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有时候,一门语言很高兴地填上了概念空间中的一个区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别的语言并没有跟风填上。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使用这门语言的人因为该语言免费提供的概念标签而受益。举一个美国文化中的例子吧。有一种古老的骗人把戏,和街边的骗术很像,即一位毫无疑心的顾客被某商品实惠的价格吸引,但之后却被告知该商品已经卖完了,或者已经是老款了,或者这位顾客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享受这个价格,接下来,商家就会不遗余力地推荐另一款贵得多的商品。
类似的骗术数不胜数。比如,一家人打算买一辆他们一直在讨论的车。狡猾的卖车人很快就觉察到他们强烈的买车欲望,于是先告诉他们买这辆车首付只要2 000美元。高兴不已的这家人马上说要买,但是就在快要签合同的时候,卖车人却告诉他们因为某个搞不明白的技术问题,这辆车的首付“不得不”比原先说的价格“贵那么一点儿”,首付就这样莫名奇妙地从2 000美元涨到了6 000美元。
租过车的人也会熟悉这样的场景。广告上写的租车价格便宜到家了,但是当你到租车行取车时,总会发现广告上的最低价格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最后算来算去你还是以比广告标价多出至少一倍的价格才把车租到手。
这种臭名昭著的伎俩还往往非常奏效,并且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诱饵加替换”(bait-and-switch)。这个范畴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宽泛一些。比如下面有一个买卖双方正好相反的例子,但它也算得上该范畴的重要成员。在一场金融危机中,有一栋非常典雅的老房子已经挂牌出售几个月了,但都无人问津。一天,买家A出价100万美元求购这栋房子。不久后,买家B出价105万美元。屋主本来就打算卖给买家B了,但是这时买家C出现了,这位买家一下子将价格加到了120万美元。听到这个消息后,买家A和B都生气地退出并且消失了,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几周的时间讨价还价且毫无结果。现在买家C把所有竞争对手都赶出了局,开始随意出招了。看房后,C突然宣布:“哎,真不好意思,我不能出和原来相同的价格了,因为检查房子的人发现房子有不少严重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愿意支付90万购买此房。”这时,卖家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而且越来越着急,所以最终买家C买下了这栋房子,但是成交价格却远低于房子的市值。这是非常典型的诱饵加替换的套路,虽然这次使用套路的人是买家而非卖家。
既然英文中这个短语确实存在,并且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都使用此短语,这意味着“诱饵加替换”从广义上看(比如包括刚才所讲的“反转”的情况)是美国人随时就能提取、一听就懂的概念。刚开始,这个短语的存在并没有带来什么后果,因为每个人在听了几个类似的故事之后都能理解其含义。但事实上,这个短语的存在促使它背后的概念迅速传播,而且让这个概念有了存在的正当性,几乎成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存在,因为这么多人都知道它。比如说,这个概念和短语的存在将促使人们制定相关法律,以遏制这种像多头蛇一样的怪相。与此相反,如果某个文化中没有专门描述这种不正当伎俩的词汇,那么制定相关法律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了,因为这个概念还没有“广为流传”。也就是说,这种伎俩还不能被社会中的大部分人识别出来。更不要说是这个伎俩的变体了,大部分人就连它最常规的形式都不知道。
由此,我们看到如果一个概念有自己的名字,它将会拥有的真实力量。它让该语言的使用者能够轻松而且迅速地把这个概念传播出去,这样,这个概念就会进入不同层次的公共话语,进而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某个词语的存在给语言使用者带来的好处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虽然有人把这个效应推向了极端,甚至败坏了这个理论的名声,但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设最根本的前提却不容置疑,而且是一定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