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腾讯视频 > 腾讯
  • 精选
  • 会员

从腾讯传看创始人、产品、微创新和垄断

2019年5月24日  来源:scottcgi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从腾讯传看创始人、产品、微创新和垄断

创始人

腾讯的组织架构超级稳定,这为执行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了执行力就可以执行小马哥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的战略,这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有了执行力,擅长产品设计的小马哥,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带领团队,对产品细节不断的打造,快速的逼近完善。

2006年的腾讯,帝国霸业初见端倪,用户积累形成壁垒,技术架构量变形成质变。小马哥在决策会议上,表露腾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就看执行力了。如今回看历史,腾讯获得了执行力,腾讯的发展也如小马哥所愿。

执行力是个好东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想获得。但就像真爱一样,这东西太难获得了。获得执行力中间隔着,人性的懒惰对抗宇宙熵增加的阻力身体储存能量的欲望以及每个人想法随机性带来的分歧。

在来看一点,腾讯的决策层其实是一种沉静型领导风格,这是由小马哥的性格特点所形成的一种风格的延伸。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低调务实追求细节的工程师文化,所以很多人说腾讯是国内工程师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公司。

所以,沉静型领导风格是腾讯的核心风格,包括招募的很多外部优秀职业经理人天才选手也都是这个风格,否则也融入不了腾讯的企业文化。

而腾讯组织结构稳定沉静型领导,这就是由腾讯创始人所奠定,从而发展而来的基础文化和气质,也就是腾讯的基因。从某种角度来看,腾讯就是其创始人思想和能力的延伸,或说是进化,腾讯的创始人提供了最原始的种子基因

关于腾讯创始人,有一些特点,或许可以成为组建创业团队,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首先,是能力

这是毋庸置疑和首当其中的,但有两个理解:

第一,能力和水平的区别。可以说水平衡量了当前的能力,但是能力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潜在的可以成长的可能性。

第二,创业者的能力和优秀打工者的能力是不同的,有时候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除了理解事物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创造性组合之外,创业者更需要勇气野心

没有勇气就无法放弃确定性,从而去追求梦想,我认为梦想是内心对虚幻未来确定感。没有野心,未来拿什么去引诱你去冒险,上帝如何驱使一部分人类去创造它所想要的未来。

腾讯的5位创始人,无疑都是有能力的人,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有勇气和野心,从而放弃了那个时代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首先他们是优秀的打工者,然后更进一步才能成为创业者。

有些优秀的打工者并不适合创业,但工作能力上的表现和公司职位,迷惑了对自己的认知。最大的误区在于,公司是个平台,公司的资源能为自己所用,是因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员,离开了公司和平台,就像离开了操作系统的软件,会有各种兼容性问题和未知的不可想象的Bug。优秀的打工者容易把在公司平台和资源之上取得成就,完全看成自己个人所能够企及的,这也是一种虚幻的确定感

关于勇气,并不是说带着项目,带着人脉,然后辞职拉一波小伙伴创业就是勇气。这个情况和在公司打工非常像,就是努力做好事情就行了,其它资源都准备到位了,未来也是比较明确的,做什么怎么做项目是经过验证的,可能买家也是确定的。有人说勇气是明明知道未来很大可能是失败的,也愿意一试的决心。如果知道未来很大可能是成功的,这里需要的勇气就小的多。而创业往往就是失败的,明知道失败还要一试,所以需要勇气。

关于野心,想赚钱想提高生活质量,这并不是野心,打工也可以做到,可以算成目标。公司企业本身,就是要完成所有员工,赚钱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从这点看创业最基础的目标就是这个,并且需要完成所有员工提高生活质量的指标。所以,创业需要的是野心,重点是这个字。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人人需要人人都爱的产品等等。钱都是副产品,这个野心,可以看成一种服务精神,更好的为他人服务,资源自然会流向有能力提供服务的机构。所以,创业需要的野心,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内心一种渴望分享创造的服务精神

那么关于能力,这只是第一步,没有能力,第一步都迈不出去。但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企业创始人团队会分崩离析,因为仅有能力是不够的。

然后,是合作与认可

腾讯的5位创始人,分工明确,职能划分清晰。产品,技术,销售,运营,行政,5个人各司其职。创始人之间工作一定不能重叠,有重叠就会有竞争,有比较。对决策团队来说,竞争是一种内耗,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意思的是,在腾讯的创始人中,小马哥和张志东都是技术高手,这是一种职能重叠。结果是,小马哥去做了产品,技术由张志东全权负责,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不同的领域,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那么其它人就要给出充分的认可,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决策才能高效。

这里的认可,有两个层面的东西。

第一,就是在能力相当的基础上,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有能力的人,这样才能互相认可,互相放心。相当的能力,会造就一个自觉努力和付出的最底线。这样大家才不会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觉得努力程度不一样,产生失衡的心理状态。

第二,就是认知和想法,以及性格品味的接近。时间是有限的,是用在解释阐述争论说服上,还是互相激发灵感上,决定团队稳定性。做事情重要的是人,人的问题上性格和认知决定了合作成本,以后才有努力和发展。所以,我们看到腾讯的创始人团队,就是统一的沉静型风格,工程师文化。并没有出现像马云,乔布斯那样的表演型风格。

最后,是层级与独裁

创始人一起创业,但在决策上并不能是绝对平等的。腾讯就是小马哥的公司,小马哥的性格思维愿景做主要输出。其它人,围绕着小马哥一起形成合作的氛围。

那么,为什么是小马哥 ? 这个问题就是创始人自己需要考虑清楚的。大家在能力和认知,以及性格和品位互相认可的前提下,愿意一起合作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基础。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认可小马哥,都想做老大,那么只有另立山头,自己为王,也就无法合作了。

层级总有主次,这个依赖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对别人的认知,都能互相平衡。有些人就是天生的领袖,走路带风。有些人就是愿意打辅助,其乐无穷。这样的团队才能稳定合作打天下。

层级就是为了独裁做准备的。独裁与民主就像是量子的叠加态,不可能有完全的民主或是完全的独裁。创业过程中,有很多不清晰模糊的愿景,和更多的不确定的未来,而人脑的随机性决定了,必定会产生想法分歧。没有分歧是最好的理想状态,但在分歧中,独裁就可以斩断混沌的乱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看不清晰的时候,重要的是行动,迭代,而不是旷日持久的争论。况且争论久了也会伤感情,伤士气,这是人类情感本能所决定的。

就像前面说的,腾讯围绕着小马哥,辅助小马哥,和小马哥一起试错,哪怕公司毁灭了也在所不惜。当然了,小马哥如果一意孤行,一定有他坚定的信念和原因,或许不能说服所有人,但就要认可信任他,不然就是另起山头,自立为王。

产品

小马哥负责产品,注重用户体验和细节。所以,腾讯的基因也是产品为王的理念。腾讯的组织架构稳定,目标明确执行力强,内部产品竞争的赛马机制。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产品制作,创造优秀的产品体验而展开的。包括收购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也是因为小马哥看中了foxmail优秀的用户体验。

说到产品,让我想到的就是苹果公司和皮克斯动画,都是乔布斯理念的实践者。就是创造拥有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这一条极简的信念,却成就了苹果公司如今一切的传奇和不可思议。

打造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乔布斯的一句话道出了玄机,用户不知道自己的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他们看到为止。除了过程不断的试错,迭代,倾听用户需求,最重要的是能够拥有看穿未来的能力。按照乔布斯的说法,这是需要一种特殊的品味,这个品味只有在科技与人文 的交叉点才能培养出来的感知。

那么,为什么腾讯公司注重产品体验呢 ? 废话,哪个公司不注重。是的,那么为什么创造优秀的产品成为了腾讯的基因呢 ?这其中或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小马哥的产品情节。沉静内向的工程师性格和文化,都有一种工匠精神,动手能力,和对产品执着偏执。硅谷就是这方面实践和成功的典范(硅谷发展的本质)。

第二,腾讯很早就坐拥了千万用户,腾讯的产品都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这里我想有一种骄傲荣誉感,还有一种使命责任感。一点点的改进,都会影响很多很多的人,能给更多人带来开心,满足,效率,和便利。放大到所有腾讯用户上,这就是在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前面也说了,这就是一种服务精神,创业的野心体现。

总之,做好产品很难的,超级难。工匠精神私人情怀服务心态野心,缺一不可。

微创新

说实话,微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微创新。不知道微创新是不是腾讯发明的,在之前我是完全没有听说过微创新。以前觉得,要么创新,要么没有创新,因为创新本身就是比较大的变化,微创新如果是比较小的变化,那还算是创新么?

从2007年,腾讯开始成为一个帝国,到3Q大战之前。外界对腾讯的评价很一致,山寨,模仿,抄袭。而腾讯自己说自己是微创新。

小马哥曾在不同的场合解读过腾讯的微创新:谷歌,微软,硅谷他们是创新技术的先锋和引领者,经过他们验证试错过的成熟想法,腾讯拿过来借鉴,很正常。并且腾讯会根据国内的本地化需求,进行不断的产品改进和迭代,这就是微创新。

但是,对于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也采取了微创新的打法,最终产生了大小通吃的局面。而微创新最让人诟病的是,后发制人,总是在被验证有市场的产品上,迅速跟进,利用入口优势迅速获得用户和市场,最后产品还能迭代的更好。

那么腾讯的微创新,可能是源于互联网公司的危机感创新不足

首先,危机感

互联网企业此一时彼一时,一个idea,资本涌入,一下就崛起了。但互联网的便利也让用户变得十分喜新厌旧,缺乏耐心,毫无忠诚度可言。产品有点小问题,服务器宕机一会,都足以迅速的丢失用户。

所以腾讯一边在完善现有产品的体验,一边盯着任何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有点苗头就迅速应对,决不能错失下一个互联网概念产品的参与。

在腾讯积极微创新这段时间,腾讯的内部战略是,“一站式在线生活”。怎么说,这是一个野心的宏伟战略,腾讯希望为网民提供全部的互联网生活服务体验。

但这绝对是一个奇怪的思维,因为国内外并没有那个互联网公司,会期望为用户提供全部的互联网服务。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充满各种选择和竞争的系统。有点像是自然界的进化发展模式。

所以,腾讯的一站式服务,必然是要与天下为敌,做的大而全。极端的情况下,用户在互联网里只需要使用腾讯一家的产品服务就够了。然后呢,互联网就消失了,变成了腾讯网。但值得反思的是,腾讯制定这样的战略规划,是它有能力并具备了这样做的条件。坐拥亿万用户,拥有海量用户隐私数据和关系网,打开电脑开QQ,用户忠诚度极高。

这让我联想到拥有这种能力的其它公司,微软和facebook,以及后来拥有iphone的苹果。但这些公司都是平台思维,开放接口,开放合作,与其他开发者共赢。但这时候的腾讯确是一种帝国思维,做完所有的一切,让别人无事可做。

这背后就是一种危机感,打败所有的人,所有的产品,公司就可以安全了

然后,创新不足

用户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

显性需求就是用户自主感受的,主动发声要求的。这种需求很容易通过互联网信息反馈收集到,然后对产品进行迭代改进,这也是腾讯擅长的。

还有一种隐性的需求,就是乔布斯所说的,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他们看到为止。这是一种跨界的整合思维,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才容易感知到。比如,Uber,Airbnb,iphone的触摸屏,谷歌地图,团购网等等。用户并没有这样的需求,但是一旦推出这样的服务,用户的需求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新和变革(从0到1)。

然而,腾讯善于跟进用户的显性需求,却很少创造用户的隐性需求。

垄断

最赚钱的模式就是国家模式,税收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获取的资源,中国政府在全球资本家看来,是近乎拥有了无限的资源。历史上的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因为拥有了接近国家的权限,最后发展成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企业,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

腾讯就像一个线上的国家一样,腾讯产品的用户就是公民,使用腾讯服务的付费就是交税。公民需要国家的各种保障,用户则需要腾讯保护各种数据和维持服务正常运转。腾讯不会缺少资源,有着用不完的资源,就会开始投资,把触角遍及各个领域,不断的提高服务种类和质量。这就像国家的公共基础建设,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让公民和用户,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用户不断的消费数据,腾讯会更懂你,用户也会更加依赖腾讯产品和服务。

不仅如此,腾讯作为一个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数据,以及入口控制权,就会吸引无数的第三方服务接入。这些服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线上与线下的边界开始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开始融合。这就像国家支持工商业和个人创业,为公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服务。

腾讯就是中国互联网虚拟世界的国家,拥有了垄断的能力。中国互联网还有其它的大公司和各种服务,但谁没有微信和QQ呢 ?就像我们有身份证一样,微信和QQ就是腾讯给我们分配的互联网身份证。

「一个虚拟的国度」

创始人 / 产品 / 微创新 / 危机感 / 垄断 / 独裁 / 合作 / 认可 / 能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