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八章 反直觉思考,从问题本身出发

2020年6月20日  来源: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 作者:高杉尚伊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从表象上来看五花八门,而究其根本,却逃不出那些条条框框。反直觉思考的根本就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的表象出发。当我们过于依赖直觉时,可能会忽略一些问题的根本,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而当我们运用反直觉思考时,就能剥开迷惑我们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减少决策的风险,也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1. 生活经验给你带来的假象

生活给了我们经历,让我们从中得到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时候确实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帮助,但有些时候,这些经验也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我们过于相信生活经验,我们就很有可能走入一个误区。

麦肯锡提醒我们,不要过于相信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假象。这些假象从表面上看非常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或让我们更顺利地达到某一目标,但我们只要对这些假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敲,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少漏洞,不但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好,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1919年,一个名为查尔斯·庞兹的意大利人推出了一项投资计划,据他所说,只要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而且参与他这项投资计划的人只需要45天,就可以得到至少40%的利润回报。起初,人们虽然被巨大的利润所吸引,却对他的这一计划持怀疑态度,然而当他们看到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第一批投资者真的得到了庞兹承诺的回报后,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想要快速获利的念头,纷纷参与了投资,将钱交给了庞兹。

仅仅一年,庞兹一共收到了大约1.5亿美元的小额投资。他将这些投资中极小的一部分作为先期投资者的“利润”,分发到他们手中,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将大部分投资收入自己的口袋,用来购买房产和奢侈品等。然而事实上,庞兹所谓的投资项目并不存在。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其采用的运行模式便是构建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投资链,由上线发展下线,不断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将新吸入的钱作为“利润”返还给早一批的投资者。当有新投资者加入时,早一批的投资者才能收到利润。一旦找不到新的投资者,无法吸入新的投资,那么这个金字塔就会坍塌。

人们谈到“庞氏骗局”时,大多认为被骗者全都是对投资一无所知,只想要投机赚钱的人,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麦肯锡人发现,在这些受骗的人当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对投资一无所知,恰恰相反,他们拥有很聪明的头脑,并且拥有很高的声望,只是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经验,相信眼见为实,才会无形之中被利用,成了骗子的帮凶。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会犯错,并不是因为事先不曾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与这些事情相关的事情。在他们的头脑中,这件事情一直都这样做了,并且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所以在以后,只要按照旧的经验去做,就同样不会发生任何问题。就比如在“庞氏骗局”中受骗的大多数人,在他们的经验中,既然已经有许多人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那么这一项目一定是可行的,并且是真实的。所以他们没有对这个项目进行仔细的调查和分析,直接投入了资金。

其实,只要人们对“既然已经有许多人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那么这个项目一定是可行的,并且是真实的”这一论证进行逻辑分析和验证,就不难发现这一论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可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轻易就下了这样的结论,并且丝毫没有对这一结论产生怀疑呢?麦肯锡指出,这就是人们因经验而形成的直觉在起着作用。

麦肯锡指出,有些时候,因经验而形成的直觉有时只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呈现给我们的现象也只是一种假象。有些时候,我们信奉的经验本身是错误的;有些时候,虽然经验是正确的,但我们因此产生的逻辑却是错误的。这两点都是造成我们的直觉其实是错觉的原因。如果我们被这些错觉导致的假象所迷惑,那么我们就会距离事情的本质越来越远,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每所学校中都会有一些十分聪明但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平时不喜欢听课,不喜欢认真做习题,而是每到考试前突击复习,大量背题和考试重点,然后凭着自己极强的记忆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拥有丰富的应考经验,所以他们不需要担心考试。然而这一经验其实是错误的。

因为基础不扎实,考完试不久,他们就会忘记背过的知识,所以下一次考试来临时,他们仍需要从头开始复习和背题。此外,考试并不是只考学生的死记硬背,也会考学生的活学活用。这些学生只背下了重点知识,却并不懂得如何应用,所以一旦考试中出现了他们没有接触过的题型,或者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题,他们就极有可能答不上来。

在麦肯锡的逻辑中,即使一件事的结果是正确的,也不能证明这件事发生的过程是合理的。就好比人们第一次学做饭时,有些人是按照菜谱去做的,有些人是凭直觉去做的。虽然最终他们都做出了美味的饭菜,但这并不能说明那些凭着直觉去做的人永远能够凭直觉把饭菜做得美味。即使这些人的每一次尝试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成功也不可以成为他们能将菜做好的依据。

错误的经验比较容易识别,造成的假象也容易被人们识破。相比之下,正确的经验更容易令人产生错误的直觉。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提到误用传统是一种没有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表现,并用事实说明,即使有些传统曾为我们的祖辈带去了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永远都是对的。当它们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时,我们就要将它们舍弃。这种误用传统的行为的产生也是受到了因经验而引发的直觉的影响。虽然这些经验并不是当事人本身经历的,但在当事人心中,这些经验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在生活中,许多人喜欢强调“经验之谈”,认为自己在某方面经验丰富,所以一定不会在这方面犯下错误。然而麦肯锡人发现,越是经验丰富的人,越容易在与经验有关的事情上犯错,而且越容易犯下大错。

经验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的经验,一种是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过多,容易让人过度自信,直觉上过于乐观;失败的经验过多,容易让人过度胆怯,直觉上过于悲观。

成功经验过多,导致人们过于乐观的案例有许多,比如于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突然解体的案例,就是因为人们过于依赖和相信以往的经验,从而忽略了从未发生却一直可能存在的问题——泡沫材料碎片的存在可能对航天飞机造成风险。正常来讲,泡沫材料碎片的存在应该被考虑进事故风险的因素,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们经历了太多次顺利的飞行,这些经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过于乐观的直觉——他们的飞行不可能出现意外。

失败的经验过多,导致人们过于悲观的案例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某人在一家公司中担任销售工作半年,却没有卖出一样产品,于是他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销售类的工作,从公司辞了职。每当有人再去劝他做销售时,他都立刻拒绝,并以自己曾有的经验为例子,说自己不适合销售的工作。

事实上,这类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之所以会失败,并非因为他们真的没有能力,或者不适合从事某种工作,而是因为他们找错了方向,选错了目标,或者用错了方法。上述例子中的销售失败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然而当事人不去追究根本原因,单凭表面现象就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一结论与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不完全的。如果这类人一直抱着这样的观念,那么他们即使从事其他的工作,也极有可能失败。

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经历许多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各方面的经验。麦肯锡提醒我们,不要完全相信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也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经验丰富,就不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未经验证的经验只能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参考,而不能作为绝对的真理。在对事情本质进行判断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我们不应受到因经验而产生的直觉的影响,忽略具体的问题,掉以轻心。

逻辑思维 / 直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