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直觉+想要做出更好的决策,不论男女都得靠“直觉”-几张图告诉你,生命真实的样子-聪明人的直觉更靠谱?-国外心理学研究:直觉比知识更重要学者告诉你原因-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前言 我要写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推荐序一 从流俗的看法中跳脱出来-推荐序二 哲学家的法宝——万维钢+推荐序三 这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营——叶峰-自然主义思潮-意向性问题-意识问题-自由意志问题-怎么读这本书+引言 什么是直觉泵-思想实验是哲学家们钟爱的思考工具之一-得到一个工具与明智地使用它是不同的技巧+第一部分 通用思考工具-01 犯错儿,犯“好”错儿才有价值-犯错儿的要诀在于不去隐藏它们-02 归谬法,发现错误命题的妙招-03 拉波波特法则,批评他人的正确方式-04 史特金定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05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06 奥卡姆扫把,有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证据-07 外行做媒,既不“过少解释”,又不“惹恼行家”-08 跳出系统,打破惯性思维的好方法-09 古尔德的3种思考工具,“不如说”“故意堆积”和“古尔德两步”-10 小心“当然”这个词,一种让你无需思考就认同的花招-11 反问,让你不好意思说“不”-12 什么是“深马”,爱就一个字+第二部分 关于意义和内容的思考工具-1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谋杀案,意义和内容都是我们大脑的“意向性”产物-14 生活在克利夫兰的一位兄长,一种观念只能生长在一堆观念之上-15 “爸爸是名医生”,理解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清晰的-16 常识映像和科学映像,反映世界的两个不同视角-17 常识心理,人们无需正规教育就拥有的一种能力-18 意向立场,解释实体行为的一种策略-19 人与“次人”的区别,自上而下的认知能力分解-20 大脑中的小人儿委员会,认知科学的好理念-21 近似算子,达尔文渐进主义的启示-22 神奇组织,不要为逃避难题而求助于“魔法”-23 身陷机器人控制室,初长成的大脑不是一块“白板”+第三部分 关于计算机的思考工具-24 计算机施展魔法的7个秘密,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最好实例-寄存器流程-计算机施展魔法的7个秘密-25 虚拟机,模仿硬件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6 算法,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27 让电梯实现自动控制,机器取代人类的逻辑-第三部分小结+第四部分 更多关于意义的思考工具-28 红发人那事儿,大脑中的认知机制-29 彷徨的双币机、孪生地球以及巨型机器人,原初意向性和派生意向性存在明显的边界吗-1.彷徨的双币机-2.孪生地球-3.巨型机器人-33 两个黑盒子,究竟是什么让红灯闪烁-第四部分小结-30 彻底翻译与蒯因式填字游戏,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翻译-31 语义引擎和句法引擎,大脑只是通过句法引擎模仿语义引擎-32 沼泽人遇上母牛鲨,哲学家最喜爱的直觉泵+第五部分 关于进化论的思考工具-34 万能酸,摧毁一切的达尔文思想-35 孟德尔图书馆,只有极少数的A、C、G和T组合才是有意义的-孟德尔图书馆-36 什么是基因,基因就像软件中的子程序-37 生命之树,我们人类与谁有着共同的祖先-38 自然选择VS智能设计,“起重机”VS“天钩”-生物界充满了设计、目的和理由-自然选择的斜面-39 小布谷鸟为什么会把宿主的蛋推出鸟窝,无需理解的能力之一-40 白蚁城堡是谁设计的,无需理解的能力之二-41 蝉知道素数的含义吗,无需理解的能力之三-42 瞪羚的弹跃,无需理解的能力之四-43 世界上第一只哺乳动物是什么,压根儿就不存在-44 物种形成于何时,某个精确但又不为人知的时刻-45 回溯性加冕,人类最近的母系祖先“线粒体夏娃”大约生活在20万年前-46 循环,周期性重复是进化的关键-47 青蛙的眼睛究竟将什么告诉了青蛙的大脑,扩展适应的最好例子-48 穿越巴别图书馆,福尔摩斯的高效推理-49 谁是《帕姆雷特》的作者,“延伸的表现型”为你揭开谜底-50 虚拟旅馆的噪音,妙用“意外”是创新的关键-51 哈尔是赫布和爱丽丝的孩子吗,克雷格·文特尔说:是-52 模因,不论好与坏,它都是我们人类的共生体+第六部分 关于意识的思考工具-53 对立的两幅意象,一幅错误的意象要用另一幅相反的意象来抵消-54 僵尸直觉,莱布尼兹的不合理推论-55 僵尸和殭尸,如何构想出一个哲学僵尸-56 花椰菜的诅咒,感受质的意义之一-57 “美元活力”究竟值多少钱,感受质的意义之二-58 卡普格拉先生的悲惨境况,感受质的意义之三-59 听声辨牌,感受质的意义之四-60 “中文屋”错在哪里,理解可以从一堆能力中冒出来-61 从火星来的远程克隆人,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吗-62 叙事重心,究竟什么是自我-63 他者现象学,人类语言的妙用-64 色彩科学家玛丽:揭露吊杆托架,错误假设导出错误结论-第六部分 小结+第七部分 关于自由意志的思考工具-65 一位恶毒的神经外科医生,非手术的手术-66 生命游戏,我们的世界是被决定的吗-67 石头、剪子、布,最好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68 两种彩票,从新视角看“决定论”-69 无效历史事实,用强行分类抹平微小差异-70 一场计算机国际象棋马拉松,如果决定论是真的,还存在真正的选择吗-71 终极责任,斯特劳森的错误论证-72 掘土蜂状,有限能力无法成就自由选择-73 巴西来的男孩,一个干扰人们思考的“坏”直觉泵-第七部分 小结+第八部分 做个哲学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74 浮士德式交易,哲学家的目标不同于科学家的目标-75 简单的自我人类学,哲学家应该把反直觉的一切都去掉-76 “像棋”中的二阶真理,若不值得做,亦不值得做好-77 只需关注那10%的精品,哲学领域的史特金定律+结语 加倍努力地使用这些工具吧-附录一 未写入本书正文中的几个直觉泵-附录二 寄存器机练习题的答案-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素材来源-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译者后记-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注释

推荐序二 哲学家的法宝——万维钢

2021年9月26日 字数:2907 来源: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作者:[美] 丹尼尔·丹尼特 提供人:zhaotou97......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这是一本能让你变得更聪明的书。丹尼尔·丹尼特的《直觉泵》现在已经是名著了,如果你拥有超一流的智慧,你想必已经知道这本书。如果你没读过,而你又愿意在脑力上下功夫,我建议你把这本书啃下来。

读完这本书,你的思维水平会有一个不可逆的提高。再听到别人一本正经的愚蠢言论,你会受不了。想起以前自己说过的那些随意的话,你会感到脸红。

要想横扫街头混混,你最好的办法是学习专业的搏击术。要想在思想上变聪明,你需要高级的思维训练——

学哲学。

哲学死了吗?

哲学,曾经被视为最高级的学问。很多中国人曾经相信,要想把什么事情做好,比如打仗、生产,甚至搞科学研究,你必须以某种哲学思想为指导。哲学高高在上,其他一切学问都只不过是哲学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罢了。

但现在可没人敢这么说。至少在很多物理学家这里,哲学是被嘲笑的对象。以前人们不知道宇宙是怎么回事,某些哲学家空口无凭地就敢说“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现在的物理学家看来这个世界观简直就是一种原始宗教观念。最新的物理学认为我们这个宇宙在时间上一定有个开端,在空间上至少曾经只有有限大。

鉴于哲学已经不再是世界观答案的合法来源,霍金在《大设计》这本书中写道:“哲学已死。”你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得问科学家。科学的答案不是一个科学家坐在那里空想出来的,也不是几个科学家辩论出来的,而是花费无数时间和金钱,通过无数个精巧的科学实验得出来的。

费曼——他是公认最聪明的物理学家之一——对哲学有众所周知的敌意。费曼曾经说,什么是哲学家呢?就是这么两个人,一个哲学家对另一个哲学家说:“你根本不知道我说的意思!”另一个哲学家说:“什么是‘你’?什么是‘我’?什么是‘知道’?”费曼说我们能不能进行一点有建设性的讨论。(1)

杨振宁也鄙视哲学。别人问杨振宁哲学能不能指导科学,他说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风格,如果你把这种个人风格称为“哲学”,那的确能;但是如果你说的是作为一门正式学问的哲学,那完全不能。有人又问,可是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就很推崇哲学啊?杨振宁说坂田昌一要是“越少用哲学,他的成就越大”。(2)

坂田昌一的哲学思想包括“物质无限可分”。这个思想非常符合直觉,但是在现代粒子物理学家看来,所谓“无限可分”根本毫无意义。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分成质子和中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分成夸克,那夸克应该怎么分呢?事实上,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比如“夸克”,本质上是一个数学结构,根本就没有再“分”的必要。哲学家的原始直觉没触及这个情况。

所以哲学真的不能指导科学。真实情况是科学在指导哲学,是哲学家们从新科学发现中获得坐而论道的素材。

那哲学到底还有啥用呢?

大问题

我曾经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学家。我不可能比霍金、费曼和杨振宁更高明,但是因为我是一个特别谦虚好学的人,所以我对现代哲学略有一点了解。

哲学没死。哲学不能指导科学,但是科学也不能取代哲学。有些问题,只能交给哲学家。

有些问题是在科学之外的。比如说,人体的工作原理,这是科学问题。那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道德的?人和人之间能平等吗?这些就只能是哲学问题。康德、洛克、休谟,以及中国的孔子、孟子,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因为科学进步而过时。

有些问题是不需要使用科学手段就能解决的。比如说有个科幻电影叫《盗梦空间》,说可以通过梦境来修改一个人的观念。请问这是可能的吗?我们能给一个人的大脑输入任何信息吗?

答案是不能,而你不需要脑科学的知识就能想明白这一点。丹尼特这本书里有个直觉泵叫“生活在克利夫兰的一位兄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人并没有兄长,你生生地在他头脑中植入一条“我有个生活在克利夫兰的兄长”的信息是没用的,因为他不知道这位兄长长什么样子、做过什么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他甚至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克利夫兰这个地方:一种观念只能生长在一堆观念之上。

你不会在生理学或者心理学的教科书里找到这样的推理。这不是科学知识,这是哲学思辨。

只有哲学家能定义什么叫哲学——不过我估计哲学家对这个定义会争论不休——依我之见,所谓哲学,就是纯粹靠思辨来理解世界的学问。

有些问题,是科学想要回答,可是暂时回答不了的,而哲学思辨却能让我们有所探索。

比如说,如果组成人的原子因一直受物理定律左右而没有自由意志,那人能有自由意志吗?大脑的意识是怎么回事?计算机能有意识吗?意识这么精巧的东西,是怎么通过自然演化产生的呢?

这些是最高级的问题,无数科学家也在寻找答案,而哲学家可以帮忙。比如说,人刚出生的时候,大脑是一块没有任何信息的“白板”吗?丹尼特在书中使用一个叫作“身陷机器人控制室”的思想实验,说明人脑不可能像刚出厂的计算机硬件里一样一片空白,其中必定要预装一些软件系统。

事实上,现代职业哲学家对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最先进的物理学的了解程度可能会让科学家震惊。他们完全知道科学进展到了哪一步,他们比科学家更善于把握全局,他们能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科学家的任务更多的是发现底层的原理和证实技术细节,哲学家则常常提供洞见。

学习哲学,你得有点钻研大问题的气魄。你得对自己的大脑有信心,相信脑子是可以用的。

哲学的技艺

科学家要做习题、棋手要打谱、律师和商人要学习案例,丹尼特说的“直觉泵”,就是哲学家的思维工具。这里的“直觉”是个好词儿,代表快速产生思维的灵感。直觉泵,就是说书中这些好像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一样的思维工具,能给你“泵”出各种直觉来。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看有章法的思维和普通人的思维有什么区别。

现在比特币非常火了,要好几万元人民币一个,而几年前才值几块钱一个。有个技术爱好者很早就听说过比特币,当时没当回事儿。后来比特币几百元一个,他觉得太贵了还是没出手。现在的他追悔莫及,逢人就说他本来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他学过一点哲学,他就不会说这种傻话。丹尼特讲了一个直觉泵叫“古怪的狱卒”。说有个监狱里的狱卒,会在每天半夜犯人们都熟睡的时候,把监狱的大门打开几个小时。那请问,在这几个小时内,犯人们是自由的吗?

如果那时候犯人能醒过来,他们的确可以逃跑!这就好像如果当年你知道比特币将来会那么值钱你一定会买一样。但是事实上那时候犯人是熟睡的,而你当年也真的不知道比特币的未来行情。

这个直觉泵的要点在于,当你谈论“自由”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当时外界的因果背景。你不知道和你睡着了一样,你的因果背景里没有那个选项,那不是真的自由,那不叫“有机会”。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叫“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同样可以说,未经审视的思想不值得拥有——或者至少不值得说出来。

学习哲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思想。

咱们再举个例子。一般人头脑中有个思维定式,就是把东西分类,特别是把人分成“我们”和“他们”。中国人如何如何,外国人如何如何,就算不是歧视,也总要有所区别。可是你是否审视过,人或者东西,真的有明确分类吗?

这本书中有个直觉泵叫“世界上第一只哺乳动物是什么”。什么叫哺乳动物,科学家有严格的定义。但即便如此,如果你考虑到生命演化,你会意识到哺乳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原始祖先之间有一个漫长而模糊的中间地带。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来个“一刀切”,说这边就是哺乳动物、那边就不是。你会意识到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类界限。

那么下次要说“凡是……”的时候,你也许会更谨慎一点。

丹尼特是当今最著名的几位哲学家之一,他研究的是意识、生命、计算和智能这些大问题。这本《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是一线哲学家送给外行和初学者的礼物。书中有很多工具是专门为了破解大问题而生的,相当于军用武器。不过就算这些武器不能都用在你的日常思维上,它们也能带给你极大的乐趣。

我认为哲学既不是规矩也不是火炬,哲学是技艺。如果你想用哲学的“结论”去指导科学或者生活,你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是如果你把哲学本身当作一门有意思的学问,并且在追逐大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哲学家的“思辨技巧”,你会得到法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