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看看贾母是怎样做长辈的(下)

2019年5月10日  来源:文城观点 作者: 提供人:guliang19......

——读小说谈谋略之二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贾府有了长寿的贾母健在,还真的犹如有一宝。贾母还真是一个老活宝,她不仅很善于找乐子,而且也很善于享乐。贾母的享乐方式是很有素养和格调的,她是大家闺秀出身,出阁前是史家千金小姐,年老了是史老太君,她所受的教育和她名门的生活经历使她有相当的文化修养,他的艺术素养也是相当不低俗的。比如,刘姥姥入贾府之后,贾母与刘姥姥诸人一起游玩,到了晓翠堂时,贾母听到鼓乐之声,便问身边的人:是谁家在娶亲?王夫人回说是贾府的女孩子们演习吹打,贾母便笑道:“既然他们演,何不叫他们进来演习,他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过了一会儿,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见第四十回)于是,“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第四十一回)由此不难看出,贾母是很懂音乐的,她知道乐声和着水音,更为清脆、真纯、悠扬。贾母喜欢音乐,而且很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去享受音乐,这不是很有艺术品味吗?

看看贾母是怎样做长辈的(下)

贾母

还有一个例子,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母和晚辈们一块儿中秋赏月,此时贾母表现出很高的欣赏水平: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又将十番上女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心烦顿释,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贾母笑道:‘果然好听么? ’,众人笑道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儿。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听’,‘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

了不得,贾母真是一个赏月的大行家,她不仅知晓赏月时最好有笛声伴随着,闻笛观月,那才美,而且,她还知道,赏月时音乐不能太杂,否则就不雅静了;更有甚者,贾母还知道赏月闻笛时,要选那曲谱慢的笛曲,听起来才能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这哪里是一位老太太在看月亮听笛声,简直是一位艺术鉴赏家在品味艺术的美。

第五,贾母不但很有艺术修养,而且,她还是处理人事关系的行家里手。

用现在的用语来说,贾母是深谙公共关系学的奥秘的。

看看贾母是怎样做长辈的(下)

贾母与黛玉

《红楼梦》有一句名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说的很好,很有哲理含义,而贾母这位身份高贵、经历丰富的老寿星,就是一位能洞明世事,深知练达人情的睿智老人,她看人很准,遇事知进退,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

根据《红楼梦》的描述,在贾府这个大家族里,贾母对王熙凤非常信任,她是全心全意支持王熙凤管理家庭事务的,因为这位睿智的老太太知道,贾府中,再也没有比王熙凤更合适的管理人才了。长孙贾珍不行,虽然他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但生活穷奢极欲,非常好色,是不务正业的主;贾府中的其他男人也不行,或窝窝囊囊,或假正经,或好色好玩,或用心歹毒,都不适合管理家庭事务,而“凤丫头”不仅聪明,有心机,有魄力,办事果断,敢作敢当,而且,凤姐的特殊身份让她很有优势:第一,聪明机灵的凤姐非常尊重她这位老太太,她颇得“老祖宗”的欣赏和信任,而且,凤姐掌握管理权能让贾母在府中更具有权威性;第二,凤姐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府中地位很特殊的少奶奶,她既是长房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又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内侄女,有这样两房都搭边的特殊身份的少奶奶来掌管贾府大权,是平衡贾府内两股势力的最佳人选;第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凤姐的娘家的背景很不一般,王夫人的胞兄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负责皇帝及京城的保卫工作,相当于京城的卫戍司令,后来还擢九省统制。凤姐娘家有这样显赫的实权人物,她在贾府行管理权,谁敢給她惹麻烦?贾母对“凤丫头”的信任、提拔和支持,充分表明了贾母的睿智。这位经历丰富,从孙媳妇熬成婆婆的老太太,深谙大家族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她看似天天在玩着,在乐着,在与年轻姑娘们嘻嘻哈哈,其实,她对贾府重要的人和事,内心是非常明了的!

看看贾母是怎样做长辈的(下)

宝玉与黛玉

贾母有时也会发脾气,但不是情感失控后的爆发,而是心里明白者在发脾气,是发给人看的。日常生活里,贾母温和慈祥,乐呵呵的,很有菩萨之心,但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她也会发脾气,而且是发大脾气。有一次,她冲着贾政发大脾气,因为贾政下死手揍他的儿子宝玉。大家知道,贾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祖母疼爱孙子,隔代情更深,宝玉被视为是贾府最有可能的接班人,贾母视他为掌上明珠。在贾府,其他的年轻男人都不太争气,唯有宝玉是受期望的,宝玉虽然有叛逆思想,又喜欢在女孩子堆里玩着,但他聪明,有灵气,在贾母看来,贾玉就是贾府未来的希望。贾母认为,儿子贾政没有本事,拿不出好办法来教育他的儿子,竟用毒打来泄其心头不满,对贾政教育儿子的笨办法,贾母是真火了。之前,曾经有一位张道士对贾母说过:“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宝玉)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道士继续说,“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样子!”道士的话说到贾母的心坎上,在老太太看来,宝玉颇有她丈夫当年的风范,贾母说:“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有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像他爷爷。”这位颇具有他爷爷风范的聪慧少爷,在贾母眼里,就是贾府将来非同小可的接班人,贾政毒打他,她当然会发火,发大脾气。而贾母对贾政发大脾气,并不是胡乱发火,而是发火发得很有理由,也很有威信,他发火发得让贾府的很多人不敢多说什么。

其实,平常时日,贾母对晚辈们是非常慈祥,非常宽容的,她能以很开明的心态来对待年轻一辈。作为慈祥的长辈,贾母很会关心晚辈,有时她对晚辈的关心和宽容,甚至到了违背礼教伦理的程度。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贾母曾对贾政在处理宝玉的婚姻问题说,遇到难处,就该“越些礼办事”,可见,她对晚辈的爱超过了她对“礼”的遵奉。再如,黛玉进了贾府,她原是要宝玉挪出去,让黛玉与自己同住,但宝玉要求与黛玉同住一屋,贾母“想了想”,竟然同意了。作为礼教森严的贵族家庭的老祖宗,明知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但她却能超越礼仪默许年轻男女住在一处,这种开明的观念在当时是很不一般的。

在关心晚辈方面,贾母经常悖逆传统观念,打破“男尊女卑”的伦理教条,爱儿孙,也爱媳妇、孙女、外孙女,她把孙女们都安排在自己身边,经常与她们一起吃饭,一起享乐。她支持凤姐,怜爱李纨,细心关照秦可卿,对黛玉、湘云等尽心呵护;她把大观园的一帮女孩子都视为是心肝宝贝,就连远房穷本家的四姐儿、喜鸾等,她也是另眼相待,贾母八十华诞时,这两个女孩来拜寿,贾母视如家人,特意吩咐不可轻贱她俩。有时,她还会特意让老爱板着脸的贾政等离开,好让年轻姑娘们畅心玩乐。

还有一次,林黛玉竟然在老太太面前用《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诗句来行酒令,要知道,这些书在当时可是禁书,黛玉这样的行为是犯忌的,难怪聪明而稳重的宝钗急忙给黛玉递眼色,而这其实也暴露了宝钗也读过这些禁书,否者,她怎会知道呢?对这些,贾母都看在眼里,心中有数,可是对于年轻人的这些犯忌,她闻而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知道,对于年轻人,只要不是太出格,如果管得太严,效果会越差。这一点,她比贾政那位“假正经”的道学先生,要聪明多了。贾母这样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使她与年轻之间,减少了很多代沟的距离。

看看贾母是怎样做长辈的(下)

贾母与凤姐、黛玉

第六,历来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而贾母对婆媳关系的处理是非常明智的。

贾母在贾府身份高贵,倍受敬重,这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贾母是贾府里辈分最高的婆婆,而在贾母下面,有多位儿媳、孙媳,婆媳关系很复杂,而且在贾府那么大的家庭里,儿媳、孙媳多,婆媳关系就更棘手了。而贾母作为贾府“国公爷”的遗孀,是多年熬成的婆婆,贾母有她的权威地位,有她的尊贵身份,还有她的长辈威严,礼教盛行的古代大家庭里,她是可以用以上压下的方式去对待她的那些儿媳、孙媳们的,而这些儿媳、孙媳们如果遇到了贾母的威压和训斥,多半是会感到胆颤心惊,会是如履薄冰的,但是,实际并非如此,贾母与儿媳、孙媳们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婆媳之间,常常是有说有笑,乐呵呵地一起共处,孙媳妇们甚至还敢和贾母开玩笑,逗她乐。贾母很善于以谐和的态度来处理婆媳关系,她对府中的大小媳妇们,多是关心和疼爱,除非出现特别难以容忍的状况,否则,她是不会训斥和责骂的。有时,年轻媳妇羞于启齿的闺中情怀,她都想帮其周全,比如,中秋之夜,尤氏想陪她一夜,她却让尤氏回去与贾珍团圆,她说:“使不得,你们小两口儿,今夜也要团团圆圆的,如何为我耽搁了!”再如,元宵之时,她对贾蓉说:“蓉儿,你和你媳妇坐一处,倒也团圆了。”当贾赦、贾珍要去服刑时,来向贾母请安,贾母也没忘记关照:“你两个且各自同你们媳妇说说话儿去罢!”贾母确实是很善解儿孙、儿媳孙媳之意的慈祥老太太。

虽然在一些特殊时候,贾母也会对大小媳妇们有过批评和指责,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她都能让媳妇们感到她对她们的真诚母爱。极少时候,对于媳妇们,她也会大发火,也会数落几句,但都是在她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总的说,贾母对儿媳、孙媳们做的是很有分寸的。

贾母作为贾府里年纪最大的家长,她表面上看是一直在乐呵呵地玩着,但是,在危难之际,她比贾府的任何人,都更能挺得住。当“锦衣卫查抄宁国府”时,平时颇有风度的贾政,只能怨天尤人;历来处事果断的王熙凤,却昏死过去了,其他人也都乱了分寸,而年纪很大的贾母虽一时也经受不住打击,一时被“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说不出来”,但当她醒来时,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见你们倘或受罪,叫我心里过得去吗?”她先关心的是儿孙们,而不是她自己!接着,她又说,“你们别打量我是享得富贵受不得贫穷的人哪!”她带头表示遇到了危难该能受得起穷,之后,她又根据所遇到的危机,及时地提出对贾府大政方针的调整策略:“如今借此正好收敛,守住这个门头儿,不然,叫人笑话。”遭遇抄家,上上下下都乱成一团,而这位贾府的老祖宗却能有这样的见识,有这样镇静地行动,她确实是很有胆识的。

贾母这个老太太形象,或许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女家长形象,是文学中的“天下第一老太太”。像贾母那样,人活到那把年纪,还能活得那么滋润,还能活得那么老而通达,老而圆熟,老而越发是懂得取乐,还能表现得那么明智,这真是令人羡慕!

看看《红楼梦》,多了解贾母,现在年长的家长们应该想一想,若要活得滋润,活得乐乎,若要让晚辈敬重,若要不让晚辈们讨厌,是不是应该学学贾母在晚辈们面前的通情达理呢?

贾母 / 长辈 / 以理立威 / 低调 / 婆媳关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