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魔力在于创造想象,有画面感才有想象
想想看,房子和家的区别是什么?房子是个冷冰冰的东西,没有故事,而家是有温度的。当买房的人看到鲜花,听到音乐,闻到厨房里巧克力饼干的味道时,他就能想象出妈妈在厨房,爸爸和孩子在外面看电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正是这种对家的向往,刺激他做出买房的决定,当然了,炒房的人除外。
房子是事实,家是想象。故事之所以比事实更有魅力,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能够创造想象,这一点是事实永远无法超越的。那么想象从哪儿来呢?就是从画面感中来的。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一图胜千言的说法,故事讲好了就相当于给听众呈现了成百上千张图。
为什么要有画面感?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你仅仅是听到了某个信息,你只能记起差不多10%的内容,而如果你不仅听,还看到了一张图片,就有可能记住65%的内容。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为什么要看图识字,那就是这个道理。
要知道人的大脑实际上是由三个功能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的,这包括掌管生理功能的“本能脑”,控制情绪的“情感脑”,用来思考的“理性脑”,画面感直接影响的就是情感脑。
情感脑只对信息有两种基本认知:喜欢或者不喜欢。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故事的时候会产生两类情绪:喜欢并接受,不喜欢并排斥。
因此,讲故事的人就是要让你的故事激发听众的想象,让他在脑海中呈现你的故事画面。这将很大程度地决定别人在听你的故事时,是被深深吸引,还是无聊到走神。
那怎么才能创造出画面感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从我的导师克雷格·巴伦蒂内那里学来的小秘诀!
感官描述——VAKS
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一个英文单词,V代表视觉(visual),A代表听觉(audio),K代表动感触觉(kinesthetic),S代表嗅觉(smell)。回到刚才卖房子的例子,桌上摆的鲜花,是一个视觉上的细节;背景音乐,是听觉的细节;脚下毛茸茸的地毯是触觉;香薰蜡烛、巧克力饼干是嗅觉。房主通过为看房的人增加多方位的刺激来营造家的感觉。同理,如果你能在故事中加上合适的细节,就能刺激到听众的这几个感官,让他们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
我们高管演讲训练营每次都会资助一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因为作为非营利性组织,人家卖的是产品,他们卖的是梦想和理念,因此他们就更应该学会讲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有一次,我们资助了银杏基金会的负责人林红,她之前在微软工作了很多年,然后辞职做公益。在给我们讲起她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故事时,她是这么描述的:
我第一次去成都,是汶川地震两周年时,追踪灾后重建项目。站在巨大的扭曲的建筑前面,站在被泥石流填平的山谷面前,站在湍急的河流岸边,站在临时的安置区里,我久久地,久久地沉默。
人是多么渺小,我又能做什么呢?打破这种沉默的,是安置房的窗台上一枝怒放的粉色芍药,是临时安置区旁边的废墟上一小块一小块一米见方的冒了新绿的菜地,是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的打麻将的笑声。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站在一个时空的交叉点上,无论是回望还是前瞻,都深邃空旷,望不到边际。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你和她站在一起了?那种画面感油然而生,悲壮但不悲情,因为粉色的芍药、新绿的菜地和打麻将的笑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很小,但是它真实地存在。当时她讲的时候,我们听的人都一身的鸡皮疙瘩,我都完全忘了还要点评。
关键细节的描述
细节在讲故事的时候尤为重要。大脑成像技术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听到生动细节的时候,大脑的相应区域会受到刺激,同时,大脑会对我们接收到的画面、声音、味道和动作进行生动的心理模拟,也就是俗称的“脑补”。这个“脑补”的过程,其实就是听众的自我带入以及和讲故事的人产生共鸣的过程。
为了避免过于啰唆,好故事里的细节描述最好集中在三个关键类别:
(1)关键人物
人物是故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当你看完一部电影,场景甚至情节都记不清了,但通常对故事中的人物印象深刻。然而很多人在讲故事的时候,对人物的描述好像还停留在小学生写作文的水平,顶多形容一下这个人的外貌,却完全没有提及这个人的个性、语言、心理活动,因此要么太过于平淡,要么就是过度使用套路,一点特色都没有。
怎么描述出有画面感的人物呢?
我们讲故事训练营的一个学员对他的老板有过一段十分经典,让我一直记忆犹新的描述:
他每天9点前到公司,总是穿着黑色或灰色的西服,脸上从来没有笑容,板着脸,像是谁都欠他八百块钱。每次别人跟他汇报工作,他总是两手往胸前一抱,蹙着眉头看着对方,整得人心里发毛。所以每当他跟我说,来我办公室一趟,我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你看,这么一描述,是不是一个严厉又刻板的老板的样子就浮现在你眼前了?一个人的外貌、行为方式,都能把这个人物形象地勾勒出来。而且听众也能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你对老板的偏见和不喜欢。
有了这样的描述,就会让人更理解老板和这个学员之间的差异。有了这样的描述做前提,他后来再讲到他们之间因难以沟通导致的各种冲突,以及后来如何相互了解、和解的一系列过程,故事就变得更有张力了。
除此之外,细节对于共鸣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听的人不仅仅是在大块的信息中找共鸣,还在具体的细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我说跟老公吵架,他总是黑着脸一言不发的时候,很多有这样老公的人都会和我产生共鸣。
(2)关键动作
要知道人类的大脑是个懒家伙,你不刺激它,它就像乌龟一样缩回自己的壳里休眠了。听众对于静态人物的兴趣远远小于动态人物。因此当故事里的人物进入关键时刻,开始关键行动时,千万别在这个环节平淡下来。回想一下,你看过的电影中,是不是每一次当高手要放大招时,导演不是使用长焦镜头就是慢动作。因为在关键时刻,关键动作就确定了整个场景的基调。
然而很多人在讲故事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只对听众说,我告诉你,现在要进入重点了!却没有用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呈现出这个关键时刻。其实这时候你就不仅是在“讲”故事了,你要通过细节描述“呈现”那个时刻,让听众自己看得见,感受得到——到底发生什么了?
假设你今天上班,看见老板一开门,黑着脸走进来。他深深叹了口气,一屁股坐进椅子里,摆摆手说:“今天不开会了,大家先出去吧。”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猜老板刚经历了什么,也许是被他老板骂了?也许是和老婆吵架了?如果你是情商高的,这时候说不定还会给老板端杯水。
那咱们再看另一种情况,老板一开门,黑着脸走进来。他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摔,转身说:“今天不开会了,大家先出去吧!”这时候的老板更像是有什么人惹到他了,不是哪个客户就是哪个下属。这时候,最好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有什么事等他气消了再说。
所以,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关键动作导致听众对你故事的理解完全不同。生动而准确的动作描述,会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并且让故事的表达更精准也更有韵律感。
(3)关键场景
想想看,电影里,每当剧情发展到重要关头,是不是从音乐到动作都会紧张起来,调动你的情绪和状态进入关键场景?当你讲故事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公众号上有一篇教练投稿的文章,讲的是她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总是在家庭琐事中对孩子失去耐心,发火之后又焦虑后悔,后来因为学习教练而慢慢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定力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场景是这么说的:
我原以为自己可以非常有耐心地对待孩子了。但有一天早晨,老大托福考试马上要迟到了,我着急送他出门,老二在房间里大喊:“妈妈我的校服呢?”此时只有一岁,睁开眼睛就要妈妈的老三醒了,叽叽歪歪地哭着要我抱!哪一个都刻不容缓,恨不得能拔根汗毛一吹变成三个妈。情急之下,那个本应自己准备好校服的老二就又成了炮灰。
这个场景的描述,立刻让人眼前浮现出了家里几个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妈妈手忙脚乱的情景。而且也正是这样关键场景的描述,让大家更能理解作为三个孩子妈妈的不容易,也更凸显了她后来的转变和教练带给她的正向意义。
很多学员都会问,一个故事里如果有很多细节描述,那不会变得很啰唆吗?的确,我们需要掌握故事的长度。讲得太粗略,无法让听众感同身受,但讲得太细,又会显得太拖沓,让听众失去兴趣。
要想把故事讲得既精彩又精简,就要回到我们的黄金原则:故事中任何一个元素——包括细节,无论讲得多好,如果不能帮助听众体会到故事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想通过故事来传递的信息,那就都是多余的。凭这个标准,你就可以判断出,在故事中哪些细节是必要的,哪些不过就是你说了开心。
所以,学会讲故事,不单单提高了沟通的能力,更是锻造故事思维能力,提高思考、选择和判断能力的过程。这和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去思考——做什么是对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真正有帮助的,买什么东西是对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真正有用的,然后拿出“断舍离”的精神对其他的杂事、杂物说“不”,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