,日活还很不错,可见背后的需求很普遍。这种表达的愿望,是重复可持续的。情绪一来就想说,所以这类工具,都做成了大平台。

抄失败的,很多是关系链没做好。要让我说,一定是听的人里面,有我感兴趣、或者想说的对象,人数越多越好。我愿意听,也是先对说话的人感兴趣,才会听他说的话。如果关系链没有,都是互不感兴趣的人,说不起来,也没人听。

(三),直接促进人和人互动,以游戏类为主。情感沟通和说个事不同,因为没有可以说的事,所以最难的,是找到沟通的契机或话题。很多产品,做的就是这样的桥梁。几年前的开心网偷菜、微信群里的各种互动小游戏,还有线下的麻将、ktv,都不过是种联络方式。甚至不少人打王者,也是为了和朋友增进感情。

包括snapchat,我认为它早期的产品形态,也是种促进沟通的手段。story出现前的snapchat,我一直看成是类似开心网那样,直接刺激点对点沟通的“恶作剧游戏”,发个艳照阅后即焚,给你恶搞一下,只不过这个“游戏”用到了发送信息的功能、沉淀下了关系链,感觉有点像即时通讯而已。

一个产品到底该是什么,不该看它长得像什么、而该看它实际是什么,也就是用户使用它,到底是出于什么发心。只有当用户想找一个人聊天说事,第一时间就想到用这个app时,它才称得上是即时通讯。正如不能因为抖音加了聊天功能,就说它是即时通讯一样。你会去抖音找人聊工作、聊阿凡达吗?

(3). 认识新朋友

这是社交市场饱和后,几个需求中相对好切入的细分市场,和游戏尝鲜类似,大家不排斥新品。

认识新朋友是真实存在的需求,这块也主要靠荷尔蒙驱动。很多人可能觉得我现在生活状态就很好,不需要什么新朋友,其实这个需求普遍存在,为什么呢?

就像前面说的,情感沟通是非常普遍和高频的需求,人不是理智的机器,一定会有情感诉求,当你想沟通某个话题,在周围找不到可以理解你、适合交流的人时,怎么办?

一是泡社区,像网红凤姐,早年就经常泡社区,周围的人都不写诗,她又喜欢写,找不到可以聊的人,只有泡社区。二就是找新朋友。不管是“我说你听”、还是泡社区,其实都有点隔靴搔痒,最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找到合适的人直接沟通。你失恋了,天天泡情感论坛、发朋友圈,都不如重新找个女朋友有效果。

所以不是没有交新朋友的需求,而是遇到一个很投缘的新朋友太难,大家也懒得去找。所以做这块的产品,优化路径也比较确定,就是能最快最准的,让他找到感兴趣的人。

目前我能看到的,社交上占据时间多、容易做出大市场的需求,基本就上面这3个。微信为什么厉害?这几个需求它都做了:

第一个靠聊天功能满足了,音频、视频都有,绝大部分场景的聊天需求已经能满足了;第二个需求,朋友圈、聊天能满足;第三个弱一点,是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现在玩的人不太多了。所以微信出现后,做社交必须要先回答一个问题:有了微信后,大家为什么还要用你?

社交 / 交流 / 感情 / 新朋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