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行为心理学-驱动力-第一部分 驱动力3.0时代来临+第1章 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升级-胡萝卜加大棒的胜利-三大不兼容问题-问题2: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问题3:我们如何做出我们的行为+第2章 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加大棒失效-奖励让内在动机消失了-奖励让成绩大幅下降-奖励在扼杀创造力-奖励抑制了善行-引发不道德的行为-奖励,危险的上瘾-奖励短视的思维-机械劳动:“如果-那么”型奖励-创造性劳动:“既然-那么”型奖励-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报酬—用I型方式支付报酬-第3章 做I型人还是X型人-自我决定理论-从A、B到X、Y-I型行为与X型行为的6大区别-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个人——唤醒积极性的9大策略-给自己做一次绩效评估+引言:科学向左,企业向右-德西与索玛拼图实验-别再让科学向左,企业向右+第二部分 驱动力3.0的三大要素-第4章 自主:我做什么,我决定-小兵还是玩家-构成自主的4大基本要素-工作内容自主-工作时间自主-工作方法自主-工作团队自主-自主的艺术-帮助孩子的8个方法-第5章 专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从服从到投入-货轮上的金凤花-专精的3大特别法则-专精是一种思维模式-专精是一种痛苦-专精是一条渐近线-灵魂的氧气-改良组织的9个方法-第6章 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目的驱动的3大领域-目标-誓言-政策-我们的美好生活-助你思考和讨论驱动力3.0的20个话题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个人——唤醒积极性的9大策略

2021年10月2日 字数:1490 来源:驱动力 作者:[美]丹尼尔·平克 提供人:zhaotou97......

I型工具箱——驱动力3.0与个人——唤醒积极性的9大策略

I型行为是后天习得而不是先天形成的。尽管这个世界被外在激励因素所湮没,但是要把更多自主、专精和目的带进工作和生活,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以下9个做法能帮你回到正轨。

给自己来个“心流测试”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不只是发现了心流,他也创造了一个极富独创性的方法来测量它。希斯赞特米哈伊和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团队给每个被试者配备了一台寻呼机,然后一周内随机呼叫这些被试者,大约每天8次,让他们描述被呼叫时的心理状态。与之前的方法相比,这种即时的报告更加真实可信,更能揭示当时的感受。

你也可以给你自己来个心流测试,把希斯赞特米哈伊方法上的革新用到你对专精的追寻上。在你的手机或者电脑上设置提醒,每周大约40次。每次提醒铃声响起的时候,就记录下自己在做什么,感觉如何,是否处于“心流”之中。把你的观察记录下来,看看自己的答案,并思考下列问题:

● 哪些时刻会带来心流感觉呢?当时在哪?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 是不是一天中的某些时刻更容易出现心流?基于这一发现,应该如何调整一天的活动?

● 应该如何增加最优经验出现的次数,减少感到不投入、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

● 如果对工作和事业有所怀疑,能告诉你内在动机的真正来源的做法是什么?

首先问一个大问题:“你的那句话是什么?”

1962年,在美国国会就职的第一个女性克雷·布斯·卢斯(Clare Boothe Luce)曾向总统约翰·肯尼迪提过几条建议。她告诉肯尼迪:“一个伟大的人,就是一句话。”亚伯拉罕·林肯的那句话是:“他维护了统一,解放了奴隶。”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那句话是:“他把我们从大萧条中救了出来,帮助我们赢得了世界大战。”卢斯担心肯尼迪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可能会让他的那句话变成混乱的一段话。

不管你是一个国家的总统,还是一个园艺俱乐部的主席,都能够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些什么。要让自己的人生朝着更伟大的目标进发,就得想想你的那句话。也许是“他抚养了4个小孩快乐健康的长大”,也许是“他发明了一个装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或者是“他关心每个走进他办公室的人,无论他们能不能给他报酬”,或者是“他教会了两代人如何读书”。

当你思考自己的目标时,就从这个大问题开始:“你的那句话是什么?”

再问一个小问题:“今天的我比昨天更优秀吗?”

大问题很有必要,但是这还不够。正因为如此,小问题来了。真正的成就不是一夜之间取得的。为跑马拉松而训练的人、学习一门新语言的人、管理一个部门的人,他们都能证明,埋头苦干的时间远远大于沐浴在掌声中的时间。

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保持自己的积极性。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今天比昨天更优秀吗?你做的事情更多吗?做得更好吗?或者问得更具体一些,你背了10个单词吗?你打了8个销售电话吗?你吃了5份蔬菜水果吗?你写完了4页纸吗?不需要每天都做得完美无瑕,相反,寻找一些小方法来测量自己每天的进步,比如花了多少时间练习萨克斯,是不是写完了必须完成的报告才去看邮件的。提醒自己:不需要在3天内就把自己炼成大师,这是保证你在第3 000天成为大师的最好方法。

因此,每天晚上睡觉前,问问自己这个小问题:“今天的我比昨天更优秀吗?”

来次施德明

设计师施德明发现了一条保证自己过的是I型生活的妙方。他说,想想发达国家标准的人生模式。人们通常把前25年左右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把之后的40多年时间花在工作上,最后25年过着退休生活。这个时间线让施德明不禁思索:为什么不从退休的日子里截取5年,把它们分散到工作的那几十年里面呢?

因此每7年,施德明就会关闭他的平面设计工作室,告诉客户这一年内他都不在,他要去享受一次长达365天的长假。他用这段时间去旅行,去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生活,去试行自己的新项目。这听起来风险很大,但是他说,他在“关机”的那365天萌生的想法经常会为今后的7年提供收入来源。当然,这种被我称作“来次施德明”的做法需要相当的规划和大笔存款。但是,相对于一次难以忘怀且无法重来的个人探索,放弃那台大屏幕彩电难道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代价吗?事实上,这个想法并没有我们大多数人想的那么不现实。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在未来两年内也来次施德明,而你也应该考虑一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