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自控力+自控力-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我们为什么会有意志力?-“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的神经学原理-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两种不同的威胁-意志力本能:三思而后行-训练你的身心-自控力太强的代价-充满压力的国度-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自控的肌肉模式-为什么自控力存在局限?-训练“意志力肌肉”-自控力是否真的有“极限”?-日常消耗和文明毁灭-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从圣人到罪人-关于进步的问题-今天犯错,明天补救-当罪恶看起来像美德-环保的危害-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奖励的承诺-“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分泌多巴胺的大脑:神经营销学的崛起-让多巴胺发挥作用-多巴胺的阴暗面-欲望的重要性-“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如果你吃了这块饼干,恐怖分子就赢了-“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决定改善心情-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出售未来-没有出路:预先承诺的价值-遇见未来的自己-为什么未来看起来不一样?-该等待的时候,该屈服的时候-传染: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传染病的传播-社会中的个人-群体的一员-“我应该”的力量-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这难道不讽刺吗?-我不想有这种感觉-别吃那个苹果-请勿吸烟-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自控力——结语-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引言: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关于本书:改变你与压力的关系+第一部分:重新思考压力-第一章 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什么是压力?压力真的都是负担吗?-我们对压力?有什么心理预期-从安慰剂效应?到思维模式-你的压力思?维模式是什么:压力有害?压力是动力?-归属感干预:忘掉它,内化信息-如何尝试自行改变?压力思维模式-第二章 迎难而上:身处困境时,压力是可以依靠的资源,而非要消灭的敌人-压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确保它对你和他人有用-该抑制某些压力反应-压力给你应对挑战的力量-选择你的压力反应-第三章 压力和意义成正比:有意义,意味着有压力-你的生活有意义吗-在日常的压力中寻找意义-记着你的价值观能转化压力-逃避压力的代价-第二部分:转化压力+第四章 全身心投入:拥抱焦虑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转化压力:变紧张为兴奋-实现梦想:把科学应用到现实-如何把恐惧变成挑战-挑战反应是最有益的反应方式-拥抱焦虑有局限吗-从福利到工作-第五章 内在联结:压力能经常使人更具关怀性,提升抗挫力-第五章 内在联结:压力能经常使人更具关怀性,提升抗挫力-转化压力:变自我关注为更宏大目标-为职场设计更宏大目标-关怀如何创造韧性-“植根社区,随时服务”-从掠夺者到保护者-孤立思维或是基本人性思维-创造你想要的支持性社群-Sole Train:实现不可能+第六章 幸福成长:痛苦使你坚强,即使痛苦正当下,未来尚模糊-杀不死你的,都会令你强大-培养成长思维-转化压力:化痛苦为资源-选择看待困难的好处-转化压力:选择发现痛苦的好处-用画面与声音传递希望-故事能激发创造韧性文化+第七章 最后的反思-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致谢+自控力.实操篇-建立高效的思维模式-1 有效率的拖延:把“应该做”变成“我想做”-本节要点-2 身体化认知:获得高效的精神状态-本节要点-3 如何提高动力:获得满足的心理动机-本节要点-4 学会停下:摆脱上瘾的惯性-本节要点-5 如何有效地制定目标:从微小的行动开始-本节要点-成长认知力-6 找到“自发型动机”:把目标变为现实-本节要点-7 自己设定成功标准:我们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本节要点-8 成长型思维:斯坦福大学学生成功的关键-本节要点-9 打破“失败”的连锁反应:成长型思维模式-本节要点-和情绪做朋友-10 与压力做朋友-本节要点-11 重塑压力:变为成长的武器-本节要点-12 自我效能:获得自信的原动力-本节要点-13 不安的“能量”:积极应对挑战-本节要点-14 克服“紧张症”的法则-本节要点-15 善用忌妒:激发你的行动力-本节要点-跨越沟通的迷思-16 大脑的“烦恼程序”:消除职场负面人际关系-本节要点-17 有意识的贡献:增强团队参与感-本节要点-18 提出意见的方法:帮助对方了解自己-本节要点-19 有效的道歉:增强信赖-本节要点-20 非正式沟通:闲聊有助于构建社会资源关系-本节要点-21 说坏话也有好处?找到你的真实动机-本节要点-强化你的自我认同-22 服装认知力:激发自我角色认同-本节要点-23 言行一致:获得领导力和信任感-本节要点-24 同理心:领导者的必要素质-本节要点-25 道德的“心理陷阱”:如何避免错误的选择-本节要点

创造你想要的支持性社群

2020年5月31日 字数:2423 来源: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提供人:ketou11......

手术前无眠的夜

我的学生辛西娅,在医院做一个常规手术。手术前夜,她无法入眠。手术需要全身麻醉,辛西娅很紧张自己被放倒在那里,担心所有无法掌控的事情。作为一名母亲,她脑子里萦绕的都是手术失败的画面。既然睡不着,担心也没什么用,辛西娅决定试着想想基本人性。

首先,她想了想手术本身和自己的焦虑。接着她开始想那些同样面临医疗程序的人和他们的紧张。那些明天不得不开始新一轮化疗的人,那些根本不知道能否被治愈的人,那些没有保险、排队等器官移植的人,或要参加医疗实验的人。她想到了无数和自己境况相同的人,感觉到与他们的联结。

接着,辛西娅想到当下的体验——因为担心无法入眠。她知道有很多人大概这时候也醒着,被害怕或失败的想法困扰。有多少人,第二天早上不得不起来做不想做的事啊?不光是手术,任何事情:考试、一个艰难对话、埋葬爱侣。躺着睡不着,还有感觉到的孤独,让辛西娅和有同样经历的人产生了联结。她被别人的勇敢震惊,觉得自己的勇气也在生长。她选择了“愿每个人都找到勇气”这句话送给所有人,包括自己。第二天起床,辛西娅有种感觉,她是众多人中的一员,是一群人的一部分,她选择面对今天的挑战。

转化压力:化孤立为基本人性

当你在痛苦中感觉孤立或孤独时,试着和基本人性进行联结。

最初,想到自己的状况时,允许自己感受任何想法和情绪。承认背后的所有痛苦:焦虑、生理疼痛、生气、失望、自我怀疑或悲伤。

然后思考这些痛苦是基本人性一部分的可能性。像你一样,无数的人都知道痛苦、遗憾、悲伤、不公、生气或害怕的滋味。这有助于你想到一些例子——那些和你的不同,但包括同类痛苦或压力的情况。允许自己对这些人抱持同理心——理解他们身处其中的感受。

我想用一句能概括共同经历的话结束这个反思。我最喜欢的是“愿每个人都找到勇气”。我学生喜欢的句子包括“愿我们找到平和”“愿我们相互支持共渡难关”“我们并不孤单”。这样,你会经由感觉到联结,带进一些希望和勇气。

创造你想要的支持性社群

母亲死于肺癌时,列侬·弗劳尔斯21岁。家人去世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当大学毕业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后,她发现很难和人提起这件事。认识她妈妈的人,都在国家的另一头儿,每当她提起妈妈的去世,都得不到一两句回应。许多人找理由离开,其他的换上遗憾的表情。嘴唇轻咬,眉头紧皱,头微微摇动,接着总是那几个字:“我很难过。”弗劳尔斯感觉很疏远,觉得自己是令人不爽的包袱,或者是可怜的东西。于是,她学会把悲伤留给自己,虽然感觉像是隐藏了真实自我的一部分。

在她25岁的一天,弗劳尔斯和卡拉·费南迪斯一起找房子。费南迪斯是弗劳尔斯的同事,两人已经做了几个月的朋友。不知是什么原因,费南迪斯没了父亲。对两个女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很大的共同点。然而,两人都如此擅长回避这个话题,以至于几个月后双方才知道有如此相同的经历。

对于两个因为伤痛感到疏离,又很少分享自身故事的女人来说,这真是个顿悟时刻。费南迪斯决定搞一次聚会,召集认识的失去父母的年轻女性。她们发出四份邀请,都被接受了。费南迪斯根据家庭食谱准备了西班牙肉菜饭,以纪念自己的父亲,他是西班牙人。女人们坐在地板上边吃边聊,直到凌晨2点。

这是2010年,是第一次晚餐聚会。那之后,晚餐聚会变得越来越有名,纵贯全美。每次聚会的组织者都是失去亲人的人,对所有想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谈谈家人去世后情况的人,都开放。弗劳尔斯和费南迪斯以草根组织的身份,联合创办了晚餐聚会,帮助那些感觉孤立的人建立自己的社群。通过网站,她们给主人和客人做中介,还提供聚会指南,以建立一个能进行安全、诚实交流的环境。

每次晚餐都是家常便饭,最多10个人,许多人都是初次见面。聚会鼓励客人带一道菜来,这样能够开启关于逝去亲人的对话:姐姐最爱的千层面;每年结婚纪念日妻子烤的蛋糕;生病时,爸爸习惯为你煲的汤。主人会在晚餐期间温和地引导对话,给客人们留出时间与空间,回忆任何他们想谈论的东西。有欢笑,有眼泪,也有沉默。晚餐结束时,每位客人都会回顾,从谈话和聚会中,自己收获了什么。

最近,该群体又开始组织晚宴,把经历痛苦的人和想要更好支持他们的人聚在一起。在这些活动上,客人们分享故事,讲述失去亲人后,人们做的哪些事情真正支持了自己。人们询问爸爸的生活,不光是他的去世。人们一直打电话,尽管我不回复。人们和我一起缅怀我老公,不担心提及他的名字。人们没有淡出我的生活。这些故事——在聚会上谈及,如今已经分享到网络——成为那些想帮忙又不知从何做起的人的资源。

对于弗劳尔斯,创立晚餐聚会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失去亲人使人麻木,”她告诉我,“人们从对别人有价值中找到价值。之前我随波逐流,通过晚餐聚会我澄清了人生目的,这对我的影响十分深刻。”

那些需要联结、支持和关怀的人,往往认为得等着别人主动前来,提供那些东西。你能做的,最有益的思维转化之一就是,视自己为资源。晚餐聚会就是个例子,它成为支持性社群的起点。她们希望可以更轻松谈论失去,也想让别人能更开放地与她们交流。于是,她们开启对话,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了开放社区。

虽然迈出第一步会很恐惧,选择开始是建立支持性社区最佳的方式。研究表明,当你有意识地转移焦点去支持别人,最后会收获更多的支持。当你努力表达感恩,最后会收到更多的感谢。当你走出自我让别人有归属感,你会成为社群中重要且被珍惜的成员。

我的学生艾丽尔告诉我,通过鼓足勇气公开谈论自己的痛苦,她找到了一个更具支持性的社群。12年前,她的13岁女儿告诉艾丽尔自己是个男孩。这份宣告像一枚炸弹,炸得她晕头转向。艾丽尔和她老公花了好几个月才搞明白发生了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试图自己搞定这件事。可是当两个人决定支持女儿完全变性为男孩时,他们发现关于变性,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艾丽尔成为变性儿童父母社群的成员,她开始在人前发言。不久,她开始支持其他父母。这是个相当棒的将个人苦难化为联结机会的例子。但最震动我的是,艾丽尔说她将故事公之于众带来了未曾期望的结果。不久,全镇的人开始分享那些之前出于羞耻和孤立感而隐藏的家庭事件。“大家公开了各类使人不悦的秘密,分享了他们是如何应对的。”艾丽尔告诉我,“勇气是传染的,这是真的!”(补充下幸福的后记:她的儿子,艾丽尔骄傲地自夸,去学护理专业了。)

当你在压力或痛苦下感觉孤立,想想你最期望什么。如果你想体验些东西,或者希望找到有助的社群,你能作为起点,为他人创造吗?那些承认自己缺乏勇气的人——首先看看如何支持他人,用自己的给予作为联结的起点——最终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就像联合创立晚餐聚会的弗劳尔斯和我的学生艾丽尔一样,承认自己的困难,结果收获了更多的东西。她们在困境中较少孤独,并成为关爱群体的中心。

自控力 / 压力 / 关怀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