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08 实现个性

2020年6月26日  来源:工匠哲学 作者:马修·克劳福德 提供人:xiezi96......

Achieving Individuality

有一种现代人,他们将爱好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他们的话语间可能混杂着流行用语。如果通过某种装置,使你必须听她谈论自己,你会发现你所起的作用比想象中大得多。

她试图让你认可她很高尚。很显然,她花了大量精力逐步建立这一观点。这种对话关系十分微妙,很难处理。你只想亲切地附和几句,但她指责你没把她当回事,没有认真参与。这使她生气。另一方面,她坚持她是实话实说。通过内省,她发现了自身的动机和性格特征,恰恰因为这是通过内省发现的,因而无法与他人讨论。然而,她需要确认这一事实,所以这个确认的动作,由你完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由内而外的动机,以及它在塑造自我欺骗的安全领域时所起的作用。他比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抢先一步,据说布鲁斯曾说过,自知之明这个东西很有趣,你实际拥有得越少就会以为拥有得越多。

黑格尔认为,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行为本身是社会的,其意义取决于他人接收到了多少你的行为。自知之明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在于,我们如何才能通过我们的行为使自己被他人理解,并且从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的反馈。

黑格尔认为,在世界上的自我之前或在更深层面上,不存在什么自我是已知的。这意味着,我们只有与他人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才能实现个性。

毫无疑问,自我是由行动组成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社会情境规定的,要求你做出一些你并不认同的行动,那你该怎样?假设你参加一个孩子的生日聚会,当他粗暴地撕开礼物时,你会轻声说“真棒!”和其他的爸爸妈妈一起赞叹。你要如何确认哪些行为真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当然我们可能会说真正的自我就是显露出来的自我,可能在一开始就已经通过某种特定的行为显现出来,这种行为不会被其他人疏远。

有人会说,这里的核心要素是真诚,某一行为是否是真实的自我表达完全取决于行动者的心理状态。在罗伯特·皮平(Robert Pippin)所写的一本关于黑格尔的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间拥挤的电影院里,有人因为一句“着火了”被踩踏致死。事后,喊“着火了”的那个人真心觉得这只是恶作剧,人们不该生气。他后来说他只是开玩笑而已,认为自己被误解了。但其实这不仅是自私自利,更是自欺欺人。人必须知道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知道在社会中特定的语言和行动规范,并借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行动者自己不能单方面宣称“我做了什么”,然后鼓吹他所认为的这一行为对他人的意义。

皮平清晰地阐明了黑格尔的观点,他说,除非你的行为和意图等同于他人所认为的你的行为和意图,否则你就没能成功地表达你的意图。1可以试想一个反例,成功的骗术。但这种观点很好地纠正了对真实的崇拜,可能事实上是:你为自己辩护的规范来源于你自己。简而言之,这一想法似乎是现代后期对于自治的理解。2

黑格尔说,我们需要他人来检视我们的自我认识。把我们的行为公之于世,其他人接受它的方式帮助我们对自己进行真实评价。这令我联想到了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我们说到物品的价值,指的是因得到公认而得以确定的价值。这就是某物具有某一价值的含义。我想要谈一谈经济学和黑格尔对真实的批判,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黑格尔的自我认知逻辑可以运用于某种经济交换:完成工作,得到报酬。如果我们是通过行为了解自己,然后因行为得到报酬,而你能够支持认可并且声称是你自己的行为,这似乎就是黑格尔所认为的发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我们有充分理由对这一方式持保留态度,再多加思考。但我认为这里我们需要探究一些心理事实。我希望探究,要求并得到工作报酬这些简单的行为,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我。有时候,某种遭遇不仅仅揭示了个性,也塑造了个性。

个性 / 工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