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明长城防线的最终陨落

2019年3月11日  来源:谈艺中国史 作者: 提供人:diliang24......

明长城防线的最终陨落

经济视角下的明长城

尽管在明朝洪武年间,明政府就大力组织军队进行开边屯田的工作,还鼓励商人去边境地带进行商业活动。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不但边防部队的生活保障得到了加强,还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在永乐年间,全国军屯产粮总量为23450799石,约合183万吨。加上棉花生产和商业扶持(盐引、路引的额外发放),明代边防完全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

但从正统年间开始,明政府对军队的屯田制度做了巨大的调整。原本规定,在固定面积内种粮或其他经济作物所得的收益,一半上交军队库房保管,以备军需。另外一半则作为屯田官军的粮饷。但到了正统时期,明政府规定只需要将军屯所得收益的1/4上交军库,其他由官军分配。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减少了入库粮食的积存,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军官腐败的可能性。这些军官利用职权,往往扣押多出来的粮食,中饱私囊。他们在任职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利用这些财富兼并屯田,那些屯田的士兵往往成为了无产佃户,军官成为了大地主。其实正统皇帝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边防士兵的生活水平,但政策落实到基层后,却出现了巨大偏差。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屯田产粮的降低

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明政府不但没有提高基层士兵的生活水平,还大大减少了屯田收入。在此之后,政府将不得不调用民间粮食来补充军队的粮饷供应,这更加助长了军官的兼并土地的欲望,以至于边防军队财政收入越来越低,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富裕的军官渐渐失去了参与战斗的勇气,没有土地的士兵则失去了参加战斗的理由。这样的恶性循环,为整个明代北部边防的崩溃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地理气候视角下的明长城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汉代与明代长城防线

明代长城防线的大幅度南退,主要原因在于气候的变化。因为整个明代都处于小冰期气候环境之中,之前可以产粮的北部地区大面积缩减,随着越来越严重的草原荒漠化,很多水草丰美的牧场变成了戈壁和沙漠,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价值也跟着逐渐降低,中原农耕社会往北发展的进取心随之减弱。对比汉代和明代的长城防线形势,整体估算明政府放弃了约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降水线和明长城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明长城的修筑大体沿着400毫米降水线的北部边缘修建。也就是说,凡是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明朝人绝对不想放弃。而难以进行农耕生产的区域,明朝人绝对不会花多余的代价去争取。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大大缩减了明长城防线的纵深区域,加快北方游牧民族向南突进的脚步,进一步增加了明政府的北部国防压力。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地理视角下的明长城

如前面所说,随着草原荒漠化的不断发展,汉朝时期仍然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到了明代已经变成了沙漠戈壁。以河套平原为例,明政府放弃了如此关键的战略位置,就是因为其南方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毛乌素沙地和和库布其沙漠扩张的范围越来越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此处已经无法为河套地区的军事防御布置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撑,只能选择往南退缩。而放弃了河套地区,却为蒙古的朵颜三卫留下了广阔的牧场,在这里他们积蓄起强大的力量,对明代中部长城防线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们占据了明长城中部的大宁卫,将整个明长城防线一切为二。明英宗在土木堡一役中被也先俘虏,其根本原因就是明朝想重新收回此处的控制权。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土木堡

正如一首流行歌里所唱的那样:当初是你想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暴力,将我唤回来。(爱情)防线不是你想(买)收,想收就能收。让你后悔,让你被俘,走上下坡路。

明代军事政治策略视角下的明长城

明代原本的九边军政要务都归属五军都督府统管,但为了限制地方军队自我做大。明代的皇帝一方面不断削弱地方军官的职权和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分派藩王进驻各防区镇守。洪武到永乐时期,九边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到了明中期,逐渐形成了军政分离,三司分立(行政、监察、军事)的管理模式。而且皇帝还委派太监去各地监督武将。也就是说,地方武将要接受藩王、都察院御史以及镇守太监的三重监督,大大掣肘了武将的军事指挥行动,削弱了武将的军事权力。在瞬息万变的敌我交锋中,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明代武将的官位品级相对文官来说很低,他们的晋升道路很曲折。对比文官那种靠着笔杆子就可能当上内阁首辅的情形,武将们殊死拼杀所能换回的仅仅只是一封嘉奖信,若干赏银而已。这种心态上的失衡加速了他们贪污腐化的进程。上级军官的堕落腐化,直接导致了基层士兵与政府的对立,整个边防军队的作战斗志大大削弱。到了崇祯时期,一年的逃兵数量就高达10万余人。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士兵的职业是世袭的,士兵的户籍永远不能更改,老子当兵儿子孙子也只能当兵。这些决定逃跑的明代士兵,往往是举家搬离此处。而这些人口大都以各种方式服务于北方边境的防御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士兵逃跑,全家至少5口人都要撤走,10万士兵的外逃就相当在边防区域撤走了50万居民。整个防线的生存基础被彻底动摇。

结语:全球史观下的明长城

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弃明长城。唐代诗人张九龄曾有一句诗如此写道: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清政府废弃明长城,以开放平等的心态重新接纳北方游牧民族,倡导“满蒙回汉、天下一家”的大一统理念。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清代之后中国的北部边疆出现了长期的和平与安宁。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两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农耕民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互相敌视的民族最终迎来的和平与友谊呢?

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当代世界里依然还有类似明长城一样的防御工事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着。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在美墨边境修建1100多公里的隔离墙,而其中已有部分地区完成了该计划的施工方案。美墨边境的隔离墙从本质上来讲,与明帝国的长城“边墙”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利用人工构筑物从地理空间上将不同的社会人群强行分离开来。美国政府之所以修筑隔离墙,表面上看来是为了杜绝墨西哥毒品向国内的输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量中南美洲的非法移民通过美墨边境向美国涌入。2006年美国人口调查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美拉丁裔人口总数已高达4270万人,非裔人口总数3970万人,两者总和人口数为8340万人。而当年美国的总人口才2.9亿。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参考图

不过,无论是毒品问题还是非法移民问题,都只是美国政府计划修建隔离墙的表面理由。与古代中国的长城防线一样,这种人为设置的以阻碍各个不同社会之间交流互动的行为,必将会把本来呈现差异的两个社会进一步对立起来。因为缺乏密切的交流,彼此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就越积越深,从对立到战争,都只是时间问题。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来说:不同社会之间的长期冲突与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整体向上发展的趋势。那些与世隔绝的社会,往往会停滞不前。

明知长城挡不住入侵,古人却坚持修了3000年,明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明长城隔绝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在东南沿海,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也让他们与刚刚到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失之交臂。这种看似自我保护的行为,恰恰又是将自己束缚在原地的绳索。中国的长城,一直作为华夏人的代表建筑而让我们引以为傲。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军事水准,建筑工艺水准的明长城,也有着雄厚国力支撑的北方防御体系,的确也曾有效抵御了外部的入侵。但谈艺认为,任何一种自我封闭的防御方法都无法根本解决外部的危机,只有不断进取,敢于挑战,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外部的改变,才是新时代的长城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明清时代的覆辙,将中华民族引领到新的发展高度。

明朝 / 山海关 / 吴三桂 / 明长城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