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藩之乱。
铲除鳌拜虽然使康熙帝长舒一口气,但接下来“三藩之乱”的爆发,则使他再次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分别掌管的云贵、广东、福建势力范围。耿精忠的爵位袭自其父继茂,而继茂袭自其父仲明。这个格局,确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存阳
清王朝最早建立三藩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朝廷的南顾之忧,就是希望他们来屏障朝廷,即通过笼络、利用吴三桂等人,收“以汉制汉”之效。应该说,这一设计有其合理性,也确实收到了很大成效。不过,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如三藩之王能否对朝廷一直忠心不二, 三藩势力一旦坐大,朝廷如何应对,等等。
此后,清廷担心的事情,慢慢都变成了现实。
三藩不仅垄断地方财政、聚敛财富,还不断以兵饷和行政开支为由,向朝廷伸手索要巨额经费,这给朝廷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藩虽非封地,但操纵着当地官员的任免大权,吴三桂节制的云贵地区尤其如此,这既是朝廷授予三藩特权的后果,也是三藩专擅一方的恶性膨胀,这些地区简直成了“独立小王国”。
更为严重的是,三藩各握兵柄,拥兵自重,虽然仅占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但他们手下的兵,只知为藩王家丁,不知有朝廷。而且,除额定兵外,三藩还拥有数量众多的私人武装力量。这对清廷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三藩尾大不掉之势就这样形成了,与朝廷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三藩割据的发展态势,逐渐引起朝廷关注。顺治年间,已有部分官员开始上疏弹劾三藩的不法行为;康熙初年,庆阳知府傅弘烈奏告吴三桂图谋不轨,浙江巡抚范承谟更上书呼吁撤掉三王。这引起康熙帝高度警觉,将三藩问题视为一大心病。但因对付鳌拜,时机尚不成熟,他没有贸然行动,只是暗中为解决这一隐患做积极准备。铲除鳌拜之后,解决三藩问题遂正式提上日程,康熙帝着手对三藩有针对性地进行压制。这让藩王们感到很是不安。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的上疏,成为引发撤藩与否问题的导火索。三月,尚可喜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并请求由其子尚之信袭爵留镇。此时,康熙帝认为撤藩的时机来了。他一面夸尚可喜能识大体,一面以藩王见存、子无移袭之例为由,拒绝了由尚之信袭爵留镇的请求,明令全藩北撤。
这一决定,不仅表明康熙帝对撤藩的明确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吴三桂、耿精忠的一个暗示。
为试探康熙帝对自己的态度,吴三桂、耿精忠于七月也疏请撤藩。康熙帝将计就计,表示同意,并令议政王大臣商讨迁移之事。
当时,对撤掉耿藩,朝中意见是一致的,但撤不撤吴藩,分歧很大。除兵部尚书明珠等少数人赞成撤外,大多数廷臣如图海、索额图等认为不宜撤。康熙帝心意已定,力排众议,坚决撤藩。八月初六,下令三藩全撤。十五日,派遣礼部侍郎折尔肯等分赴云南、广东、福建,处理撤藩事宜。
吴三桂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大为恼怒,在手下的怂恿下,密谋反叛。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处死不肯依附他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扣留钦差折尔肯,公开举兵叛清,拉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
吴三桂像
在吴三桂的影响或胁迫下,一时间叛乱四起。耿精忠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十五日、尚之信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一日,先后举起叛旗。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分别于康熙十三年二月、十二月反叛。此外,像一些前明遗老、降清官将、据守台湾的郑氏集团,也都纷纷加入反清行列。就连蒙古的一些部族,也趁机入边侵扰。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康熙帝并没慌乱,而是根据形势的发展,采用分化瓦解、剿抚并用与军事行动配合的策略,从容镇定地对平乱事宜做出部署。
一开始,由于吴三桂等叛军势头猛烈,多路进攻,清军疲于应付,处于不利局面。康熙十五年之后,康熙帝对战略部署重新做了调整,形势逐渐向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节节败退、越来越孤立的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但八月就病亡了,其孙吴世璠于十月即位。此后,局面完全反转,清军展开全面进攻。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吴世璠见大势已去,在昆明城内自杀。二十九日,吴国柱等率众出城投降,清军顺利入城,戮吴世璠之尸,将其头颅传送京师。
一场历时八年、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的大动乱终于被平定了。康熙帝得捷报后,写了一首《滇平》诗,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感慨:“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平定“三藩之乱”,对清王朝来说,是基本实现统一大业、确立稳固统治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三十八年的不断努力和开拓,清朝逐渐摆脱动乱的困扰,进入平稳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