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是一种痛苦
每年夏天都有约1 200名青年男女来到西点军事学院开始为期4年的学习,希望在传说的“长灰列”(long gray line)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见到教室,就得先经历为期7周的新生入伍训练,这个训练还有个别名是“野兽营房”。夏天结束的时候,这群柔弱而有才华的年轻人中有1/20的人已经退学了。一群学者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一些学生在军事的专精之路上选择继续走下去,而另一些则在第一个出口就离开了。这些学者中有两个来自西点军校,一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有一个来自密歇根大学。
是体力的原因吗?还是因为运动天分?或者是智力、领导能力、全面发展能力?
这些答案都不对。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最能精确预测准新生是否成功的,是“坚毅”这项既非智力也非体力的特征,即“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这些正在接受训练的新生的经历,证实了第二条专精法则:专精是一种痛苦。
专精和心流的感觉一样美妙,但通往专精的路上没有鲜花盛开,也没有彩虹环绕。如果那条路真的那么美好,我们中间会有更多人踏上行程。专精很伤人。有时候,应该说很多时候,在通往专精的路上都没有那么趣味盎然。这也是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的著作告诉我们的。他对职业成就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解释专精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说:“很多特质以前被认为是天分,但实际上它们是至少10年的高强度练习的结果。”体育、音乐或者商业上的专精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个时间不是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而是10年,需要付出艰难、痛苦的努力,需要全身心投入。社会学家丹尼尔·钱布利斯(Daniel Chambliss)称之为“卓越的平凡”。
钱布利斯对奥运会游泳运动员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他的发现与艾利克森的结论类似:成绩最好的运动员通常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那些普通的训练上,这些训练会帮助他们为比赛做好准备。正因为如此,在西点军校研究“坚毅”的学者发现,与大学成绩最相关的因素是“坚毅”,而非智商或者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他们解释说:“尽管更加努力的重要性很容易理解,但长时间工作而不转换目标的重要性可能就没那么好理解了……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坚毅与天分同样关键,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威尔·修兹数独大师
挑选一个即便最平凡、最乏味但你喜欢的职业,这样就能一直开心。
心流进入这幅图景有两个方式。如果人们意识到了哪些途径能把他们带入心流,就会更明确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用来实现哪个方面的专精。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这些心流出现的瞬间当然能够帮助他们挺过艰难的部分。但是最后,追求专精的过程中总有这样的时刻,尽管一再努力但还是几乎没有提高,也许心流的出现会拉着你前进一点点,然后取得一些进展,之后继续朝那个海拔略高一些的高原努力再努力。当然,这很折磨人。但那不是问题所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卡罗尔·德韦克说:“努力是赋予人生意义的事情之一。努力意味着你在乎一些东西,它们对你很重要,你愿意为它而努力。如果你不愿意珍视任何事物,不愿意全身心投入为它们而努力,那么生命将会是贫瘠的存在。”
还有另外一位博士,他没有博士学位,但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篮球名人堂有一席之地,他也说了相同的话。朱利叶斯·欧文(Julius Erving)说:“专业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即使在你不想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