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要
在下面各章中,我们不打算从生物学的角度讨论大脑,而是把认知作为一个心理现象来研究。我们不研究心理过程背后的大脑或神经过程,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从生物层面解释认知,而是要从一个非传统的视角展现思想的本质。因此,我们的讨论将在这个相当抽象的层次展开,但即便如此,这里也是精彩纷呈。
本书的前三章试图解答范畴和类比是什么。第1章重点讨论和单个词相关的类比,并提出书中将要涉及的一些关键论题。我们将说明用单词表现的概念是如何通过类比不断将其边界扩展的。我们会仔细考察概念漫长的发展过程,例如从小孩子概念的妈咪(某一个具体的成年人)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隐喻用法,例如祖国母亲,中间还穿插着生母和代孕母亲这样一些概念。我们还会展示一些比较抽象的词,例如“谢谢”“一点儿”“但是”“而且”,等等,这些词和名词一样,也是心理范畴的名称,也都是在漫长岁月中一系列类比造成的结果。
第2章研究那些语言标签比单个词长的概念。这章表明,隐藏在固定短语、成语或寓言背后的东西,是与用单词表现的概念非常相似的概念。例如,“阿喀琉斯之踵”(2)这个短语就是一顶戴在某个特定范畴头上的语言帽子,这个范畴是导致某人毁灭的致命弱点。《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因够不到让它馋涎欲滴的葡萄,便称葡萄太酸,它本来就不想吃。这是一个抽象心理范畴的语言化身,描述的是某人急切地想得到某物,但可望不可即,结果就因为达不到目的转而贬低该物。这种经常被简化为“酸葡萄”心理的抽象性质可能在成千上万个情境中出现。因此,这个短语可以作为语言标签被用在任何一个类似的情境上,正像数不清的物件被贴上“瓶盖”的标签,或者各种各样的动作被贴上“取回”的标签一样。更抽象的范畴也是一样,比如常用的短句子“最近忙什么”“你脑子进水了吗”,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的谚语,等等。换句话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过程中,有些情境需要用“毕竟”来表达。当这样的情境出现时,我们几乎能够无意识地辨认出来,并使用这个标签,熟练地将它嵌入实时的语流中。第2章结束于关于智能的讨论。我们用智能表示人们权衡任何情境的能力,以及从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中获取的范畴总和是如何为我们量体裁衣,左右我们的智能的。本章有许多专门为中国读者编写的例子。
第3章讨论没有标准语言标签的范畴。人们出自本能自然而然地创造出这些范畴,用以处理复杂世界中的新情境。事后,这些范畴往往会成为“有提醒作用的事件”:一件事让我们想到发生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的另一件事。举个例子,当侯世达在埃及著名的卡纳克神庙看到一位老朋友弯腰拾起一个瓶盖时,他突然想起过去某个时候,大约15年前,他1岁的儿子坐在科罗拉多大峡谷边,对眼前壮观的景色视而不见,却聚精会神地盯着地上的蚂蚁和树叶。尽管这两个情境之间存在许多表面的差异,将两个情境分开,但是,当这类有联想作用的事件发生时,它揭示了两个情境在更深的层次分享的某种概念框架,它也显示了我们无词汇标签的概念库是多么丰富而微妙。有类句子包括“我也是”“这样”和“那样”这些出现频率极高的短语。通过分析一系列这样的句子,我们将论证,隐藏在这类短语后面的,都有无词汇标签的范畴。这类范畴,有时简单,有时微妙,但它们都建立在隐含的认同之上,也就是说,建立在类比之上。
在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会在范畴领域内自然地来回滑动,而且对此几乎从不在意。这就是我们第4章要讨论的内容。在这一章,我们将集中讨论范畴之间的跳跃,特别是那些在抽象层次之间的上下跳跃。人类认知的灵活性极大地依赖我们在抽象阶梯上下移动的能力。原因很简单:我们有时需要作出细微的区分,有时又需要忽略差异,把事物混在一起,以期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这两种情形都很重要。比如在吃饭时,我们要小心区分哪一个水杯是自己的,哪一个是邻座的。但在饭后洗碗时,这样的区分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再举一个例子:父母都想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无论是演戏、练习柔道,还是学一样乐器。孩子的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范畴。我们最普通的行为也隐藏着难以察觉的抽象选择,因为这些行为是认知的中心。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认知活动,因为我们完全置身其中。为了搞清楚任何一个特定情境,我们有时会在两个表面截然不同的情境之间建立联系,有时会在两个乍看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境之间找出差异。我们就是这样在范畴之间穿梭往返,从最例行公事的行为到最有创意的活动都是如此。
第5章关注类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些类比基本不露行迹,所以这里将讨论它们是如何操纵我们的。我们感受不到自己已经被类比解释掌控。在这个意义上,无形的类比操纵着我们,因为,不管愿意与否,它都凌驾于我们之上。它还在另一个意义上操纵我们,把新的想法强加给我们,以此左右我们。类比不仅促成并丰富了我们对情境的理解,它还要冲进来,完全改变我们看待情境的视角。比如,2006年10月11日,一架私人飞机在曼哈顿撞入了一座建筑。这件事触发的类比不可避免地与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尽管那栋建筑并没有严重受损,人们还是立即怀疑这是不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短时间内,道琼斯股票指数竟急剧下跌。类比就是这样不请自来,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替我们思考并作出决定。
与此相反,第6章讨论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支配的类比。这些时新的类比是当我们遇到新情况并产生兴趣时,为自己或他人解释这个新情况或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而精心制作的,特别是那些被称为漫画类比(caricature analogy)的例子。这些类比是人们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的产物,目的是为了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它们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个情境搬到一个新的领域。例如,一位科学家要到国外寻找职位。他给一位同事写信时说:“我爱我的祖国,但是在这里搞科研就像拿保龄球当足球踢一样。”在这一章,我们还会讨论各个层次的决策是如何依靠类比制定的。在决策者心中,这些类比把目前的情境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案例分析主要针对决定了越南战争走向的关键类比。本章结束于关于翻译的讨论。我们将重点分析一些熟练的译者所使用的类比,这些类比在多个层面创造出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等翻译。
第7章和第8章讨论科学思维中的类比。第7章主要讨论“朴素类比”,具体说就是非专业人士赖以理解科学概念的类比。我们将展示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物理学,或生物学的概念,是怎样通过有吸引力而有帮助但过于简化的类比而获得的。比如,像除法这样的小学算术运算,人们在升初中时就已经对它了如指掌了,但对它的理解却仍然根植于一个朴素类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对于大学生也是如此。这个朴素类比就是最常见的均分操作,比如把24块糖平分给3个小朋友。毫无疑问,把除法看作均分通常是恰当的,但这样的方式所产生的观点往往过于狭隘。比如,这种关于除法的朴素观点让人难以想到越除越大的应用题。此外,本章也会分析朴素类比对教育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第8章将探讨类比光谱的另一个方面,也就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是如何运用类比作出伟大发现的。我们将表明数学和物理学的历史是由一系列类比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发展而来的。通过近距离仔细考察这两个学科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时刻,我们将揭示类比在其中反复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角色有时显而易见,有时深藏不露。爱因斯坦的深度类比将在本章扮演明星角色,其中包括一个鲜为人知的类比。这个类比引导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假说。这一思想受到整个物理学界强力抵抗长达近20年之久。爱因斯坦本人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最终才理解了自己的著名公式“E=mc2”的诸多含义。这段心路历程将在本章得到最细致的分析。
本书的结尾部分是一段对话,我们称之为“结语”。在对话中,我们从多个方面比较了范畴化和作类比。虽然,对话开始时这两个过程似乎相差甚远,但是,通过仔细比较之后,辩论的双方得出了二者之间并无区别的结论,她们认识到范畴化和作类比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