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祝东
摘 要
西周的礼乐文化制度其实就是一套符号系统,用来规范人的各种表意活动,礼起到调节先民社会内部行为与关系的作用。礼崩乐坏之后,孔子以仁注礼,礼只有传达出仁的意义才符合孔子的仁礼关系。孔子之后,孟荀一水分流,孟子注重仁之于人的本质意义,明确仁与贤人君子的行为规范之间意指关系,偏重内在德性;荀子则肯定礼之于人的本质意义在于礼建构了人类社会的规范秩序,“别”则是礼的符号操作机制,讲求外在规范。孟子与荀子的不同取向也导致了其在后世不同的传播境遇。
关键词
礼乐制度;儒家;仁学;礼学;符号学
0?引言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即意义学[1]。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的行为,无论是宗教仪式、祭祀庆典,还是生活伦常,无不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意义。符号学的强项是分析事物与文化表象之后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影响着表层现象,通过符号学可以穿透千姿百态的表层现象,考察其深层语义机制。春秋以降,百家争鸣,诸子蜂起,“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2],成为一时之“显学”(《韩非子·显学》)。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将仁与礼置于意义关系之网中,谁主谁从,自是而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儒家的孟子与荀子,又各取一端,孟子重仁,荀子尚礼,在孔、孟、荀三者中,仁和礼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其深层结构与思想意义都值得深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