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及教育领域有着相当长远的眼光,绝不可能无视外部环境会影响儿童发展这件重要的事。在过去,注重内省类型的心理学所涉及的范畴相对狭隘,后来沃恩图认为,应该创建一门新的科学来补足内省类型的心理学所没有涉猎的那些内容,即:创建社会心理学。不过,个体心理学却没必要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因为它本来就同时涉猎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层面。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学不会在不考虑外境对心理的影响下,只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同时,也不会忽视某些特殊的心理对外境的独有感受,而只把目光定在研究外境对个体的影响上。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包括老师,尽管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负有责任,但也不应该就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孩子的心理始终受外境所影响,并直接或者间接的因而形成了其内在的心理。在这里,我们所指的间接外境影响是这样的:孩子的父母首先受到外境的刺激,而有了某一心态,而后,他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又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情况避无可避,因此,必须将之列入我们所考虑的范畴当中。
外部的经济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这是教育者必须首先要思考到的。比方说,有的人家祖祖辈辈都很贫穷,因而活得捉襟见肘、困苦不堪。一直以来都生活在哀怨的心情下,不免受其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心态,也无法帮助他们培养协同心。困苦的经济生活压得他们心里沉甸甸的,如此惶恐度日,又怎么可能生成与人合作的健康心态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牢记的:不管是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倘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生活在没有充足食物的环境里,又或是经济状况异常拮据的话,那么势必会给他们带来生理上的影响,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战后出生的孩子身上就有这样的情况,他们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成长得就要比上一代人艰难多了。
如此,儿童一方面生活在经济的影响下,一方面又在成长发展上受其左右。而除此之外,要是父母对生理卫生一无所知的话,就会变得怕羞,以及由于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反倒会更宠溺孩子,怕他们会吃苦受罪,而这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然而,父母在宠溺孩子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很多问题。比方说,自以为像脊柱弯曲这样的毛病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有所改善,等孩子大点了也就好了,因此,没有把握好治愈孩子的时机。不及时就诊自然是因为无知惹的祸,特别是在大城市里,怎么可能在医疗服务上没有相应的设施呢?身体出了问题,却不及时去看,那就很容易发展成恶性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当孩子病情严重时,自然就埋下心理阴影。对孩子来说,疾病会是他心理的一道“坎”,会使他在心理上烙下“病根”,所以说,平日里就应该尽可能地预防孩子得病。
要是孩子难免会碰上点沟沟坎坎,那我们采取的应对之策就应该围绕着:帮助孩子建立起信心去面对疾病,以及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其实,正因为孩子的社会情感不足,才会导致心理上被疾病所影响。一个患病的孩子若是感到自己是与身边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话,就不至于受到很大的心理创伤,不会像那些被宠溺坏了的孩子那样,深陷病痛的折磨之中。
我们有不少此类个案,而这些案例均显示出:孩子若是得过百日咳、脑炎或是舞蹈病,一般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许人们会觉得,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身体患病了的缘故,而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其实,孩子早在身体疾病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某种性格上的缺憾了,只是一直隐而未发罢了,直到身体患病才显露了出来。也就是说,孩子在得病的那段时间里,发现家人都会围着他转,于是便感受到自己是享有一定的权利的,可以摆布他人。当他看见父母脸上挂有担心和害怕的神情时,就知道,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所以,等到身体恢复之后,他还是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和照顾,所以,变着法地还想控制自己的父母。这自然更多地发生在那些情感培训不足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基本上不会错过任何表现自我的机会。
不过,孩子往往会因疾病而在性格上有很大的转变,这很有意思。有一个老师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发生在他第二个孩子身上的事情。他曾非常担心自己的这个孩子,却又无可奈何。这个儿子在班上是最差的学生,还隔三岔五就离家出走。有一天,孩子的父亲准备将他送进改造所,结果发现,孩子得了忧郁性的肺结核。这种病必须通过父母的长期,且是甚为精心照料才能够康复。所以,在小孩得病期间,父母就对他格外关照,而这正是孩子所需要的,结果,当他病好后,就成了家中最听话的孩子。先前之所以制造种种事端,是因为哥哥的缘故,这孩子觉得自己老是活在他的阴影里,而哥哥一直都很受家里人的喜爱,所以就不免想跟哥哥斗争到底。不过,这次的疾病使他明白,家里人对他和他的哥哥都很喜欢,因此,也就开始懂得用自己好的表现来获得父母的关爱了。
不过,我们仍须注意,当孩子有过患病体验之后,就会深深将它留在记忆深处,他们会被那些有生命危险的疾病吓到,而死亡一样会震动他们。对于疾病的印象会烙印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到了日后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很多人因此而喜欢研究疾病和死亡,其中有些人还找到了一种可以把兴趣发挥出来的好方式,那就是,成为医生或是护士。不过,这只是一部分人,多数的人则会因此而惶惶不安,脑海中总是闪现着疾病的影像,这样,就很难安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了。我们调查了百名女孩子,从她们的经历中发现,有近乎一半的人承认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生活中碰上疾病或是死亡。
孩子容易受到来自童年时期患病经历的影响,对此,父母应予以关注,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此类情况,要多告诉孩子一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提早让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如此一来,当他们突然要面对疾病时,就能有所防范了。在此,父母应使孩子有意识的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想,即:人的生命固然有限,但生活得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对孩子来说,在生活中还会遇上另一道“坎”,那就是与陌生人接触,或是跟家人的朋友打交道。在与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他们通常爱跟孩子闹着玩,但并不是对孩子本身有多大的兴致,往往只是想在一小段时间里让孩子喜欢上他们。所以,为了博得孩子的喜爱,这些人就会过度的奉承孩子,而孩子却会因此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由于他们无法跟孩子有长时间的接触,所以会充分利用短暂的时间来宠溺孩子,然而这却给真正负责教育孩子的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要尽可能避免让陌生人或是亲戚朋友这么做,不能让他们妨碍到父母正常管教孩子。
此外,还有一件事要尽可能规避,那就是陌生人在初次见到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在性别上弄错。比如,会用“好看的女娃娃”来形容男孩子,或是用错形容词来描述女孩子。至于规避的理由,我们会在有关青春期儿童的那一章里进行探讨。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自然非常重要,孩子会通过家庭生活情况来了解人们相互间是如何合作的,这是他们首先产生印象的来源,也就是说,孩子会借家庭环境来了解其参与社会的程度如何。孩子若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家庭,那么从小到大的环境就是不怎么与外界接触,当他长大后,就会把家人和外人清晰地分隔开来。对他们来说,家是家,外界是外界,它们之间是泾渭分明的,需要分别对待。于是,我们就自然能够看到,这些孩子对外界是抱有敌意的了。不与外界接触的家庭环境,是不会与社会有什么发展性的关系的,这使得孩子也受其影响,变得很难相信他人。如此一来,当他们不得不与人接触时,就会只专注于自身利益,那么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被培养成可与他人建立起社会情感的人呢?
孩子一般长到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与别的孩子在一起玩了,通过玩耍可以使其不怕与陌生人接触,不然等孩子大一些了,就会在与人接触时,感到拘谨、担忧和脸红,并且还可能过于关注自己的言行,变得敏感起来,对别人也容易产生敌意。这常常会发生在那些被宠溺的孩子身上,他们被惯坏了,老想去排挤别的孩子。
父母要是能早一点儿注意到孩子有没有此类特征,就可以及早进行处理,而不至于等到将来还得费心矫正。父母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应该安排他们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让他有机会参与集体活动,那他就不会产生害羞和过于关注自己的性格特质,也不至于形成精神问题或是神经官能症了。只有那些孤僻、不爱与他人接触的孩子才会如此,他们往往做不到和其他人配合着做什么,也根本没有这个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