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餐是中国人的餐饮方式
引言
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合餐制,亲戚朋友围坐一桌,共同品尝美味佳肴,这种饮食方式既方便亲人之间的交流,在用餐时又可以一起享用多种美食,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菜肴享用,是一种富含智慧的饮食方式。
最近几年,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有人又提出合餐制不符合卫生理念。在一起搛菜的时候,容易造成疾病感染,开始诟病合餐制,认为分餐制是高级的餐饮方式,合餐制是原始、野蛮的饮食方式。这种说法实在是有些过头了,也缺乏文化自信。让我们回头去看一下历史上,我们饮食方式的的演化过程,客观地去认识合餐制的文化价值吧。
基诺族依然保持分食的传统
远古时代饮食方式
在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是共同捕猎、采集野果、种子、根茎等食物,为了维护群体的秩序,所有的食品要分成等分进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维系种群的繁衍,尤其是猎物这种整个的食物更是如此。
原始人用来切肉的石刀
原始人已经学会使用石制的刀具来分割肉食,主持分割的人往往是部落中德高望重的人,分配时一定要公平,才会获得部落人们的尊重,这项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演化出后世的主宰、宰相这样的职位。
陶器发明之前食物是生食或者烤炙的,每个成员将自己分到的肉直接吃掉,或者烤熟吃掉就可以了,由于没有什么复杂的菜,根本也不需要合餐。
从这一时期的分配方式来看,分餐制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这时的分餐制形成的目的并非为了讲究卫生、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而是保证氏族成员能够得到等量的食物。
陶鬲
在新石器时代时代,陶器被发明出来,煮、蒸的烹饪方式也有了。在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灶、炉、壶、钵、鼎、釜、甑、鬲等炊具。这个时候陶碗也发明了,配合陶碗使用的餐具有骨匙,这个时候肯定是把煮熟的食品分到碗里,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份,这也是分餐的形式。
陶釜
这个时候出土的陶器多是圆底,除了炊具可以放在支架上,餐具却没有办法放在平面上,所以很有可能那个时候是没有餐桌的,餐具是放在土地上的。
汉代跪坐俑
商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分餐制和踞坐方式
商周时期,礼制渐渐形成,尤其是周代前期,礼法极为严格。彼时人们进食是在地上铺较大的筵,筵上再铺一张席子,一人一席,进食的人坐在席子上,前面放很矮的几案。席子的用法也有等级之分,天子铺五重席,大夫铺两重席,普通人只用一重席,所以现在的汉语中有筵席、一席之地、席位的说法,席的用法就反映了古人分餐的规则。
西汉镶贝铜龟席镇
《礼记》中详细记载了进食的礼仪:“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这样安排食物的摆放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是适合右利手的。
殽是带肉的骨头,汤水比较少;胾是大块的肉(胾,zi,四声,《说文》:大脔也。),比骨头要湿得多,放在右边,拿的时候距离近,汁水滴落的可能性小。
《说文》:六谷之饭曰食。食是用甗蒸熟的,没有汁水,因此放在左边,没有关系;羹有汤水,放在右手边,吃起来方便。
脍炙是干的,吃的时候蘸醯酱,为了防止醯酱滴在案上,就要把脍炙放在较远的位置,醯酱放在靠近进餐者的位置。
葱和蒸葱这样的菜类放在最左边,酒这样的液体放在方便的右边。如果放了干肉,朐置左,末边际置右,右手取祭,擘之便也。我们看到几案上的食物摆放依据,完全是考虑一个人饮食的方便程度,由此可见当时的餐饮方式是一人一席一案,案上的饭菜调料都是一个人份的。
鸿门宴座位安排
这种分餐制从商周诞生起,一直到秦汉之交,依然延续此种方式。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所记载的情节中有这样的坐席安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两汉以前和我们现在以北为尊不一样,宴席是以西为尊的,项羽是霸王所以要坐在西面。项伯是项羽的小叔父,辈分在那摆着,所以项羽和项伯都是西向而坐的;但是在权力大小上,还是以项羽为大、为主,不可能同案而食,所以他们二人应该是列了两张几案,项伯的几案应该在项羽的南边。
鸿门宴
范增坐在北面是其次的席位,因为距离远,提醒项羽动手杀刘邦不方便,所以“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位置最次是刘邦坐的南面。而东面是入口,一般不设席位,所以张良连位置都没有,他也不可能和刘邦挤一挤用一张桌子的,只能站着“西向侍”。之后樊哙闯进来,披帷西向立,项羽赐酒和生彘肩,樊哙是搁在盾上切着吃的,并未合席,也是一人吃一份。从这段文字来看,在秦汉之交的宴席上依然是保持一人一席一案的饮食方式。
举案齐眉
这是宴席吃饭的礼仪,那么平常老百姓也这样吃饭吗?
我们较为熟悉的一个成语叫“举案齐眉”就给我们提供了相关证据。《后汉书·梁鸿传》:“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梁鸿家是够穷得了,孟光嫁给他的时候,她父母给他做了”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婚后,两个人搬到吴地,靠着梁鸿给皋伯通家舂米为生。孟光给做的饭依然是他自己的份,放在一张小(卓)案上端来给梁鸿吃,这个(卓)案肯定不是像项羽用的那种大(卓)案,孟光”举案齐眉“也不容易,应该是像现在日韩吃饭用的那种三四十公分的食床差不多,里面有饭、酱、羹、菹几样罢了。东汉时期,像这样贫穷的佣工家吃饭,还是夫妻分食,更何况其他人家了,所以分食制度在当时是普遍的。
韩式的小餐桌
这段时间的饮食礼仪不止是人与人之间要分开坐,就连男女也不能杂坐。
《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姑、姊、妹、女子已嫁人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这个是正规的礼仪,但是我们反向观之,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同席而坐、同器而食的现象还是有的,所以要特别告诫,长大了以后,这种事是不能在发生了。男女不能杂坐是在中原地区,离开了这些地方,限制就没有这么严格了。《楚辞补注》记载: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注:言醉饱酣樂,合鐏促席,男女杂坐,比肩齐膝,肆意调戏乱而不分别也。
胡床和椅子
东汉末年新的起居方式的出现,但是分餐制的方式没有改变
汉朝时,人们吃饭的时候依然是用席子,还有配合席子使用的席镇。而坐姿有三种:跪坐、箕坐和踞坐。跪坐是最符合礼仪的,要先跪下,然后臀部坐在脚掌上,腰要挺立,不能随意动摇,看着正式,但是非常累人,坐久了会“腓痛、足痹、转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箕坐是两腿岔开来做,因为古人是不穿裤子的,这样岔腿坐的话,对面的人就看见不该看的了,所以是一种很无礼的坐姿。踞坐就是蹲着,更是不雅观,都是非礼仪规定的坐法。
战国几
所以,用席子的话,只能用跪坐,除了姿势累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在夏天的室内,这样跪坐还好,如果是冬天,在室外的话,这样直接跪在地上,就太凉了,再有个老寒腿什么的,根本支持不了一刻钟,尤其对于老年人更是一种负担。万一天子诸侯开一个会,一开开一两个小时,腿肯定就站不起来了。为了减轻负担,古人还有一种辅助的坐具:几,在坐的时候,可以把肘依靠在几上,累的时候,可以撑一下,减轻腿的压力。虽然几能多少减轻跪坐的负担,但是跪坐还是一种很辛苦的坐姿。
东汉末年,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汉地,这种坐具可以垂足而坐,出行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挂在马上、车上,还不用坐在凹凸不平、冰凉潮湿的地上,一经传入立刻风行起来。
《后汉书· 五行志》:“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三国时期,曹操也赶着个时髦坐过胡床的,《三国志》:“公(曹操)将过河 ,前队适渡,超(马超)等奄至,公(曹操)犹坐胡床不起 ”。
到了西晋,胡床就相当普及了,成为晋朝居家必备的物件了。《宋书·五行志一》:“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盘,及为羌煑、貊炙。贵人富室,必置其器,吉享嘉会,皆此为先。”
那个与石崇比富的王恺与王济打赌射箭,以自己牛“八百里驳”为赌注,王济先射中了箭靶, “因据胡床, 叱左右速探牛心来 , 须臾而至, 一割便去“,可见王恺和王济在室外时坐的是胡床而不是席。
随着胡床的流行,垂足而坐逐渐成为主流,以前的跪坐太累,慢慢就消失了。虽然是坐的方式发生改变,似乎跟饮食方式无关,却有着内在联系。垂足而坐的方式,比以前要高很多,以前吃饭的案就变矮了,所以相对的吃法的案就需要增高,这为最后转移到桌上吃饭提供了条件。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