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讲故事+故事力:用故事决胜人生关键时刻-序言 为什么你需要故事力-第1章 为什么讲故事那么重要-为什么故事比事实更有说服力-为什么故事能提高信任度-第2章 故事影响他人背后的科学道理-想要影响他,先得吸引他-第3章 好故事的3大标准-清晰:没听懂都是白搭-好奇:让听众一直追问“后来呢”-共鸣:没有共鸣的故事都是“自嗨”-第4章 掌握故事的6大要素,张口就可以讲出故事-人物需要有代入感、认同感和辨识度-背景要占整个故事多少比例才算正合适-冲突的3个层面决定了故事的立意-高潮是彰显自己的最好时机-结局让故事升华-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5章 一明一暗、一虚一实的故事架构-故事的感性和理性-情绪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缺乏情绪的故事无法触动人-故事的辅线——表达你的情节和情绪-第6章 “和听众有关,让听众喜欢”的故事才能赢得人心-共鸣-同理心-第7章 故事的黄金原则:以终为始的故事架构,有的放矢地影响他人-根据故事的主线来选择冲突和背景-多个观点,避免故事讲得太散-第8章 来自好莱坞的秘密:如何让你的故事精彩纷呈-什么样的冲突最吸引人-好莱坞的大绝招:冲突升级-好故事都需要“设计”一下-第9章 3个故事帮你建立信任-别人对你的认同感从哪儿来-3个故事让你完胜面试、社交、汇报、路演-第10章 讲故事,让面试成功率提升一倍-如何讲好自我介绍,提高面试成功率-“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用故事讲出你的价值观-“你有什么缺点?”——短板故事怎么讲-第11章 面临转型、转行、斜杠、转变,如何讲才能让人信服-如何解释改变的原因,让他人相信-如何证明自己的实力,让人理解你独特的价值-英雄之旅:80%好莱坞影片都会用到的故事模型-第12章 如何在工作汇报中讲故事,让老板追着你升职加薪-咨询公司常用的故事模型-为什么你的汇报满足了老板却没获得认可-如何让干巴巴的数据图表活起来-第13章 如何讲故事才能获得同事的支持,老板的资源-跟领导/同事要资源的3大误区-雪中送炭的故事:将你的提案说到对方的心里-如何深入了解领导/同事的需求-第14章 不会讲故事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让别人信任你、跟随你:好领导必备的5个故事-用故事传递企业文化,规范员工的做事方式-第15章 销售就是卖故事!如何讲故事,让客户心甘情愿埋单-销售人员应该在什么环节讲故事-和客户建立信任必备的3个故事-客户没需求、没愿望、没钱也不着急,怎么办-销售的最高境界:让客户讲你的故事-第16章 教导的故事怎么讲,才能让对方平静地接受-少提“想当年”,用失败的故事教导才最有效-讲成功人士的故事,关键在于问-用被教导者自己的成功故事来赋能-隐喻故事,是一扇转化之门-寓言故事带来的顿悟-第17章 创业的故事怎么讲,才能让投资者掏钱-起源的故事-公司使命和愿景的故事-产品的故事-第18章 如何让故事更精彩-有画面感才有想象-对话,故事自带“性格”-善用金句,让你的故事有一个记忆点-第19章 好故事,三分讲,七分演-学会用你的声音来传递能量-“沉浸式讲述”让情绪自然流露-语言越简单,情绪越纯粹-用你的肢体语言帮助表达-适当停顿,事半功倍-第20章 如何讲出故事人生-积累故事素材-日常素材转化为故事-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完美的故事-给自己的故事,就是选择你的人生-故事力:致谢-故事力:附录-故事思维-故事思维:导言-第1章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相信我”的故事-“我是谁”的故事-“我为何而来”的故事-“愿景”的故事-授人以渔的故事-讲自己经历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第2章 何谓故事-故事可以创造力量-人们之所以追随你,是因为你“讲真话”-时间、地点、人物为背景,事实才能成为真理-复杂世界,故事为王-规章是死的,故事是活的-在别人的大脑里装一个软件-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第3章 答案授人以鱼,故事授人以渔-消极的人生需要揭穿-没有好故事,宁可不说话-人们总是坚持理性,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故事胜于事实的 10 种状况-从平面到立体-警惕空头陷阱-飞跃隧道视觉-什么都说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不要再来问我!-演示-如何委婉地告诉上级,你错了-不要告诉我做什么-给你一个原因-死人了吗?-故事给事实以生命+第4章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口头语言只能起到 15% 的作用-用表情传达情感-善用身体语言,就是做好你自己-让人们听到、闻到、尝到你的故事-细节决定成败-沉默是情绪和感觉的扩音器-你的语气出卖了你的真情实感+第5章 故事的心理影响-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故事之饵-你的故事有“人情味”吗?-欲说服,先说通-如何在别人的脑海里烙印-催眠,通灵,故事-植入记忆的方法+第6章 万能金句还是宏大史诗?-对错不重要,情感才重要-未被说服的人将发起革命-永无结尾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会反对你-重新定义“第一天”-你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你-激发“正能量”-让听众的自尊沉睡-投入感情才能获取影响力-一切故事都是个人的-坚持一下+第7章 影响不情愿、不关心和不积极人群-你不是英雄,别人也不是反派-把“他们”变成“我们”-讲故事永远不会失败-用故事搞定 6 种难缠的人-吹毛求疵的人-愤愤不平的人-心怀嫉妒的人-绝望的人-冷漠的人-贪婪的人+第8章 聆听的力量-只有聆听才能得到真相-用聆听来争夺话语权-聆听让你们亲如兄弟-“关注”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聆听未来的故事-聆听不是博弈,允许他人的故事“毫无道理”-聆听让你更聪明+第9章 讲故事者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慎用故事的魔力-不要自视高人一等-不要让听众觉得无趣-不要吓唬听众,也不要让他们有负罪感-引诱你的听众-利用人性与听众沟通-让听众感受到希望+第10章 讲故事的人的日常-一个好故事足以改造一个组织-责备故事悄然瓦解组织的团结-故事的阴暗面-所谓真相就是你相信的故事-歪曲故事是一种艺术-故事家和恶棍之间就隔着一层窗户纸-一个故事家日常的练习-活出你的故事+第11章 故事性思维是一门技能-故事就是无尽的资源-好故事从不急功近利-乔布斯的启示-模棱两可的故事更接近现实-现实从不客观-只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就好-故事思维的技巧-故事思维:案例学习-故事思维:致谢+会讲故事的人,都懂得这五招-讲故事这项技能被中国人严重低估了-讲故事这项技能被严重低估了-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这六种故事你要会讲

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2020年6月3日 字数:1778 来源:故事思维 作者:安妮特·西蒙斯 提供人:zhongzhi83......

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毫无疑问,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最有效的教导方式。没有的话也无妨,可以退而求其次,讲别人的故事。

光说“我们重视为人正直的品质”是没有意义的。举个例子,说有个雇员隐瞒了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几千美元的损失;或者某个销售员坦承了自己的错误,结果他的顾客反而将订单增加了一倍,这样才会让员工真正明白“做个正直的人”的意义。

我最近听了克里斯托弗·盖尔博士的一个演讲,她负责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美国政府奖励项目——创新项目。她讲的故事表明,备受推崇“多劳少取”的工作原则,导致许多机构重组失败(公共机构和私营领域都有这种现象)。

很少有人愿意公开挑战这种工作理念,也很少有人会坦言:少取就少干。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言明这一不受欢迎的真相,许多机构的内部资源都因此被严重蚕食。人们都喜欢空谈“减少行政干预”,但要向他们宣扬“负责制管理制度”这一理念却不容易,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愿意去弄清楚这一价值体系。

可她还是讲出来了,她用一个故事说明了自己的建议。

她讲的故事发生在她担任“改革行政管理协会”联席主席的时候,她负责重组工作。

她的一位下属面试了一位 45 岁的男子,这位男子一辈子都在政府部门工作。那位下属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位对工作有奉献精神的政府雇员前来面试,由于他是个黑人,他的加入会让自己的团队显得更加多元化。

这位男子讲述了自己长期以来如何加班加点地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面试是在离盖尔教授的办公室不远的地方进行的。面试过程中,那位男子突然按住了自己的胸膛,疑似心脏病发作。在场的人当即呼叫了“911”。办公室的全部人员都惊呆了。盖尔博士说她相信当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时,那位男子“已经不行了”。

这名男子,一位奉行“用较少的人办更多的事”的政府雇员,却死于应聘现场,而他应聘的职位,比他之前从事的工作压力还要大很多。(再一次提醒,光用文字是没法原汁原味呈现这个故事的原貌,也不能完全展示它对听众产生的震撼。像这样缺乏真实性的讲述形式会招致讥讽和挖苦。但既然是出自盖尔教授,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听众无不为之震惊。她的故事,让人们不得不反思“一切以效率为先”的理念是否正确,我们实践这一理念的时候是否有点盲目,并且重新审视其他更加重要的价值观念。

毫无疑问,她想告诉人们,我们应该给予员工们更多的关怀,只是没有明说。但已让我们明白,不断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其实是在变相杀死他们。要是她没有讲那个故事,她的想法是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记住了她说的故事,而且还在这里告诉了你们,我相信其他人也会跟我一样。

我们所宣传的价值观,最终往往成为印在各种卡片上、刻在墙壁上的标语,或者成为各种场合的口号。我们实际上就像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宣读“誓词”一样有口无心。倒不是说我们不认可正直、尊重和团队协作这些价值观,只是这些东西太遥远、太抽象了,没有具体的生活事例,我们感受不到它们的意义。

如果你想让某个人接受你的某个主张,并且在生活中实践它,就讲个能打动他的故事吧。马蒂·斯迈是《现在还来得及跑去参加马戏团吗?——如何开始第二个人生》一书的作者,她通过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不言自明却常常被忽视的观念——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一次演讲的时候,她向我们谈到了他的父亲马蒂,和他的哥哥——名字也叫马蒂,虽然她没有明说,但她的父亲肯定有点儿特立独行。而她的母亲道里斯则是个非常现实的人,除了一点——她坚信自己的两个孩子最终都能学会弹钢琴。

钢琴就摆在后院。她和哥哥都讨厌练习钢琴。哥哥练琴时甚至戴着打橄榄球时用的头盔,弹的时候也三心二意,以表示对被迫练习钢琴的无声抗议。兄妹俩经受了几个月的煎熬,直到有一天,哥哥尖叫了一声:“妈,快来看,快来看呀!”

马蒂当时正和母亲在厨房里,她们跑到后院,一眼瞧见一团大火正烧得猛烈,火焰直冲天空,继而发现起火的竟然是那架钢琴。当他们三人一脸震惊地望向父亲,她的父亲完全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只跟他们说:“既然你们弹得不开心,还要这鬼玩意干吗?”

马蒂讲的精彩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燃烧的钢琴像篝火一样有趣,我们是绝不会忘记的。她父亲的那句“既然你们弹得不开心,还要这鬼玩意干吗?”肯定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她的故事既有父爱、趣味,又不乏刺激,在场听她讲的800 多名听众无不为之所动。爱弹钢琴的人可能会被吓坏了,但他们也一定被这个故事打动了。

任何价值观念,如果不能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不能为我们所实践,那它就没有意义。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

上面的例子有点儿极端,但它听起来很有趣、很亲切,效果自然会不错。你的家人都有值得讲述的故事,你自己的生活也不乏好故事可讲,它们能帮你讲清楚道理。你不妨试试,看看自己能想出多少个故事,用它们来宣传“行动中体现的价值观”。

要想有效影响别人的观念跟想法,从而改变他们的行动,你得不断收集这类故事。

故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