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孩子的学校生活

2019年1月29日  来源: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对于孩子而言,进了学校就等于是进入了一个完全没有涉足过的新环境。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一个新的环境可以检验出孩子有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准备教育,用以适应即将来临的新环境,而进入学校,也可以对此进行测试。倘若孩子此前接受过准备入学的教育,那么顺利通关就不是难事,倘若不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他在入学后所显露出的因缺乏入学准备而引发的一些问题了。

孩子刚开始进入幼儿园或是学校的时候,很少会有人记下他们在心理准备方面的过程,要是人们能记录孩子的情况,那对我们了解孩子成人后的行为就会非常有帮助了,可以借此来分析他的行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新环境测试所透露出的情况,要比孩子的日常学习成绩更能说明问题,它会告诉我们孩子的一些切实情况。

一个孩子在刚踏入校门的时候,学校对他的要求会是什么呢?他得学会与老师配合,团结同学,并喜欢学校为他安排的各种科目。孩子能否适应在学校里的新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他与别人的合作能力,以及他的兴趣都在哪里。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喜欢上什么课、喜不喜欢听别人说什么,还有他会对什么产生兴趣。进行核实的时候,我们只要注意孩子有什么举止、所说的话、手势、眼神,以及他是如何听其他人讲话的就可以了,还有,我们要去观察孩子对老师的反应,是比较友善还是想法子避开,等等。

所有细节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都会带来影响。在这方面,我的一个病人就很能说明情况。他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什么职业都适应不了,因此,来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我们对他的童年进行了回顾发现,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没过多久就离世了,而他就从此与姐妹一起长大。当他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时,不清楚自己是上男校,还是女校。结果,姐姐劝他说应该读女校,他就去了,然而没上几天学就被校方给开除了。可以想见,一个孩子在经历这样的事之后,会留下怎样的印象,必是糟透了。孩子对老师是否感兴趣非常重要,这决定了他会不会专心去学习。所以,对于老师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就是,得让孩子专心听讲。要是碰上有的孩子精力不集中,或是漫不经心的情况,就应当做到立马有所察觉。在刚步入学校的那段时间,不少孩子都缺乏专注力,这样的孩子通常在家的时候,被家人给惯坏了,所以,当他上学后一下子面对那么多陌生面孔时,就被弄得应接不暇了。倘若这样的孩子刚巧遇到了严厉的老师,就很可能看上去老慢半拍,像是记性不好似的。不过,在人们的认知里,孩子记性差,老忘了自己的功课,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原因并不这么简单,其实,往往记不住功课、总挨老师骂的孩子是可以轻易记住其他东西的。甚至,他的专注力也不差,不过这样的孩子得首先被家人宠爱着才会如此。因为对他来说,更在意的是别人能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至于功课,那就另当别论了。

要是此类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还老是考不及格,那对他来说,不论是批评还是责备都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他的生活方式不会因此而发生转变,反而会加深他对自己的理解,认为自己在学校里是一无是处的孩子,并且,还会由此而产生悲观心理,变得消极起来。不过,要是这些被家人溺爱的孩子能够重新获得老师的宠爱的话,就往往会更加刻苦用功了,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留意。孩子们要是觉得在学校更有利于他们,就必然会好好努力,可事实上,没人能够保证孩子一定能在学校的生活中获得足够的爱护。有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止步不前,这通常是因为换了学校,或是教他的老师变了,另外,还可能因为孩子学不好某个特定的科目,比方说数学。这对于一向被惯坏的孩子来说,是极难掌握的。于是,当孩子碰上此类情况时,就不会再信心满满地努力进步了,毕竟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轻松地应付各种事情了,因为每次都有人帮他准备好。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清楚如何下苦功去做什么事,也没有获得过这方面的培训,因此,对困难缺乏耐心和克服的勇气。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弄清楚为什么要在孩子入学前就帮他打下充足的基础到底有何意义了。要是此前孩子没怎么下过功夫,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母亲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帮助。我们都很清楚,作为母亲,肯定是头一个能让孩子对学校产生兴趣的人,在这一点上,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她完全可以把握自己孩子的兴趣点,将之引入健康的入学之路。然而,要是她没有在这方面负起责任,后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而事实上,这常常发生,等孩子到了学校,我们看看他的表现也就知道了。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母亲所起到主要的作用外,还有其他盘根错节的因素会影响孩子适应新环境,它们均来自孩子的家庭。比如,与父亲、兄弟姊妹有关,前者对孩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力,而后者会与其形成竞争关系,对于这一点,此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另外,发挥作用的还有家庭以外的因素,比如说,来自社会的不良环境,以及社会上的某些成见,对此,我们将在下一章的内容里详说。

总之,致使儿童没有充足的入学准备的因素有很多,倘若仅以学习成绩来评判他们,显然是很不明智的。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应该着重于去看分数高低,而是应该将其视为孩子们在学校里所反映出的心理状态,即:通过分数去了解一个孩子在智力上、兴趣点上,以及专注力方面的情况。事实上,不管是通过学习成绩来检验学生,还是借由智力测评这样的科学方法来测评学生,都是一样的。虽然两者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在我们让孩子接受这样的测试时,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心理状态上,看看他们发展的究竟如何,而不能过于关注纸上所堆砌出来的大量事实。

智力测试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因此老师们自然都会对结果非常重视,这在有些情况下是合理的,毕竟可以让我们知道不少通过一般性测试所测不出来的事情。不过,这样的测试常常对孩子也很有用,能够帮助他们脱离困境。比如说,某个男孩子成绩十分不理想,就连老师也想让他降级了,可通过测试,却让大家都看到了这个男孩在智力方面,是可以达到比当前水平更高的程度的,因此,他最终不但没有降级,反倒还越级了。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能够获得成功的,继而在表现上也比过去强了许多。

在此,我们并非是想质疑智力测试的功效,而是想要强调一点,倘若孩子一定要参与测试,那么不管是孩子本身,还是他的父母,都应该不去问结果如何,因为他们都不清楚这样的测试在实质上究竟意味着什么。通常,父母和孩子都会以为,得到一个测试结果,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并且这个最终的评定就是对孩子的一个完整的判断,也就是说,大家都会自以为孩子就是测评出来的这个命了。于是在这之后,孩子就会一直带着这个结果生活,被其所限,为其所累。其实,不少人都认为,不应该将测评结果视为终极结果。其实,即便能在智力测验中拿到高分,也并不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就能获得某种保障,事实恰恰相反,那些日后比较成功人,过去在智力测试中的分数,大多都不怎么样。

按照个体心理学家对此类测评的经验,要是被测者能够找到应对测评的办法,通常都可以做到在第一次拿到低分后不再如此,他们会在往后的测试中逐渐将分数升上去。其中一个法子就是,对智力测试中的某类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摸索,这样,便能找到所需的应对窍门和需要准备的东西。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累积经验,然后,就不难在往后的测评中取得好成绩了。

这之后,我们需要关注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学校,日常教学对学生能起到多大作用,效果如何?制定的课业是否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畴。在此,我们并不是对学校所安排的科目是否有价值心存疑虑,也无意让校方适当取消一些科目。问题的重点在于,应该使科目之间互为关联,然后再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这么做,就能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科目,以及它本身有什么实质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将所学科目看成是不真实而理论性过强的东西了。我们当前所要讨论的,就是与此相关的问题,即:教育学生有关各学科的知识,以及有关该学科的实际情况,或者对孩子的人格进行重点培养。个体心理学主张,学校可以同时发展这两点。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说过,孩子在学校里应该学到一些有趣的课程,而且它们都应是不脱离实际生活的知识。数学科目中的算数和几何,就可以联系现实中的建筑来讲,比如:建筑物有着怎样的风格,结构上是怎样的,能住多少人,等等。相应的,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可以就其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整编,好让学生能够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学习。一些在教育上较为领先的学校,会配备一些专家,他们会懂得让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把知识串联起来讲。这些教育专家会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漫步在阳光下,尝试着去弄清楚孩子们相对更喜欢什么科目,又不待见哪些。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灵活把握,知道哪些知识可以搭配在一起说,好让孩子们能够活学活用。比方说,当讲到植物的时候,就将某一植物的历史、所处国家的气候特点等相关知识都调集在一起告诉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有了兴致,老师也能改善课程本身所带来的那种枯燥乏味的氛围,令该学科生动起来,而学生们也能通过这种贯通的方式,真正地接触到事物本身,并对其增进了解。教育最终不就是要实现这一点吗?

到了学校这样的环境,孩子就要面临竞争了,而且还是个人化的角逐,我们显然得了解这件重要的事情。要是孩子们在学校都可以融入自己的班集体,并认为自己确实是其中的一分子的话,就最为理想了。在此,老师应该注意学生们的好胜心理及竞争意识,尽可能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控的。一般而言,孩子都不想落后,不想眼看着有人出类拔萃。为此,有些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努力赶超,而有的孩子却会因为有同学遥遥领先而深感失望,在看待事物时不免带有主观情绪。这时,老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因为教师本来就有引导和规劝学生责任,只要他在这时候说一句什么,就很有可能把一个在竞争态势下奋力抵抗的孩子解脱出来,令他学会将争斗之力转为合作之力。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解决,即:让孩子在自己的班级里实现自治,并自己拟订合适的整套计划。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没必要事先准备什么,让孩子们观察并留意班上的情况就可以了,或是,让他们先提提意见。要是在学生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前提下来实现自治计划的话,我们就能看到,在处罚学生的时候,孩子们往往比老师还要严苛,甚至还有学生深谙此道,明白如何以权谋私给自己多争取些优势,以及提升自己的优越感。

我们应综合考虑教师及学生的意见来评估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进步,不能只在意教师的看法。在这一方面,孩子们的判断力往往都很不错,这非常有意思。哪个学生在拼写上最好、哪个学生善于画画、哪个学生运动方面最强,他们都清楚。要是让孩子们互相打分,他们能做得很好。但在对其他人做出评价时,常常就很难做到公平以对了,不过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做不到不公正,所以会尽可能地让自己不徇私罔顾。在评估学生这个问题上,最难的就是判断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了,他们会自以为永远也没法追上其他同学,可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他们绝对可以奋起直追。我们必须对孩子指明,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正确的,不然孩子就会将这样的看法定型,日后想要改变就难了。一旦孩子抱有这样的观点,就只能一直待在原地,永远也前进不了。

绝大多数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往往变动不大,好的总是好,差的总是垫底,处于中间位置的也始终会保持在那个位置。出现这种格局,如果说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情况所造成的,不如说这其实反映的是孩子在心态上的一种被定格了的惯性。看到这种迹象,我们就应该清楚,孩子会给自己设限,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有的孩子就会由乐观转而变得悲观起来。不过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学生的成绩会时不时地相应变化一下,所以,透过这个事实,我们就能明白,儿童在智力发展方面,不存在天生既定的问题,是会产生变化的。对此,老师也要跟孩子们说清楚,让他们也能认清这一点,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善加应用。

有一种迷信的做法,即:有些人会把那些只要是心智正常的孩子就能获得的成绩,归因到遗传因素上,对于这种做法,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是应该予以摒弃。这或许是儿童教育方面最为荒谬的地方了——相信能力都是通过遗传得来的。一开始,当个体心理学抛出这个观点时,人们普遍觉得这不是真的,而是我们乐观的一种猜想罢了,没有科学根据。不过,时至今日,这个观点正被更多的心理学家及病理学家所接纳。能力来自遗传这样的说法很容易被孩子、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师拿来当替罪羔羊,只要遇到困难,不得不付出努力去处理的时候,人们就会拿遗传来当挡箭牌,借以逃避责任。然而,没有人有权逃避自己的义务,而对于那些以逃脱责任为目的的观点,人们也应该保有质疑。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倘若相信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方面是有价值的,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那么,对于遗传这样的观点,就不会轻易地接受,也不会产生什么矛盾心理。在这里,我们暂且撇开身体上的遗传因素不谈。我们都清楚,身体上要是存在某些器官缺陷的话,是可以通过遗传带给下一代的,甚至有些器官的功能也会代代相传下去。可人在精神方面的能力与人的器官功能运作,有联系吗?在阐述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时,我们已经着重说过,人的精神也能体会出来自身体器官的能力,并有着与之类似的经历。此外,精神还要照顾到身体器官所具有的实际能力。然而,精神有时候会过于关注器官的功能,以至于因为受到了来自身体器官残缺或病痛的惊吓,而难以在其康复后很快解除这种由惊吓带来的恐惧。

人们看到某些现象后,就喜欢刨根究底,想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但用遗传去评判某个人的成就,是会误导不少人的。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去衡量他人,就会犯下一个常见的错误,即:忘了在我们祖祖辈辈的家谱中,每一代的祖先世系,都是由父亲和母亲作为一代构成的。假使往前追溯五代,那么我们的祖先就有六十四位,从这么多人里找出一个聪慧之人,是很容易的,如此一来,后辈要是有什么才能,就都可以算到他头上了。假使往前再追溯五代,就是十代人,那么我们的祖先就是四千零九十六位了,自然可以至少挑出那么一个能够鹤立鸡群的人。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先人中的那位杰出之人,往往会遗留下一种家族风范,后人常会受其影响,而这种影响力与纯粹的遗传影响足以比肩,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由此,我们就好理解何以有的家庭会出现那么多超出平常人家的有德之士了,显然,问题出自家族风范而非纯粹的遗传之因,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在古老的欧洲,那时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孩子们基本都得子承父业。倘若我们在此先忽略当时社会制度所发挥的作用的话,那就会很自然地觉得,那些关于遗传因素带来的作用的数字统计,能够有力地说服我们相信,遗传之力是千真万确的。

孩子不能取得能力上的进步,除了人们迷信的认为这源于遗传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阻碍,那就是,家长对成绩不好的孩子会实施处罚。对孩子来说,要是考不好,就得不到老师的喜爱,而这不但在学校令他很苦恼,在家也是如此,他还得忍受来自父母的训斥,有的家长甚至还会体罚自己的孩子。教师当对此了然于胸,要是一个孩子考得很差,就势必会对其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有的老师觉得,孩子要是将成绩单递到父母手里,就肯定会想,必须得在之后的学习中发奋图强了。然而,这么想的老师忽略一个问题,这并不适用于那些特殊的家庭。有的家庭家教甚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拿到成绩单后就会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要不要交给父母,然后,他很有可能不敢回家,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因为太过绝望,而有了轻生之念。

校方制定什么规章制度,对于教师来说是不用担什么责任的,可制度本身往往存在着有违人性,且苛刻的地方,要是老师们出自同情心,愿意理解孩子,从中做出一些调和的话,那就太好了。这样,老师就可以顾及一些个别孩子所处的特殊情况,而对其适当放宽一些了,而这个孩子也就有可能因为受到鼓励,而不至于往绝路上走了。孩子考得差,心里肯定会感到压抑和沉重,所有人都清楚他是班里最差的那一个,而最终,他也会相信自己就是垫底的差生。要是我们能站在他的角度想想看的话,就知道为什么他会不爱上学了。因此,他们会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倘若孩子在校时被人批评,成绩又差,还没什么希望能追上别的同学,那当然就不愿意再去上学了,情况严重的话,就想要逃学了。所以说,我们不应该对孩子翘课不上学而闹心。

尽管孩子们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不过,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意识,能认识到发生这些事情都意味着什么:这只是个差劲的开头而已,特别是对那些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便会篡改自己的成绩单,甚至不再去学校上课而和同类型的学生厮混在一起,到处惹是生非,最终踏上犯罪之路。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这些事情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人们都能接受每一个孩子都并非无可救药的话,那么有些事就不会发生了,我们是可以找到方法来改变他们的。不管孩子的情况到了怎样的地步都可以想法子解决,只是,这需要我们尽力去寻找应对的方式方法。

学生要是蹲班,必然会带来不少弊端,在此就不赘述了。基本上老师们对此也是赞同的,因为让学生蹲班重修,不仅给学校带来不少麻烦,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问题重重。或许有个别例外的家庭,但肯定为数不多。大部分蹲班生往往会多次留级,学习总是赶不上其他孩子。而对于他们的问题,人们却总是予以回避,直到最后,问题还是摆在那里。

判断一个孩子到何种情况就得重修课业是个很有难度的问题。对此,有不少老师都能够规避,他们会利用假期给孩子单独进行辅导,看看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改过来,如此一来,也就能让他们顺利跟上了。在学校,要是有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辅导老师就好了,而后,再将这种方式大范围地推广下去。尽管我们可以从社会工作者和家庭教师那里得到帮助,但却没有太多类似这样能给孩子补课的辅导老师。

上门为孩子补课的家教制度在德国这样的国家也是不实行的,所以,看来这类教师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那么,老师在校内职教,就应该是最了解孩子情况的人了,倘若这位老师很有经验的话,就能比其他人更能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人会说,即使是班主任,也没法一一知道班上学生的状态,毕竟班里的学生太多了。可事实上,要是他们能够在孩子们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开始观察的话,那么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对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了然于胸了,而且,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避免日后生出什么事端来。这样,就算是一个班里有很多学生,也一样能够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教育,总比教导不清楚怎么回事的学生来得容易,且更有效果。一个班级里不宜有过多的学生,理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倘若事实如此,也还是可以想法子克服的。

站在心理学角度而言,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的老师与孩子一起升入新的学籍,不要年年给孩子换新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要是老师能与自己在一起共度两到三年,甚或四年的话,无疑在各方面都是好的,然而有的学校,却半年就换一次。倘若老师们可以跟孩子待几年,那他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他的学生了,并且更为深入,同时,也更便于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有无问题,并及时帮他们改过来。

跳级对孩子来说是不是件好事还有待研究,不过,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也有不少。一般来说,跨级学习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期望过高,而难以感到满足。要是一个孩子在年龄上超出了所在年级的平均年龄,是可以考虑连升几级的,对于一个过去成绩并不优秀,却一下子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孩子而言,也同样适用。但我们却不该将跳级视为奖励,专门针对那些成绩好,或是知识量累积得超出一般学生的孩子。对学习优异的孩子本身而言,倘若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学点诸如画画或音乐这样的课外知识的话,肯定对他大有好处,借此能够学习到的东西就更丰富了,而对于他所在的班级而言,有这样一个孩子存在,无疑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因此,让这么出色的孩子离开班集体,未见得是件好事。有些人觉得,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就理应有提升的机会,可我们却不这么看,因为就整体而言,一个表现出色的孩子更能带动起集体的氛围,促进所有的孩子都努力向前发展。

学校里要是有快班和慢班的分类的话,对这一情况进行考察后就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孩子在快班,并不全都在智力上没问题,这着实令人诧异;而处于慢班的孩子,也不全都是人们理解的那样,没有一个机灵的。大多数学生之所以被分到慢班,是因为家庭的缘故,他们多是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学校,他们往往名声不好,被认为是又呆又笨的一类。不过,原因只不过是出在了没有准备好过学校的生活上,这很好理解,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往往父母都很忙,腾不出时间来教育孩子,又或者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难以为孩子进行这样的准备。于是,贫困生就只能因心理准备不足而被分至慢班了。对于孩子来说,被划归到慢班的行列,就标志着他不会有好的表现,并且还会被同学们拿来笑话。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辅导老师的作用了,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由这样的老师来照顾最为合适。除此之外,学校应设立俱乐部,让孩子们在那里可以获得特殊辅导:写作业、玩游戏、读书,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信心了。而相应地,若是久处慢班,必然让他们感觉没有勇气、难以改善当前境遇。要是在这样的俱乐部里都能配备上数量充足的玩耍之地的话,那么孩子就不会跑到街上无所事事,更不会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了。

在有关教育方式的讨论中,必然会涉及男生和女生混在一个班级上课的问题。我们在原则上是认可的,并且乐于促进两性同班同读,因为这样可以使不同性别的孩子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不过,任由男女同班自由发展下去是极不可取的,这会涉及一些我们必须要加以考虑,并妥善处理的特殊问题,不然结果将是弊大于利的。比方说,一般而言,女孩子在十六岁之前比男孩子同期成长发育得更快,而这往往不被人重视,要是男生对此也缺乏认识的话,就会在被女生赶超时心理失衡,继而要与之分出高下,然而,这根本没有意义。不论是老师还是学校方面都应对此加以考虑,妥善而全面地处理此事。

老师如果乐于混班式教学,又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所关注的话,就能成功化解问题,教育得当。但相反地,要是老师不认可这种体制,觉得这无异于是一种负担的话,结果必然是难以带好学生。

男女同校若在制度上做不到妥善安排,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们,那么自然会有性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对此,我们会在下一章加以探讨,而在这里,需要先指出来一点:在学校展开性教育是异常复杂的事,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由学校来进行性教育知识的讲解并不妥当,不是最理想的地方。这是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授时,根本不可能了解到下面每位学生的反应。自然,如果有学生私下问及此事,老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倘若提问的是女学生,那么老师在给出答复时,就应告诉她正确的事实。

说到这里,我们离正题有点远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有关学校在教务上的安排问题,这才是我们所要讲述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只要知道了学生们的兴趣所在,更善于掌握哪门科目,就能明白该怎么去教导他们了。成功会带来更大的成功,这在教育领域是行得通的,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适用。一旦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兴趣并学得不错,那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激励,进而以此为基础去努力学好其他的课程,对此,老师应该善加利用他们业已取得的成就,激发他们去学更多更深的知识。学生往往不知道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既不清楚要怎样度过这个阶段,也不知如何付出努力才能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多。在这一点上,教师最有发言权,他清楚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因此,倘若他适当的对学生们加以引导,就能发现,其实学生们是能够理解的,并且很乐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我们已经讨论过找到孩子们喜欢的科目的问题了,而这在找出他们善于用哪一种身体器官去感觉事物方面,也同样适用。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们都善于用哪些器官来感受事物,属于什么样的感知类型。多数孩子在视觉上都接受过很好的训练,感知力发展得很好,而有的孩子则在听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还有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在运动中发挥出自己的身体优势。近几年,学校里风靡着一种被叫作“手工操作训练”的课程,他们所遵循的原则非常正确,即:让孩子通过训练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双手来体会教科书里所传授的东西。借助于孩子对身体感官的兴趣而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物质事物十分重要,我们从这些学校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可以被列为视觉型时,就该知道哪些科目能够与之相匹配,帮助他更好地将这一感官优势发挥出来。比如说,他在学习地理这门课的时候,会更自如一些。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在课上更多的使用眼睛,而不会把重心放在耳力上,那么他所能取得的成绩就会更好。在此只是试举一例,主要是想说明,孩子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值得留意,这在老师第一次进行观察的时候就能够发觉了,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

总而言之,人们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那种肩负着神圣使命、能够承担起鼓舞人心之责的人。因为,这样的老师将手握人类命运,孩子们的心灵也将由他们亲手锻造历练。

然而,只构建理想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理想化作现实才行,可该如何过渡呢?我们必须找到实现理想的可行之道。本书的作者曾一度想在维也纳寻找答案,最终认为,应该在学校专门为孩子建立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的诊室[1]

我们之所以倡导建立这样的诊室,是为了让现代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为教育制度服务。诊室首先会在一个计划好了的日子里对老师开放,届时将会有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出席,他既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又同时了解学校老师及孩子的父母的情况。开放当天,这位心理专家会在学校与老师们一起展开咨询事宜。活动一开始,先由老师们逐个说出自己所碰上的问题儿童,比如:自己班上有懒惰的学生、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或是有偷取其他同学财物的学生,等等。当他们依次把孩子们的具体情形讲完后,就由心理学家来发言,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在场的老师们。接下来,便可以就问题进行探讨了,讨论的内容将涉及:问题出现的成因、从理论上讲述问题是如何发展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的,以及今后可以如何展开工作,等等。随后,再分析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情况及其家庭生活境况。最后,还要将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使参与的老师们都能够切实明白,该做什么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诊室的第二次咨询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及其母亲参与进来了。在明确了用什么方式来跟孩子的母亲做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咨询了。首先,与学生的母亲商谈,让她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遇到困难;接下来,把时间让给她,了解妈妈是怎么讲述孩子的情况的;然后,孩子的母亲将跟心理学家一起探讨这个孩子的问题。通常,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受到别人的关注而感到高兴,并乐于为了孩子去配合他人的工作。不过,要是某位母亲对此有抵触心理,不但不友好还显露出敌意的话,那就不要再针对她的孩子来说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或是心理学家,应以案例为主,说说别的有着类似问题的孩子的事情,等到她缓解了这种情绪时再说。

等到明确了用什么方式来说服教育学生之后,最后,就到了让孩子进入诊室的时刻,这一回,老师、心理学家和孩子会共同参与进来。首先,心理学家要跟孩子搭上话,内容上并不涉及孩子的不足之处,以在班上正常讲课的方式让孩子自然投入其中,对他所碰上的难题客观地予以说明,其中还包括:形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使他感觉受挫、心理学家的意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家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厘清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比如,为什么常有委屈的感受?为什么别人比自己更招人喜欢?为什么不再抱有成功的期望……

这样的咨询方式已经持续了大概有十五年的时间了,其中有不少参与训练的教师,都觉得很不错,对他们来说,既然喜欢做教育工作,并已经坚持了四年或是六年、八年的时间了,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而对孩子们来说,也能从中获益,而且还是双份的:其一,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可以借此重新拾起勇气,并学到了要与他人合作;其二,没有参与心理咨询的孩子,也能因此而获益。班里要是有哪个学生暴露出了之前所没有显现出来的问题,那么老师就会建议孩子们都来讨论此事,过程中,老师自然会对议题有所引导,使每个参与进来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比方说,上课的时候,出现了个别几个懒散的孩子,老师就可以借此让所有的学生都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于是,孩子们便会争相发表意见,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尽管那几个懒散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个议题是针对自己的,但没有关系,他还是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不少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通过前面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就知道心理学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了。事实上,人们只有了解了心理活动的运作原理,才能对心灵加以指导,而当一个人认识到心理活动及其运作的原理时,才能够把他的知识投入其中,让心灵得以被指引到更高的目标,和更长远的目的地去。因此,心理学和教育其实源自同一个现实和同一个问题,只不过是现实和问题的两个方面罢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