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五章 在别人的思想中畅游

2021年9月25日  来源: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作者:(新西兰)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 提供人:zhaotou97......

无论是去欺骗还是去提醒,我们人类似乎很享受揣摩别人想法的思维过程,而且还以此为目的创作出小说主人公。

正如我在本书开篇第一章的引用中所说的那样,实际上做白日梦的人不是沃尔特·米蒂,而是小说的作者詹姆斯·瑟伯。瑟伯在小说主人公的思想中畅游,并且给经常“走神”的主人公安排危险的任务。和小说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假想自己是别人。一名好演员可以将自己带入到另一个人的身份中,并且感受到观众的时刻存在。甚至肥皂剧都可以把我们带入其他的家庭和场景,使我们觉得自己成了肥皂剧里的虚拟角色。我们习惯性地去判断别人的性格,想要去弄清楚别人怎么思考、怎么行事,也许这样我们才能决定是否雇佣这个人,或者是否向这个人寻求建议,甚至是否和这个人结婚。

我们总有一种感觉,好像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所以我们相信精神力量,或者应该称作心灵感应,仿佛大脑可以不通过任何其他感官就能相互沟通。在第一章里,我提到了德国医师汉斯·伯格的例子,他从马上摔下来的时候,尽管他姐姐身在几公里之外,不可能看到或听说这件事儿,但她竟然感知到了这一意外。伯格认为这件事可以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但在稍后的研究中,他没能证明心灵感应来源于脑电波的活动。尽管如此,许多知名的学者仍坚信思想可以通过无形的方式得到传递,他们甚至还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心灵感应和已经逝去的人沟通。

这种想法在19世纪末的英国尤为盛行。1882年,心灵研究协会(Societyfor Psychical Research)在伦敦成立,目的是研究心灵感应和其他诸如灵魂、恍惚、悬浮升空、与逝者沟通等精神现象。该学会的第一任主席是亨利·西季威克(HenrySidgwick),后来他成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道德哲学教授。学会的其他成员也都是知名人士,比如实验物理学家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哲学家亚瑟·贝尔福(ArthurBalfour,他曾在1902年到1905年间担任英国首相),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著有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学会里还汇聚了一群知名的心理学家,比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和卡尔·荣格(Carl Jung)。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深受英国心灵研究协会的影响,后来建立了美国心灵研究学会。

心灵感应,又称超感知觉(extrasen-soryperception,简称ESP),许多人相信这种现象存在。1979年美国的一次调查显示,在1000多名学者中,有55%的自然科学家,66%社会学家,77%的艺术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认为超感知觉存在或者非常可能存在。当然,学者们相信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然而心理学家的反应就没有那么乐观,只有34%的心理学家相信超感知觉的存在,而另有34%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超感知觉根本不可能存在。我认为如果现在调查,或者在其他国家调查,数据将会有很大出入。证明超感知觉存在的最大困难在于它是一种远距离的效应,但是它却没有任何明显的传播媒介——比如光、声音、气味,甚至无线电波——这无论是在生理学还是物理学方面都解释不通,或者说绝无可能。

然而,也许有可能。有些人可能会将这个问题联系到物理实体的基本属性。英国物理学家约翰·斯图尔特·贝尔(JohnStewart Bell)提出的“贝尔定理”认为任何符合量子力学理论的现实模型都必须是非局域的,意思是,任何粒子,只要曾经互动过,就会彼此纠缠,甚至于分开之后,这种纠缠也会继续,对其中一个粒子的观测会影响到与它纠缠的另一个粒子的反应。无论这两个粒子距离多远,这种纠缠都仍然成立,且这种纠缠是它们之间任何的物理信号都不能描述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纠缠”同样适用于人类,尤其适用于那些现在或过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比如情侣之间或者伴侣之间,这种纠缠可以解释超感知觉的存在。

超心理学家迪恩·雷丁(DeanRadin,曾是一位工程师、小提琴手)在他2006年出版的《缠绕的意念:当心理学遇见量子力学》(Entangled Minds:ExtrasensoryExperiences in a Quanrum Reality)一书中指出“贝尔定理”中所提及的远距离的物理接触可以解释超感知觉(也可以称作psi),他得出以下结论: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大部分关于物理实体的结构的基本猜想都在被修正,朝着真正心灵感应所预测的方向不断靠拢,所以我要提出“心灵感应是缠绕的宇宙中的人类经历”这一想法。目前在初级原子系统中对于量子纠缠的理解本身不足以解释心灵感应,但纠缠和心灵感应所暗含的本体论共性可以作为这一想法强有力的证据,而无视这一证据是愚蠢的。

如果汉斯·伯格多了解一点量子物理学,他就会设计一个完全不同的实验,可是那样的话,脑电图学就不会诞生,也许思想漫游这种现象也不会为人所知了。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十分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偶尔也会围绕纠缠粒子进行学术研究,但我仍十分存疑。看起来似乎纠缠的粒子同人类大脑没有什么联系。关于超自然现象我们已经做了成千上万次试验了,但公开发表的结果中的依据仍然不具有说服力,尤其我们要考虑到还有绝大部分的实验由于得出了反面的结论而没有发表。实际上,曾经有几个学生不满我对于超自然现象存在的质疑,他们和我一起进行了一次实验,然而结果是负面的,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发表。

由于大众更愿意相信一些诸如灵魂脱离肉体这样的超自然现象,骗子们就找到了一夜致富的途径,其中尤里·盖勒(UriGeller)就是最有名的例子。他是一名以色列籍英国演员,20世纪70年代在电视节目中成名,他宣称自己的表演是特异功能的展示,在他的表演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运用念力把勺子折弯——弯曲勺子是意志力的一种体现方式。魔术师们——包括詹姆斯·兰迪(JamesRandi)——很快复制了盖勒的表演,通过巧妙的手法,而不是意志力的作用。兰迪还写了一本名为《尤里·盖勒的魔术》(The Magic of Uri Geller)的书,后来又将其更名为《尤里·盖勒的真相》(TheTruth About Uri Geller)。1996年,詹姆斯·兰迪教育基金成立,以继续兰迪的事业,基金悬赏1000万美金寻找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如果你想挑战,请登陆www.randi.org),到目前为止这笔奖金还没有送出去。

新西兰也有两位心理学家——大卫·马克思(DavidMarks)和理查·卡曼(Richard Kammann)——大力揭露了盖勒的敛财行为,他们在电视上进行和盖勒一样的表演,告诉大家这种技巧根本不是什么特异功能。他们也写了一本书探讨心灵现象,尤其分析了盖勒的表演,这本书叫作《关于超能力者的心理学》(ThePsychology of the Psychic)。我向大家推荐这些书,可遗憾的是,这些书的销量远远不及那些宣称超能力存在的书。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但我们似乎更倾向于相信超越物理限制的意志力是存在的,以心灵感应、透视、隔空取物、与逝去的灵魂沟通等形式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想到逝去的人的灵魂仍然存在,我们还能和他们沟通,确实让人感到安慰。或者说,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身体虽然会逝去,但灵魂会永久存在。心理学家保罗·布罗姆(PaulBloom)著有《笛卡尔的婴孩》(Descartes’Baby)一书,书中指出,我们从生来就和笛卡尔一样,相信哲学二元论,相信思想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布罗姆认为这种想法为人类所固有。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思想实际上独立于我们的身体,而是说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这种说法。事实上,除了我们这些勇敢的心理学家和唯物主义的神经学家以外,很难让所有人相信我们人类只是由肌肉和骨骼构成的生物体,我们大脑里的物质过程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而二元论认为思想可以脱离身体、甚至脱离物质世界而存在,所以相信二元论本身就是一种大脑的“漫游”。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