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从服从到投入

2021年10月2日  来源:驱动力 作者:[美]丹尼尔·平克 提供人:zhaotou97......

从服从到投入

自主的对立面是控制。这两者位于行为指南针的两个极点,因此会把我们指向不同的目的地。控制带来的是服从,自主带来的则是投入。正是因为这个差异,I型行为的第二个要素出现了:专精,是指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的欲望。

我在第一部分解释过,驱动力2.0的目标是鼓励人们用特定的方法做特定的事情,也就是说让人们服从。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什么比给一捆甜美的胡萝卜,或者时不时用大棒加以威胁更有用的了。当然,若想要自我实现,走这条路可谓希望渺茫。但是作为一条经济实惠的策略,它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逻辑的。机械劳动几乎定义了整个20世纪,让人们服从通常效果不错。

不过这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了。在定义21世纪的工作时,这样的策略就不符合标准了,并且经常让人心生悲叹。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勤学好问的头脑,需要试验自己的新方案的意愿。驱动力2.0寻求服从,驱动力3.0寻求投入,只有投入才能带来专精。对专精的追求是第三种驱动力中非常重要但经常被隐匿起来的一部分。想要在当今的经济体中取得成功,这一点至关重要。

然而,尽管有“授权”这样闻起来香甜可口的词汇在公司走廊里游荡,但缺乏投入和漠视专精也许是目前办公室里最显著的特点。

盖洛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有超过50%的员工对工作不投入,有接近20%的员工极其不投入。所有这些不投入的代价是:每年生产力损失约3 000亿美元,比葡萄牙、新加坡、以色列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美国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相比之下,它似乎是工作中I型行为真正的栖息地。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调查,在一些国家里只有2%~3%的劳动力对工作高度投入。

特蕾莎·阿马比尔 哈佛大学教授

你会发现一些事情能够让你得到深层的满足,而且它们对你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想要做这些事情的欲望能够激起最高层次的创造力,无论在艺术、科学还是商业上都是如此。

同样重要的是,投入作为实现专精的必经之路,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尽管服从是有效的生存策略,但是它非常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要过上满意的生活,不仅仅是满足控制者的需要。然而,在办公室和教室里,我们服从太多,投入太少。服从让我们能够撑过白天,但投入能让我们撑过夜晚。这又把我们带回了希斯赞特米哈伊的故事。

十几岁的时候,在目睹了纳粹德国的残暴行径之后,希斯赞特米哈伊厌倦了服从,开始寻求投入。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他不会在学校找到投入。13岁的时候,他从高中退学。在接下来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为了谋生,他在西欧各个国家长长短短地干过各式各样的工作。年轻时,他对“更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提出了疑问。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阅读了能够弄到手的各种宗教和哲学读物,但所学的知识仍然无法满足他。直到后来,他无意中听到了荣格的讲座,才听说了心理学这一领域,觉得这里或许有他一直寻找的秘密。

因此,1956年,希斯赞特米哈伊启程去美国学习心理学,22岁的他来到了芝加哥。这个高中辍学生口袋里只有1.25美元,对英语唯一的了解来自Pogo杂志漫画栏。他在芝加哥的匈牙利熟人帮他找了份工作,给他安排了一个栖身之处。Pogo以及他对拉丁语和德语的了解帮他通过了伊利诺伊高中的英语同等学力测试,要知道他从来没说过也从未读过英语。之后他被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大学录取,白天上课,晚上在酒店当审计员,最后在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完成学业,并在那里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距离他落脚美国仅仅9年时间。

但是,希斯赞特米哈伊拒绝在这个领域中随波逐流。一个春天的早晨,他告诉我,他要探索“积极、革新、富有创造力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弗洛伊德的治疗型病态学观点”,或者B. F.斯金纳以及其他简单地把行为看作刺激和反应的“机械论”。希斯赞特米哈伊开始写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并将它引入了对游戏的研究。他对游戏的探索开启了对人类体验的全新洞察,这也让他声名远扬。

塞巴斯蒂安·科 两次奥运会金牌得主

在我的运动员生涯中,我的全部目标就是成为比当时的我更优秀的运动员,下个星期也好,下个月、下一年也罢。做得更好是我的目标,奖牌仅仅是达到这些目标的最终奖励。

在游戏过程中,很多人感受到了希斯赞特米哈伊所说的“自成目标体验”(autotelic experience)。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auto(意为“自己”)以及telos(意为“目的或目标”)。在自成目标体验中,目标就是自我实现,活动本身就是奖励。希斯赞特米哈伊说,写博士论文时他观察到:画家沉迷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专注至极,看起来像是被催眠了一样。他还找到了被这种追求吸引的其他一些人:攀岩者、足球运动员、游泳运动员、探险者。为了弄清楚是什么让行为变成自发性的,希斯赞特米哈伊对他们进行了采访。采访结果令人崩溃:“当人们回想爬山或者演奏华丽乐章的感受时,他们的说法总是老一套,没什么深刻的见解。”希斯赞特米哈伊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探查人们在某一时刻的感受。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大胆的全新技术救了急。现在,任何一个20多岁的人听了都会觉得这实在是个可笑的馊主意:寻呼机。

I型实验

希斯赞特米哈伊那时在芝加哥大学教书,并且有自己的实验室。他别上寻呼机,让自己的研究生每天随机呼他几次。呼机一响,他就记录下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如何。在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回想当时的情景时,希斯赞特米哈伊说:“那实在是很有意思。你得到了如此详细的一个图谱,记录了人们过得如何。”他又以自己的实验为基础,发展出了被称作“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的研究方法。希斯赞特米哈伊一天会随机呼叫被试者8次,让他们在小册子上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他们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何描述现在的心理状态。把这7天的结果放在一起就得到了一本小书、一部迷你电影,记录着一个人一周的生活。把这些对个体的研究集合在一起,就会得到整个人类体验图书馆。

希斯赞特米哈伊开始从这些结果中层层剥离出自成目标体验的各个层次。还有一点也许同样重要,他用一个新词代替了那个晦涩的希腊语形容词,用来描述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心流。人们生活中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体验就是他们处在心流之中的时候。这种以前不被承认的心理状态看起来神秘莫测、转瞬即逝,其实要揭开庐山真面目相当容易。在心流中,目标很明晰:你必须爬到山顶,把球打过网,或者把黏土塑得恰到好处。反馈是即时的:山顶越来越近或者越来越远,球落到界内或界外,捏的罐子表面平整或粗糙。

最重要的是,在心流中,一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和他的能力范围完美匹配。他所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太容易也不是太难,比他现在的能力范围高那么一两个级别。这能让个人身心得到延展,让努力本身成为最可口的奖励。这种平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专注和满意,这种专注和满意轻易就会超过其他较为平常的体验。在心流中,人们深深地活在当下,感觉控制权完全在握,以致对时间、地点,甚至自我的感觉都消融散去。当然,这些都是自发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很投入,就像奥登诗里写的那样:“仿佛忘了自己还在工作。”

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应该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而保持美丽的“聚精会神的神情,无论你是厨师、医生还是办事员”。

这种心理状态也许就是火车穿越欧洲时那个10岁小男孩所寻找的。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应该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而保持美丽的“聚精会神的神情,无论你是厨师、医生还是办事员”。也许这才是答案,也许这才是生活的方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