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你复盘了吗?它将让你的大脑思维不断更新迭代、创意无限。
文/浔潆
今天,你复盘了吗?
《孟子·离娄上》有这样一句话:“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当你在生活或者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先去责怪别人,而是要从自己的身上寻找问题原因。
为什么我们要反求诸己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当你把义务交给别人的时候,意味着你也失去了相应的权利。”比如当你在泥泞的路上被经过的车子溅了一身泥水,你是如何办的?是责怪道路的泥泞不平,还是责怪过路的车子的不注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当你把责任(义务)归咎于外在的环境(道路)或事物(车子和开车的人),同时你就把这件事的掌控权(权利)交给了对方。也就是说你下次还会不会同样被溅一身的泥水是取决于道路的情况和开车的人,而这两个方面都是你没办法掌控的,你只能被动去接受。
现在我们反过来看下反求诸己的情况:当你把这件事的责任放在自我反思上,针对这件事你可以怎么做呢?1、你可以换一条平整的路走;2、你可以不走在泥泞的路旁;3、你可以在走在泥泞的路旁时多观察周围的环境比如车辆往来,及时避开;4、你可以乘车.....
你看,当你从自身进行反思的时候,你可以找到很多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你把责任放在自身去寻找解决方法的时候,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反求诸己的缘故。
当然了,上面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会复杂得多,需要考虑的东西也更多,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帮助我们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陈中在《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一书中提出的方法——复盘。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中,曾在政府、国企、私企等不同的组织任职过,对组织、工作、职场的本质和工作方法有独到研究和深度思考。
NO.1 复盘的概念
要想学好一个方法,首先当然先要了解清楚它的概念。复盘一词源自于围棋,也叫“复局”,是指在下完一盘棋之后,棋手都会将下棋的过程重新重复摆一遍,然后分析总结经验,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当然,最终要的是研究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下子会更好。
当我们把复盘的概念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复盘”就是把自己做过的事情重新客观地做一次回顾,总结并思索成功经验,修正失败风险,也就是俗语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这个过程乍一听起来和总结似乎一样,但是还是有不同的。总结一般是对事情的过程,即已经发送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归纳和分析。而复盘不仅包括了总结的过程,还强调在回顾的过程中探讨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重在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
复盘其实是总结的升级版本,已经更新换代的那种。它要求我们要带着觉察和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可以在任何我们觉得需要的时间、地点对事件进行复盘。
NO.2 复盘的8个步骤
作者陈中在《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一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复盘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他从复盘的概念、如何复盘的8个步骤以及检验复盘是否到位的4条原则等三个方面给我们建立起了复盘的整体框架。
学会复盘,在成功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明白做成一件事情有哪些是偶然的因素,有哪些是自己的本事;在失败的时候,客观而理智缔地解剖自己,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这样你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上图是联想公司的复盘的4大步骤,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细化成更易理解和操作的以下8个步骤:
第一步:回顾目标
在复盘的一开始就要把目标列出来,一是因为目标是评判我们做这件事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准,二是明确目标才能知道自己这次复盘要讨论的是什么。
在回顾目标的是要注意一点,就是找到真正的目标,而不是将手段当作或者替代目标。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是一个秘书,那你的老板让你去买一张今天下午或晚上的飞机票,因为他明天要去外地签约。
那么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是买机票,那就错了。因为这件事的真正目标是让老板能够准时参加签约会,买机票坐飞机是一种手段。同样的手段还可以是汽车、高铁、火车甚至自己开车,如果因为不可靠因素无法保证准时到达,那么你就需要和老板汇报,然后提出建议是否改期或者有什么补救措施。
第二步:结果对比
一般比对会出5种情况:结果和目标一致,结果超越目标,结果不如目标。其中要注意结果超越目标可细化为两种情况:结果完成的程度比目标好,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结果不如目标同样可以细化为两种情况:结果完成的程度比目标差,目标中有的项目结果中没有出现。
目标是我们做事之前所希望达到的,而结果是我们做事之后实际产生的现实成果。将已经确认的结果列出来,然后和一开始的目标进行比对,针对比对的结果进行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
第三步:叙述过程
叙述过程是为了让参加复盘的人清楚这件事情的背景,所以要求信息要客观、真实、细节、全面和完整,一般采用情境重现法则和关键点法则。
1、情境重现法则:用电影回放的方式,将做过的事情重新演练一遍,优点是保证客观信息没有遗漏。情境包含的不仅仅是背景、环境等信息,而是包含了信息场、思维场以及情绪场。
信息场是指当时现场的外在环境“有什么”:比如天气、人员,参与人的语言行为、地点环境有什么物品等等,这个复盘有助于清楚整个事件或项目的事实情况。
思维场是指当时现场每个人自己“是什么”,即大家是如何思考的,社会对于此类场景的潜在共识是什么。比如:在商务活动中,潜在的共识是,到了吃饭的时间留客人吃饭,一般是主人请客;如果在第三方的地方,那么求人一方应请客等等。这个复盘有助于帮助我们判断执行的方法和思路是否正确。
情绪场是指当时现场人员之间处于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比如两个人碰撞,是吵架、争辩还是正常的探讨等等。这个复盘有助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
所谓情境重现,就是要重新展现当时的信息场、思维场、情绪场以及行为,才算完整。
2、关键点法则:有时候我们无法做到情境重现法,比如缺乏影像资料、个人记忆能力限制或者事情跨度太长等等,那么我们可以换成关键点法则。
关键点法则是指通过确定事情的关键点,一般可以按照时间或者事件的内容进行关键点确认,比如里程碑时间点、里程碑事件等等,然后围绕关键点进行重现、复盘的方法。
第四步: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是指将事情的完成过程,按照时间节点、流程节点把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进行阶段划分,然后把每个阶段的“结果对比”进行反思和分析。
主要着重于事件有那些问题、那些成绩,并确认在这些问题和成绩中,有多少是自己造成的问题,多少是自己努力的成绩,又有多少是外界环境造成的等等。一般我们可以把事情这样分类:可控的、半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可控的是指事情能够完全由你自己掌控,针对这些你要确认是否已经尽力做到了自己的最好程度?是否保证结果不低于原定目标?
半可控的是指事情一部分由你掌控,一部分不由你掌控,比如完成时间、质量等等,针对这些你要确认你是否把自己掌控的部分做好了?是否尽可能协助了别人以完成等等。
不可控的是指事情不由你掌控,那你只是一个协调或协助的作用,针对这些你要确认是否提前沟通好?有没有督促?有没有跟进事情的进展并及时提供帮助等等。
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更了解事情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反省,了解自己当时的思考和处理是否合适,是否有开阔心胸接纳不同的意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我剖析是要求客观、理智,甚至要对自己不留情面,才能真正摸到事物的本质,也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五步:众人设问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众人设问主要是要通过他人的角度和看法对事件进行提问,可以是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是提出新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等等,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完善对整个事件的分析。
针对这个方面,作者陈中在书中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复盘清单以供参考:
当然,这些只是作为参考,当我们开始对复盘比较熟悉之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寻找更适合我们复盘事件的问题。
第六步: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得出关于事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高做事的成功率。由1-5的步骤所得出的规律总结,需要注意规律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而非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互为因果,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有关系,但并不互为因果。举个例子:英语好的员工工作能力强,这两者并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因为其中隐藏了这个职工很努力这个因素。也许是因为他很努力,所以英语学得好,工作能力也强,如下图:
关于如何验证得出的规律是否是正确,在下面的第三个方面会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七步:案例佐证
案例佐证也是用于验证规律的可信度,因为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那么一个正确的规律就应该能够适用于类似的案例。案例佐证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案例需要选取同行业、同类型的时间,不能选取和所复盘事件无关的案例。比如复盘公司不畅销的产品得出的规律,可以用于公司同类型的畅销产品去验证。
第八步:复盘归档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验证的结论,就可以进行归档,归档就是对复盘的过程和结果用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有据可查的资料。这份资料既可以帮助其他人提升能力,也可以作为以后其他事件复盘的案例佐证。
用文字的形式保存不仅可以保留最真实、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避免因为事后回想,个人的理解和关注点不一致而导致的自相矛盾的情况。
NO.3 检验复盘是否到位的4条原则
如何证明复盘得出的结论的可靠度呢?作者给出了复4条评断原则:
1、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落在偶发性因素上,没有经过逻辑验证的结果一定是错误的。比如前面说道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例子。
2、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得出的结果一般应该是规律性的认知,那么如果结论指向的是人,那么就很可能是复盘还不够深入本质。因为人是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很难用规律性去解释。如果指向事,那么正确性会比较高,“事”是指除了人之外的所有事物。
举个例子,你今天上班迟到了,原因是今天计程车司机开车太慢了。这个结果乍一看上去是对的,但是如果就复盘而言的话,那么这个结论却是错的。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如果司机开的比较快,不用等太多红绿灯,在可过可不过的地方挤一挤,也许提前几分钟你就不会迟到了,这样一看的确是因为司机开的慢导致你的迟到。但是,你再想深一层,司机开车的快慢这个问题是不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把原因归咎于此,那么这说明这件事情是不可控制的。
可是,事实却是你是可以控制这件事情的,你可以选择提早出门,这样就可以将司机开车快慢这个导致迟到的因素消灭,所以你的迟到真正的原因是你耽搁了起床或者出门的时间,而这个却是你可以控制的。因此复盘的时候,不要找借口,要真实面对所有情况和可能去分析。
3、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的连续的why或者why not的追问?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会不断追问,找出答案之后的答案,直到本质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复盘的结论,一定要在不断连续3次以上的why或者why not的追问中去分析总结,才能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就好比我们在第二点举的例子,对迟到原因的不断追问,找到真正的背后本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4、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复盘的结论要经得起其他事件的交叉验证,这和前面说到的案例佐证是类似的,重点注意事件的选择即可。这是为了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同时避免得出的结论只适用于特殊情况的现象出现。
孔门弟子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古代圣贤是主张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并视为“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实践,“复盘”正切合此理。
以上就是《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这本书中的重点内容讲解,作者陈中在书中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复盘的概念,复盘的过程包括回顾目标和过程,反思原因,探究规律,复盘的结果即通过在做事的过程不断学会反思、自省,从而达到提升自己能力。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学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从成功、失败中去学会复盘。
在不断的复盘中去认识这个社会、环境以及变化,提升我们的能力,正如柏拉图曾笑着告诉弟子:“我能移山,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