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求完美
1.我无法支持增加教育预算的要求,因为即使这一要求得到批准,还会有许多文盲存在。
2.干吗要阻止想堕胎的人前往美国境内的堕胎诊所?就算你做到了这一点,她们还是可以飞往欧洲接受堕胎。
3.市政参议会决定不再增雇警探人员;因为仅靠增加拿工资的警察,丝毫不能消灭犯罪。
三段论辩的形式与下段观点如出一辙:
对X的某项解决途径,只有能将问题全部解决,才值得我们予以支持。如若发现了一个完满的解决途径,便必须对其衷心相许。
前三例中的推理过程,犯的是与此相同的错误。在采取了某种解决途径之后,即便仍然有某些问题悬而未决,却绝不意味着这种解决途径不明智。部分的解决毕竟 强于一事无成,它对问题的最终攻克可能是贡献良多。毕竟,它会在彻底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一步。若只会坐等完满的解决途径翩然而降,我们终将变得无所事 事,麻木不仁。因此,部分的解决,实在是我们能够寻得的最佳方案。
回避问题
有时,结论竞会跑去证明自身,作者不过是 变了变说法,来愚弄我们这些老实人!比如说吧,宣称辍学是要不得的,因为它不是好事。这真是白费口舌!充其量,作者不过是用不同的措辞,拿结论”证明”了 结论。这便叫做回避问题,而绝不能算是回答问题。我们来看一个不那么明显的例子。
循序渐进式教材显然比传统教材更能收到好的效果,因为它最大 的优点是按照由浅及深的方式讲授知识。与上面的例子相同,这里仍然仅仅是把结论用不同的措辞重说一遍,便充做了支持结论的理由。按照定义,循序渐进的教法,不过就是由浅及深的过程。因此,作者孜孜争辩的不过是这样一个原则:由于这一过程可取,因此它便是可取。
再来看一个例子:
综合性全国健康保险计划纯粹是得不偿失。通过这样的法案必然贻害无穷。正因为这项法案必将带来危害,显然,它纯粹是得不偿失。
作者如何证明法案的通过将带来危害?他宣称,该法案纯粹是得不偿失。他又是如何证明该法案得不偿失?靠求助于他的结论。因此,他拿结论来支持理由,而这理由,其实又正要用来支持结论。这便是回避问题的一个实际例证,我们通常称之为循环推理。结论被用于证明某项断言,而这项断言,又转而被用于证明结论。因此,结论丝毫未曾得到证明;它不过是在论证时被假设为已经成立。
只要必须证明的结论在推理中被假设成立,就必然会出现回避问题的错误。在归纳论辩的结构时,你必须核实理由,看看它是不是结论在另一种措辞下的重复,看看结论能否用来证明理由,如果尚不清楚,我们再给出两个例子,其中一个属于回避问题,而另一个不是:
(1)容许报界对其隐秘的消息来源秘而不宣,这种做法对国家大有益处。因为它会使人们更敢于提供不利于当权者的证据。
(2)容许报界对其隐秘的消息来源秘而不宣,这种做法对国家大有益处。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向报界提供消息而不为旁人知道,这对国家的利益很有好处。
第(2)段基本上只是在重复结论,因此,它乃是回避问题。它未曾指出这种做法的具体好处,而只是重复宣称对消息来源秘而不直将对社会有用云云。
推理错误一览表
通过练习,我们已帮你弄清了推理谬误的几种形式。虽未将所有识误一一列出,你却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想发现推理谬误,必须记住怎样的理由才算是言之可信——那便是与论题相关的事实和道德原则。只要假设出现错误,推理便必定站不住脚。如有下面的情况出现,推理便足以被全面推翻:
攻击某个个人或其背景;
制造错误的两难困境;
过于简化;
诱人转移对论题的注意:
诉诸靠不住的权威;
混同“应该如此”与“实际如此”;
混淆解释和名称;
苛求充满的解决途径;或者回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