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论眩晕

2021年10月1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论眩晕

接下来蹚一蹚浑水,讲讲xyz?dyz,这个与abc?abd故事可能类似的事件。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要想得到这个类比,非得糊涂到不可理喻才行,我们称之为“眩晕”。首先,得发现a和z之间微妙的对应关系。然后,还得意识到空间上的对调,暗示着右?左这个概念滑动,也就是说,要意识到改变x而非z这个微妙的想法。但是在这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事情就搞砸了。刚刚发现的那些微妙之处被忘得一干二净,在没有任何深层的条理或是理由的情况下,便想当然地认为abc?abd这个事件不过是把某个字母换成了一个随机的字母d,并盲目地把这个作法用在x上。这是一个古怪的反转,因为在有了刚开始的洞见之后,却紧接着作出了完全背离这一水准的行为。如果,在如此简单的领域里可以说出“俗不可耐”这样的词,这便是个恰当的时刻了。

简单来说,这个类比令人眩晕。能作出这个类比的人得是真糊涂了,表现得前后不一致,聪明和愚蠢,卓越和平庸,洞见和短视,通通搅成了一团。刚开始,有那么一刻充满着真正的洞见,用a对应了z。接着,还保持着同样高水准的洞见,把c对应于x。但是,在最后一步就变得目光短浅,咬文嚼字了——只看到了c、d、x这几个字母,而不是它们在各自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

委婉地说,这种令人眩晕的杂烩,也就是洞见与短视共存的情况是不合理的。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一本正经地说出dyz这个答案。但是,任何一个在有样学样领域中,仔细研究这一类比问题的不同微妙角度的人,不论他们最终是怎么想的,早晚都会碰上这个答案。此外,当向人们解释这个答案的时候,即便觉得奇怪或不适,人们也都会理解它的“逻辑”。可能并不喜欢这个答案,但仍能理解它奇怪的逻辑。而且,这么做的时候,甚至能从中看出幽默。

从这个意义上讲,用dyz解决xyz的问题和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个笑话类似。这个笑话是关于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南希·里根(Nancy Reagan)的。笑话是这样的,当听说黄油过剩时,她俏皮地说:“黄油坏了之前,我们应当把过剩的黄油分给这个国家的穷人,让他们用龙虾尾蘸黄油吃。”这个笑话里的第一夫人对贫穷的理解真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她意识到穷人没有黄油,另一方面,她却没有意识到穷人也没有龙虾吃呀。这个笑话让我们想起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的名言。她的名言也和穷人有关,不过是巴黎街头的穷人。她说:“是吗,他们没有面包?这太可怜了。让他们吃蛋糕吧!”这就是所谓的“眩晕”。

当第一夫人的笑话正风行时,一个关于美国和苏联的类似笑话也在流行。一个美国人向一个苏联人吹嘘他们国家的言论多么自由。他宣称:“我们在美国非常自由,可以走到白宫门前高喊:‘打倒里根!’”苏联人不为所动,答道:“这有什么稀奇。我们也可以干同样的事。可以走到克里姆林宫门前高喊:‘打倒里根!’”这个类比几乎就要完整了,结果功亏一篑(就像xyz?dyz一样)。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