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背侧前扣带皮层和前扣带皮层对于母亲和年幼孩子之间的,与依恋相关的行为也极其重要。正如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年幼的哺乳类动物在与他(它)们的母亲或照看者分开时会发出痛苦的哭叫声。但爬行动物(哺乳类动物是由它进化而来的)则不会发出这种痛苦的叫声,或者根本就不会发出任何叫声——它们原本就是“哑巴”。这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大多数爬行动物的父母亲很可能会吃掉它们年幼的孩子,如果这些幼小的爬行动物吸引了它们的注意的话。哺乳类动物的哀叫声发挥了暗示母亲过来抚慰自己的作用,而没有成为一种“就餐的钟声”,这个事实体现了哺乳类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化差异。
社交天性实验室
在一项以被社会隔离的松鼠猴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试图观察了当内侧额叶皮层(medial frontal cortex,其中就包括前扣带皮层)的不同部位遭到损伤时(在这个实验中,也就是用手术方法切离),这些松鼠猴被社会隔离时所发出的痛苦哀叫会有什么不同。实验结果证明,唯有当背侧前扣带皮层被切除时,才会使松鼠猴的痛苦哀叫消失。当内侧额叶皮层的其他脑区遭到损伤,而背侧前扣带皮层完好无损时,它们的痛苦哀叫就会继续下去。麦克莱恩还注意到,无论被手术切除的是内侧额叶皮层的哪一部分,所有的猴子仍然都能发出其他各种各样的叫声(包括咆哮声、“咯咯”笑声和尖叫声等),这就表明,这些脑区本身与猴子发出各种声音的能力无关。
如果切除背侧前扣带皮层能够使痛苦的哀叫消失,那么有的人可能就会想,用电击的方法刺激这个脑区应该会导致被试发生痛苦的哀叫。确实如此。当刺激恒河猴的背侧前扣带皮层时,它们会发出“咕咕”(k??)的声音,这与它们被社会隔离时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相比之下,其他脑区受到刺激时,它们会发出一种警报声——一种与“咕咕”声完全不同的声音,而刺激背侧前扣带皮层则不会导致它们发出这种警报声。
从这些研究的结果出发,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测,当背侧前扣带皮层遭到损伤时,婴儿形成和维护依恋纽带的能力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一个被孤立的婴儿如果不会哭泣,那么他(她)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可能会被遗忘。如果一个母亲的背侧前扣带皮层遭到了损伤,那么她将不太可能接收到婴儿对她发出的对讲机式的依恋呼叫。
社交天性实验室
为了检验父母亲的背侧前扣带皮层被切除后对婴儿的影响,在一项以雌性老鼠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一些雌性老鼠分娩之前将它们分成了三组:第一组老鼠被切除了扣带,第二组老鼠被切除了其他一些脑区,但保留了扣带;第三组老鼠则作为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处理。这个研究的重点是想弄清楚,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母亲”的照顾下,新出生的幼仔的存活率会不会有所不同。研究人员还给老鼠们居住的笼子加温、吹风,以使它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这是为了模拟实验室之外的自然环境。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三组,即“母亲”没有被动过手术的那组中,几乎所有新生老鼠都存活了一周以上。当笼子的其中一块地方陡然增热时,这些“母亲”都会把它们的孩子安放到那些没有受波及的地方。那些非扣带脑区遭到损毁的“母亲”也能这么做,但是还是有部分幼鼠没能活过第一周。但是那些扣带皮层被切除的老鼠却全然不懂得这么做,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在这一组中,只有20%的幼鼠在出生后存活了两天以上。很显然,这些扣带皮层被切除的“母亲”无法照看好它们的孩子,它们经营“家”的能力非常弱,当“孩子们”散落于笼子各处时,它们也无法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它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很弱,在出现了“强风”和“高热”的环境下,它们不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些“母亲”对它们孩子的需求总是反应迟钝。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小组的幼鼠的存活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前扣带皮层是否完好无损。顺便说句题外话,如果你发现自己会因为这个实验的“残忍”而感到伤感,那么这就意味着,你的背侧前扣带皮层是完好无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