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标题《创造是人类的天性》
文/袁越
1936年,喜剧演员玛莎·雷伊在电视节目上对猩猩进行智力测试
人人都有创造力
人类是动物之王,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之所以称霸地球,靠的就是我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放眼望去,我们的周围充斥着人类的创造,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了一个专为自己服务的崭新的世界。
人类的创造力来自于我们独一无二的大脑,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最近网上流行一句骂人话,叫作“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一个”。这话骂人可以,但骂其他动物就不一定成立了,因为大脑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器官,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对于某些动物而言并不一定划算。比如有一种海鞘纲动物,一开始是有脑子的。它们在海里四处游荡,一旦找到了寄主便在海底定居下来,永远不再移动。此时它们就会把自己的脑子消化掉,成为无脑动物,因为它们不再需要这个累赘的器官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脑子最初并不是为了思考人生而被进化出来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运动。植物不需要运动,所以植物没有进化出脑子。虽然植物同样需要和环境互动,但这种互动大都遵循固定的模式,对反应速度的要求也不高,植物只需按照一套事先规定好的方式去应对就可以了。这套方式完全可以由基因来负责编码,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帮助。
动物则不然,它们所处的环境始终在变,需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于是动物进化出了大脑这样一个独特的器官,专门负责收集汇总来自感觉器官的环境信号,对其进行运算处理后再向运动器官发出指令,指挥身体做出最适当的应对,比如觅食或者逃避天敌。
因为环境信息千变万化,所以每一次处理过程都相当于一次创新,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为了节约能量,很多动物进化出了一套类似植物的固定反应模式。比如一只蜜蜂需要根据气味和颜色等环境信息在树林中寻找蜜源,找到后还要飞回去招呼同伴,并通过一种独特的“8”字舞来传递蜜源的位置信息。整个过程看似十分复杂,但其实大部分行为都遵循一套固化的程序,不需要创新。
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这就相当于神经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直接相连,中间不经过运算,这就大大节省了能量。而神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种蜜蜂的行为模式都极其相似的原因,它们一生下来就会跳“8”字舞,不需要创造力。
这个模式在高等动物中也有应用,但仅限于一些最最基本的动作,比如婴儿刚生下来就会找妈妈的乳头。除此之外,高等动物的大多数行为都太过复杂,仅靠几套固定的程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等动物大脑中负责运算处理的部分变得越来越大,整个大脑的体积也跟着越变越大了。这部分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耗能巨大,动物们必须省着点用,于是它们进化出了一个新的机制,科学术语称之为“重复抑制”(Repetition Suppression)。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第一次上班时,路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但连上一个月班之后,上班途中发生的事情就都不过脑子了,所有动作闭着眼睛就可以完成,这就是典型的“重复抑制”。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是节约能源。高等动物的大脑都是节约能源的好手,只要发现某件事情存在某种规律,或者某种环境因素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大脑立刻就会降低对它的关注度,简化相应的处理程序,甚至将其放到“潜意识”里,不再占用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重复抑制”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只要醒着,每时每刻都在利用这一机制节省能量。比如我们在走路时是不会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的,除非脚下突然发出一声异响;我们在看电影时是不会注意到紧急出口处的那盏小红灯的,除非它突然闪了起来;我们平时也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除非心脏出了毛病。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重复抑制”机制,动物们都变成了找规律的高手。谁最擅长从以往的经验中找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预判,谁就能节省最多的能量,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这方面人类绝对是所有动物中的佼佼者,我们在寻找规律方面的能力远超其他任何竞争对手,这是人类从哺乳动物群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但是,如果一种动物太擅长“重复抑制”也不行。想象一只在野外觅食的猫,它发现黑色石头下面藏着老鼠的可能性最高,于是它只去翻动黑色石块,其他颜色的石头从不去碰,这么做将会大大减少做无用功的机会,看上去是一种进化优势。但是,大自然并不总是十分确定的,偶尔也会有老鼠躲在黄色石头下面。假设此时出现了另一只猫,它同样发现黑石头下面老鼠多,但它好奇心特别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忍不住去翻一下黄色的石块,这个充满创意的想法很可能会给它带来额外的好处,久而久之,这个好奇心基因就会在动物种群中扩散开来。
因为上述原因,绝大部分动物的行为模式都介于“重复抑制”和“偶尔好奇”之间,人类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受到两套相互对立的指令的影响:一种是保守的指令,要求我们善于寻找规律,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地节省能量;另一种是扩张的指令,鼓励我们勇于探索新鲜事物,敢于冒险,甚至从危险中得到快感。
相声演员很善于利用这一点,比如刘宝瑞的经典单口《扔靴子》里,那个住在楼上的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在第三个晚上抖包袱?因为第一个晚上是用来提供新信息的(扔两只靴子),第二个晚上是用来形成规律的(每次都扔两只靴子),第三个晚上是用来将这一规律打破的(第二只靴子没有扔),人类观众正是从打破常规中获得了惊喜和乐趣。
由此可见,人类寻找客观规律的冲动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一样新东西只需重复一次就足够了。同样,人类是如此地喜欢惊喜,仅仅把一个刚刚重复了一次的规律打破,就足以引来哄堂大笑。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守旧和创新同样都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要战胜自己心中守旧的那一面,就能充分地将其展现出来。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人类的创造力为什么会如此冠绝群雄呢?某些宗教信徒把功劳交给了上帝,认为上帝在造完万物之后,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极富创造力的人类。达尔文的拥趸则相信,生物的所有特征都是进化而来,创造力自然也不例外。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要从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开始讲起。
2016年12月21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人类学家展示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