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火焰点燃了创造力

2019年8月7日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提供人:zikang65......

火焰点燃了创造力

无论古人类学家们如何偏心眼,我们祖先的创造力在走出非洲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实在是乏善可陈。先不说别的,奥杜威和阿舍利这两类石器居然各领风骚长达100万年之久,如此缓慢的进步速度几乎和停滞不前没啥区别了。

但是,从大约10万年前开始,人类技术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非洲出现了远比阿舍利更复杂的石器,而且更新换代相当频繁。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复合工具,即用树胶把石器、动物骨骼和木材黏合在一起制成的新型工具,体现出当时人类的创造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时期的人类行为也变得更加复杂,祖先们学会了埋葬死去的同伴,墓穴中出现了珠子和贝壳等饰物,显示出那段时期非洲居民们的智力水平有了飞速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飞跃呢?火的使用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关于人类用火的历史,考古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人类早在100万年前就会用火了,但相关证据并不是很充分。如今多数学者相信人类真正大规模用火的历史不会超过40万年,钻木取火的技术更是很晚才被人类所掌握。

火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因为火是人类所掌握的第一个来自身体(肌肉)之外的能量形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火最直接的用途就是加工食品,烹饪极大地提高了食物的消化率,满足了日渐增长的大脑的需要,同时也养活了更多的人;火在加热食品的同时还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以前无法食用的变质腐食终于可以被人类所利用了,人类死于食物中毒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火的防身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支火把就足以吓退凶猛的猛兽;火还有取暖的功效,人类借助火的力量逐渐迁徙到了寒冷的北半球……所有这些优点合在一起,致使人类的总数终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并逐渐开始向非洲以外的地区扩散,最终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大型哺乳动物。

这件事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有研究显示,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在过去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始终维持在100万以下,直到10万年前才终于突破了这一上限,达到了数百万人的水平。前文说过,生命的创造过程需要有足够多不同种类的原子在液态环境里自由碰撞,人类创造力的进化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把人想象成原子,人口稀少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很难遇到其他部落的人,即使有幸碰到了,对方也和自己差不多,这就大大限制了不同思想的流动和碰撞。除此之外,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当时的人类社会更像是气体,即使偶尔撞出火花也很难延续下去,很多灵光一现的发明创造就这样随着拥有它的那个部落的灭绝而永远丢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并不是地球上唯一会用火的动物,至少有三种澳大利亚猛禽也会用火。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干旱地区,一旦某处发生山火,它们就会从火场叼来着火的树枝,点燃草原,把躲在草丛里的小动物赶出来吃掉。

有脑子的动物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人类发展出了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高度评价篝火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再一次看到鸟类的身影。确实,鸟类的智商和灵长类相当接近,但是因为各种阴差阳错,鸟类的上升空间不如灵长类大,渐渐落伍了。就拿用火来说,我们的祖先开发出了一种鸟类不可能实现的全新用途,这就是篝火。著名的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Edward O.Wilson)曾经高度评价篝火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他通过对南部非洲原住民日常生活的研究,发现这些猎手们白天的谈话大都是关于打猎的,内容非常务实,但一到了晚上,大家就会围坐在篝火旁讲故事,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讲述方式都极其生动,想象力十足。正是通过这些故事,部落成员们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培养了感情,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文化(Culture)指的是一群人共同认可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其基础就是人类的共情能力(Empathy)。我们非常善于在头脑中模拟他人的行为模式,猜测他人的想法,甚至体会他人的感情,这种能力对于社会性动物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正是依靠出色的共情能力进化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并在协调合作中发展壮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也是共情能力的产物。有些共情能力超强的人把花草树木甚至日月山河都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这就是原始拜物教的起源。同样,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共情能力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影响他人情感的作品。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部落领地的扩张,非洲大陆上的居民们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间始终保持着联系。比如很适合作为工具使用的黑曜石只在少数几个地方有产,但以黑曜石为原材料制成的石器却遍布整个非洲大陆,由此可见当时的物质和信息交流有多么广泛。

不同部落之间的相互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创造力的迸发,那段时期石器制造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快,而且每种新技术一旦出现就会迅速传遍整个非洲,以至于考古学家很难通过测年法来判断这些新技术最早起源于何处。

有意思的是,这一时期的创造力大爆发在距今大约7万年前戛然而止,过了很久之后才又重新恢复,考古学家们相信原因就是7.5万年前在苏门答腊岛发生的图巴(Toba)火山喷发。那次喷发导致的气候巨变杀死了很多大型哺乳动物,人类的总数下降到了只有数千人的水平。如果今天有哪种哺乳动物全世界只剩下几千只的话,我们肯定会将其视为“濒危物种”而加以严格保护的,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危险。

人类进化史上经历的这次“遗传瓶颈”事件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代人的遗传多样性会如此之低。要知道,现如今任何两个地球人之间的遗传差异都远不如两只分别生活在东非和西非的黑猩猩之间的遗传差异大,这件事曾经令遗传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祖先们挺了过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与其说这是运气使然,不如说当时的人类已经不是一般的哺乳动物了。遗传多样性太低固然不利于应对环境巨变,但人类无与伦比的大脑发挥了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举例来说,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绘画作品是发现于南非一个山洞中的赭石涂鸦,距今已有7.3万年的历史了,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了初级的艺术创造力,这可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人类的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可以弥补遗传多样性的不足。

事实上,正是从距今7万年左右开始,人类走出了非洲,踏上了征服世界的旅程。考古证据显示,那一时期至少有5个不同的人类族群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很多地方,我们的祖先在走出非洲的过程中和这些族群发生了信息和基因上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些考古学家相信,正是由于这种交流,使得人类的智力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才有了4万年前绘制在欧洲山洞中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那些作品的技法比非洲山洞中的原始涂鸦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当时的艺术家已经和当代准专业画家们的绘画水平相差无几了。

大约距今3万年左右,所有其他人类族群尽数灭绝,地球上只剩下我们的祖先这一群智人了。灭绝的原因目前还有很多争论,但他们不善于和其他同类交流合作似乎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拿目前研究得最透彻的尼安德特人来说,考古研究显示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会说话,会用火,会画画,会埋葬亲人,但尼安德特人分成了很多相对独立的部落,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远不如我们祖先那样团结。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测出来之后,有两家实验室尝试在培养皿中培养尼安德特人的“迷你脑”,即用带有尼人基因特征的神经干细胞发育成豌豆那么大的一团脑神经组织,再和人类细胞培育出的“迷你脑”作对比,看看两者究竟有何差别。相关研究尚在进行之中,但其中一家实验室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公布了初步研究结果。这家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实验室发现,尼安德特人的“迷你脑”外表不如人类的那么光滑,神经突触的数量也比人类的少,和人类自闭症患者的“迷你脑”非常相似,这样的大脑在处理社交信息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阿里松·莫特利(Alysson Muotri)博士认为,这个初步结果说明尼安德特人的性格很可能比较封闭,不如人类那样善于交流。

人类独霸地球后不久,已经维持了数万年的冰期结束,地球进入了温暖的间冰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人类于大约1万年前发明了农业,从此迎来了真正的创造力大爆发。

早年的人类学家相信农业是生活在中东地区的某个聪明人创造出来的,但后来的研究显示农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独立地被发明了7次,由此可见农业的出现并不是少数人灵光一现的结果,而是客观条件满足之后的水到渠成。这里所说的客观条件除了气候变暖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口增加导致优质猎场越来越不够分,人们只能选择一块地方定居下来,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定居点的出现,开启了创造力大爆炸的序幕,从此人类社会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生活状态日新月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我们终于从动物界脱颖而出,进化成为具有高级智慧的现代智人。

结语

创造力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而是修修补补、见招拆招的结果。人类的进化虽然源自一连串偶然事件,但其实整个过程遵循一套非常严格的逻辑和规则,创造力的爆发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实例,看看能否总结出一些创造的规律。

人类 / 创造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zikang6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