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这是一个关于八岁半男孩的例子,它将显示出这孩子被家长宠坏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一类从小被溺爱的人成为罪犯和罹患神经病的。
停止对孩子的宠溺,是我们这个时代第一紧急要务。这只是说,我们不能再纵容他们,而不是不能表达喜爱之情。我们应把他们看成是朋友,看成跟我们地位对等的人。被宠溺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通过这一案例显示出来,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小孩的问题是:小孩现在仍然在读三年级,因为他需要复读每一个年级。
我们不禁要怀疑,这孩子是否存在智力缺陷,因为刚一上学就面临留级问题了。在分析他的情况时,我们理应记住这一点,但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因为他的问题是后来才出现的,而一开始,他能够顺利地完成课业。
他说话时像一个幼儿在咿咿呀呀。
他之所以学一个幼儿说话,是希望家人能够宠爱他。这意味着,在他看来,这种模仿会给他带来优势,因此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目标。而他可能弱智的假设,也因他的这一计划出于有意而不成立了。在学校里,他不喜欢学习生活,也不愿尝试跟他人交往,这是因为没有得到适应学校生活的训练。他表达自己追求的方式,是敌视他人和对环境的抗拒。而他每个年级都要复读,正是这种敌视和抗拒的态度所造成的后果。
他有哥哥,但不服他,且经常和他争斗得厉害。
据此可以得到他哥哥已经妨碍到他的观点。如果我们可以做出哥哥表现良好的假设,那么,在行为上表现很坏,就成了这个孩子跟哥哥竞争的唯一手段。他梦幻地以为,他要胜过哥哥,只须自己是个幼儿就可以了。
孩子学会走路是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候。
他可能有佝偻病。或许,在这个年龄以前,他的家人对他的看视太多了,甚至他的母亲从未离开过他;还有一个原因让母亲更多地注视和疼爱他,那就是他身体情况差。因此他才没有及时学会走路。
他学会说话的时间非常早。
很难学会说话是孩子弱智的主要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小孩的智力没有问题。
他说话的方式,总像一个幼儿在呢喃。父亲对他也是宠爱有加的。
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也发生在父亲身上。
母亲受到小孩更多的喜欢。这个家庭有两个小孩,哥哥非常聪明,这是他们的母亲说的。两个孩子进行着非常激烈的竞争。
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那么他们一般是有竞争的,而且在年长的孩子间更甚;互相争斗的情况,难免在两个同时长大的孩子间发生。我们已经讨论过一种情形(详见第八章),那就是,第一个孩子的优越地位,会因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被颠覆。要避免激烈的竞争,只能进行孩子间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训练。
他算术很差。
一般而言,算术是被宠惯孩子们最难学会的科目。被宠惯的孩子缺乏某种社会逻辑,而这种社会逻辑必定会在算术学习中涉及。
可以肯定,他的脑子有点问题。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出这种情况,他做的每件事,每一种行为,都有他的道理。
孩子手淫,他的母亲和老师都相信这一点。
而且确有可能,手淫行为在很多孩子间普遍存在。
他母亲说,他已经出现黑眼眶了。
人们通常根据黑眼眶怀疑一个人有手淫行为,然而我们不能如此断定。
在食物上,他要求很高。
我们已经看到,即便是在进食时,小孩也总想着吸引母亲的注意。
他非常怕黑。
这也表明孩子确实是受到溺爱的。
他的母亲说,他的朋友很多。
我们相信,这些朋友都是小孩子,且听任他的指挥和统领。
音乐十分吸引他。
有音乐天赋的人,耳朵的曲线更美好。我们若想得到这样的启示,检查一下喜爱音乐的人的外耳形状即可。经过检查,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孩子的听觉敏感且细腻。对和谐音乐的偏爱,是听觉敏感的表现,这种人接受音乐训练的能力更强。
他爱唱歌,但耳朵有病。
对于生活中的噪音,这种人难以忍受,他们的耳朵更容易染上疾病。为什么音乐天赋和耳疾能遗传给下一代?因为听觉器官的构成是通过遗传传递的。耳疾也困扰着这个男孩,而且不只他有音乐天赋,他的家人都有。
若要帮助这个男孩,锻炼其独立能力是合适的。现在正是他的自主能力不足的时候;他母亲凡事都为他操劳,紧紧依附着他,而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被母亲庇护是他一心所愿,而提供庇护则是母亲高兴从事的。从现在开始,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事,包括犯错在内,我们就要让他自由地去做。因为这是唯一让他学会独立自主的方法。他和弟弟的争斗,不能因为在母亲那里争宠而展开,这是他需要自己学会的。现在的情况是,兄弟俩互相无谓地嫉妒着,因为他们都有一种母亲爱对方更多一些的感觉。
要敦促孩子,让他大胆地正视学校学习这一问题,这工作是我们尤其需要做的。如果不能继续学习,将会有什么在等着他?他的生活在他脱离学校后的发展,将走向无用的方向,这是可以想象的:他会在某一天开始逃学,而后干脆断绝与学校的联系,离家出走,并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要让他适应学校生活,现在就要帮他进行调节,这总强过事后去处理一个少年犯——治大于防啊!学校这个考验是非常严峻的,而眼下不能奇怪他在学校碰到的各种困难,毕竟他还没有充足的训练和准备,社会意识也有欠缺。但是,把他解决问题的勇气鼓舞起来,是校方应该做到的。当然,一个班里学生太多,孩子的老师对于如何激发孩子心里的勇气并不通晓——校方自身的困难可能都是存在的,而事情也就可悲在这里。但是,还是可以救助这个孩子的,那需要老师的帮助,即恰当地鼓起他的勇气,振奋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