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个体的心理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在表达其人格的时候,所彰显出来的是其人格方方面面的整体式的表达,它们彼此间都是能够吻合和呼应上的,并且,人格的发展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断裂的情况,在时间上,也不会有什么突然就跳跃发展的可能。人的性格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一脉相连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生命中的一切事情都机械地被固定在过去的性格里,或是遗传基因里,但人的性格发展确实贯穿在人的过去和未来的生活之中,且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断档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突然就不是自己了,而是换成了另一个样子。虽说没人知道原来的自己意味着什么,可等到自身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我们尚不清楚,自己都有着怎样的潜能。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格是不间断发展的,因而才有可能凭此来教育孩子,帮助其改善自我。在这里,我们无意于机械决定论的概念,只是想表达一个孩子在步入新环境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监测出他在这种特定的时间里所呈现出的性格发展状态,而他自身潜藏的某种性格特质才有机会被发现。倘若我们有机会对个别儿童进行测试的话,就能通过将他们安置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或是一个他们想象不到新的境遇里,来观察其表现,这样就能发现他们的成长水平处于怎样一个状态了。到了新的环境,这些儿童不管做什么都会表现出与其过往性格相吻合的性格特质来,如此一来,也就能使我们发现平常所看不到的一面,也就是说,能看到他们一直隐而未见的那些性格。
对孩子来说,性格发展变化多发生在转变期里,比方说,由在家生活到有了学校生活,或是家里突然发生了变故,这时也许就是我们最容易看到孩子性格发展的时刻,因为他们在性格上的局限会因此而明显地表露出来,就好像相片冲好后,就会开始显现出上面的影像一样。
我们有一回得到了一次机会,可以对一个被收养的孩子进行详细的研究。这孩子十分暴躁,也看不出他的行动代表什么意思。在与他进行交流的时候,对于我们抛出的问题,他总是所答非所问,对话题不能做到机敏地给出反应。我们在对其进行了解之后,对大致的情况就心里有数了:尽管孩子待在养父养母家已经好几个月了,可仍对他们抱有敌意,不喜欢在那里住。
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他的养父母听后,摇了摇头,然后跟我们说,其实对于这个孩子,他们一直都照顾得挺好的。实际上此前确实也没有人如此善待过这个孩子,可问题并不出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常能听到家长说:“我们什么方法都用上了,软的硬的都不管用。”所以,光是父母对孩子好,还远远不够。尽管善待孩子有时候会得到些回应,可不能仅此断定孩子能被我们改变,对孩子来说,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是暂时得到缓解罢了,他们还是会保持老样子,要是不再对他们秉持友好的态度,那么孩子必然会立马回复到先前的样子了。
父母是怎么想的不是最重要的,还要看孩子的感觉如何,他们的想法又是什么,孩子是否理解自己处在什么境遇下。回到案例中的养父母,他们认为,孩子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其实感到并不开心。或许他有这样的心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之所以有憎恶养父母的情绪,却一定还有其他的成因。我们跟孩子的养父母说,要是他们不能使孩子爱他们,也无法改变孩子的误解,那就只能让其他人来养育他了。这孩子觉得自己是被人给关起来了,因此,势必会用行动来反抗。我们后来听说,这个孩子确实变成了狂躁型人格,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危险分子。仅仅对这男孩温柔还不够,只会令其稍有收敛,却不能让他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从得到的更多情况中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即:这孩子是与养父母的孩子一起生活的,因此,他觉得他们在自己身上付出的关爱比不上对亲生孩子的关爱。当然,他之所以会暴怒不尽然是因为这一点,但事实上,他确实不想再在这个家里待着了,所以,只要能实现这个愿望,他什么事都愿意去做。孩子的目标既然如此,那么在我们对此加以考虑后就会发现,其实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明智的。所以在此,我们就可以忽略他有可能有脑部发育不全的问题。这一家子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他们倘若就是改变不了这孩子,那也只好交给他人来抚养了。
要是我们对这类孩子的失误行为加以惩罚的话,就势必会令其为自己的反抗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进而反抗得更为强烈,因为,惩罚对他来说,恰恰印证了自己的感觉——应该去反抗。对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所述的观点是正确的。在我们看来,孩子之所以会有误解,会产生反抗行动,是因为他在与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斗争结果,他适应不了新的环境,也就是说,此前他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来迎接这一境遇。对于孩子所犯的一切孩子气的错误没什么好奇怪的,就连成人也不免会犯幼稚的错误。目前,几乎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人为什么会做出某种手势、会有某种姿势,以及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一些肢体微语言。但在教师而言,是有得天独厚的机会的,他们可以把孩子们身上的各种实际表达关联起来,看看这之中有着怎样的联系,并且探索到形成的根源。其中,我们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孩子们的表达方式也会表露出不同的意义,同一件事情让两个不同的孩子去做的话,表达出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即便是出于同一种心理问题,在表达形式上,不同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情况。要明白这一点不难,因为要抵达目标,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行。
孩子若是犯了什么错,往往是他的目标出了问题,目标定错了,自然结果就不好,所以我们不能依常理来判断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确实,人性是很奇怪的,尽管孩子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有无数的可能性和机会犯下错误,但真理却是唯一的。
儿童的表达方式都有其一定的意义,但有些是在学校里很难发现的,比如说,孩子的睡姿。有一个案例很有趣,说的是一个十五岁男孩的事情。他常常会做梦梦到法兰西斯·约瑟夫一世,这位国王死后,其魂魄就跑来找他,让他组建一支部队去攻打俄罗斯。晚上,我们进入了孩子的房间,观察他的睡眠情况,他的睡姿特别奇怪,简直就像拿破仑在统领千百万军队作战似的。到了第二天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这孩子的动作在姿态上与其睡姿极其相似,看来,他在梦里的姿态和有意识做出的动作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在与他对话的时候试图对其进行引导,告诉他国王并没有死,可他对此却不愿相信。他跟我们说,在他做咖啡厅服务员的时候,总是被人嘲笑,说他是个小矮子。于是我们问他,你的走路姿势跟什么人比较像呢?他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像我的迈尔老师。”这么看,我们的猜想不错,迈尔先生也是个小矮个儿,只要把他替换成拿破仑,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开了。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孩子跟我们说,他将来想要当一名老师。看来,他很喜欢他的迈尔老师,所以才会想要模仿这位先生的所有动作。总之,他的睡姿是他整个生活的一个缩影。
换一个新的环境,可以测试出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应对生活,水平如何。要是孩子提前下的功夫很到位,那么对于迎接一个新环境就会充满信心,相反地,若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觉得紧张,同时,还会从心里产生一种缺乏能力的感觉,而这会影响其判断事物的眼光,如此一来,孩子就无法准确地对客观事物做出反应了,并且,也满足不了客观环境需要他做出的反应,因为他尚不能以社会情感作为基石来采取对应的行动。换言之,孩子进入学校,就等于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而他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并不是校方在制度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在这方面接受过教育,未能做好学前准备。
对于孩子要换的新环境,我们必须提前进行考察,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觉得孩子一旦到了一个新环境就会变坏,而是孩子在新的环境里会凸显出由于准备不足而带来的问题。每一个新环境都是一项测试,能看出孩子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它了。
我们在此环节,需要对书后所附的问卷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再讨论一下。比如说,第一个问题是:孩子在什么时候会开始遇到麻烦。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进入新环境的时候。有一位母亲说,在孩子上学之前一切还都挺好的。这句话其实能让我们了解不少情况,比她已经知道了的还要多。突然要开始上学了,这在孩子来说,是没法适应的。倘若母亲说,孩子近三年都觉得不适应的话,那么她说得还不够全面,因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这孩子在三年之前的处境如何,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又或者,是不是身体上遭遇了什么变故。
一般而言,孩子适应不了学校,是失去信心的一个标志性现象。但人们往往不会在开始的时候就对其失败的经历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兴许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搞清楚,孩子有没有由于成绩不佳而常常被父母施以惩罚,被动挨打过;有没有由于成绩问题、由于被父母责打而影响其对优越感的渴望。也许孩子会从此认为,自己是没用的,不可能再取得什么成功。特别是他的父母总在他耳边说“你什么都干不成”“等你大了,少不了要进监狱的”,等等,那孩子就会更没什么自信了。有的孩子会被失败的经历所激励,而有的孩子则相反,一旦失败,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我们在对待这些已经感到前路茫茫,没什么信心再努力的孩子时,应当多给予他们鼓励,并付出自己的耐心和包容心,温柔以对。
此外,我们不能轻率地对孩子解释有关性方面的知识,这会令他们陷入迷茫、混乱的状态。在家里,若是兄弟姊妹的表现比这个孩子好太多的话,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他将更努力寻求进步,或是不再用心上进。
还有一个问题,要是孩子在进入新环境之前并没有准备好,那在他身上有没有显露一些迹象呢?孩子的父母对此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孩子在保持整洁方面,还没有养成习惯。”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孩子的妈妈一定常常帮他把什么都做好了;有人说:“孩子老是很害羞,比较腼腆。”这就能看出,孩子是非常恋家的。要是人们常用弱小来形容一个孩子的话,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他在身体上器官功能方面,可能有某种天生的缺憾,而由于体虚,势必家里人就会多惯着他一些,又或者,他可能在外观上显得不怎么好看,所以常常不被人重视。此外,孱弱的孩子还有可能与其患有轻微的弱智有关。有的孩子在发育上比较迟缓,因此,人们就有可能会怀疑是不是他的脑部发育有什么问题了。或许这种情况只是一时的,日后他会好起来,然而,孩子却还是会感觉父母一样在宠溺他、对他倍加关照,孩子在这种限制下,就更难以应对新的环境了。另外,要是有父母觉得孩子总是胆子小,还老是马马虎虎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这孩子是想通过这种行动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老师来说,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取得孩子的好感及信任感,并且,凭这两点来帮助孩子建立起勇气。要是孩子的动作显得迟钝呆板的话,那么老师就要清楚这孩子很有可能惯用左手;倘若某个孩子在行动上过于鲁钝的话,就需要老师弄清楚这孩子是不是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所不满。一个男孩子要是生活在女性居多的环境里,那他或许就跟男孩子玩不到一块去,也不愿跟同性同伴在一起,因此,会被当成女孩子看,成为同学们的笑柄。对这类孩子来说,已经习惯了以女孩子的角色来生活了,所以,日后必然在心理上会经历一番痛苦的斗争。孩子在两性身体有别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认识,因而往往会相信,性别是可以更改的,不过,他们最后还是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就会在心理上生出异性才有的一些特质,这样就可以弥补表面上不能更改的事实了。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孩子的穿着和行为看出有没有这种倾向。
有的女孩子讨厌做那些转为女人设计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一般概念,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这类职位没什么意义,确实,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是存在这样的缺憾的。在我们的社会里,男性依然保有某些传统的特权,而这在女性来说是没有的。男性在这样的文明中,更有发展前景,且人们也更认同男性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权。要是一个家庭新得的是个男婴,那么家人就会感到非常开心,要比新加入一个女性成员要高兴多了。然而,家人的这种反应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因为,女孩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自卑,并为其所伤,而男孩子也不得不背负上家人对他的期望。在孩子的成长中,女孩所受的限制比男孩儿要多很多。即便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已经看不出明显的局限了,可放到社会中,两性关系与社会关系,还是很难平衡的,即便是美国也不例外。
人类的整体精神状态,都会体现在孩子的心理上。要是女孩子接受了自己的性别角色,那么迎接她们的,势必是艰苦的生活,因此,必然会做出反抗,主要的表现为:肆无忌惮、固执和怠惰,而这一切都源于她们追求自我的优越感。老师在看到女孩子有这方面的表现时,应当去核实,她是不是对自己的性别有所不满。倘若不满于自身所处的性别,将来就有可能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她的生活也就成了她的负担。我们有时能够从孩子那里听到,她们很想生活在一个没有性别之差的星球,一旦孩子在想法上有了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做出许多荒唐事。甚至,有些女孩子会开始变得冷血,违法乱纪,更甚者,还可能会轻生。我们若是对这样的孩子施以惩戒,不以同情心对待她们,那么势必会加重她们的心理负担,认为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
事实上,这种不幸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必须用自然的方式,适当地让女孩子明白,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存在。通常,父亲在家里的地位会更优越一些,他左右着一个家庭本身,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传达指令及解说实施办法的那个人,最后,决定行动的还是他。同样,兄长或是弟弟,也一样享有一定的位置,他们会通过看不起家里的姐妹,指责她们来彰显自身的优越感,如此一来,作为女性,女孩子就会开始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厌烦心理。从心理学上看,男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是感到虚弱的。事实上,在有真本事和似乎有能耐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讨论为什么女性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丰功伟业是毫无意义的,人们时至今日都没能好好地培养女人往这方面走。男人会把破袜子交到女人手里去缝补,想用这种方式来说服女人,认为她们就适合做这种事情。尽管在现实中,情况已经好多了,可社会上设定好的那些给女性的工作机会,却仍看不出有什么迹象显示,这类工作是为了让她们干出一番大事来的。
对于女孩子,我们在帮助她们准备成为女人方面是有不足的地方的,而另一方面,却责备她们成就甚微。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因果并不全然了解。要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是极其困难的,不但作为父亲的男人会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们就是该享有特权,连母亲也同样会觉得事实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教育孩子时,就会传递这样的观念,即:就该遵从与男性权威。如此,男孩就有理由让女孩听他的,而女孩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之后,就会憎恨男性秉持的那种权威及优越感。要是这种怨恨非常强烈的话,就会使女孩成为女人之后,不认同自己的性别,并尽可能地去模仿男人。在个体心理学上,在表述这种情况时有一个专业术语,即“抵抗男性”。
当孩子在显露其性别特征的身体器官上出了问题时,一般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生理发育成长,比如说,畸形或是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生理问题而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质疑,也就是说,女孩子带有男性的身体特征,或是男孩子带有女性的身体特征。有时,这些孩子会认定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但他们只是有一点儿体弱罢了,并不是在生理上存在什么重大问题。倘若一个成熟的男人有着幼稚的身躯,且发育得像个孩子,那么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可换作是女孩子,就不会那么显眼。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势必就会引来人们的非议,觉得一个大男人怎么看着那么像女人。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他看上去并不像女人,而是像个孩子。在我们的社会文明里,更倒向于男人就要显得高大威猛,那才是男子汉该有的样子,男人就应该比女人的成就更大,所以,要是一个男人在身体上发育得不完全,就肯定会感到很痛苦,自卑心很重。同样地,我们的社会更看重美丽的外表,一般会觉得漂亮的女人才是女人,所以,要是一个女人在身体上发育得不够好,或是看起来不那么有美感,也会令这个女人对生活产生厌恶心理,不愿意面对一些问题。
在区分两性特征上,我们一般把人的脾气秉性和情感当作第三性征来看。一个男孩若是素来就比较敏感的话,就会被人认为跟女孩子很像;而一个女孩子要是表现得镇定自若又很自信的话,就会被认为有男人风范。这些性格上的特征都是后天才生成的,并非天生所有。很多成人在回想起自己作为儿童时的状态时,都觉得早期的性格里有很多不同的特质,这些人说,事实上,自己在还是孩子的时候,会有怪异的行为,有些表现看上去会与众不同一些,他们的情况各异,有的较为内向,不爱说话,有的则在行动上或是举止上无异于男孩子或是女孩子。在他们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会一直秉持着自己对自己的性别理解来发展。
在问卷中,紧接着就是孩子在性方面的发育及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了,这里指的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了解有关性方面的一些知识了。我可以断定,有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早在父母或是老师解说性问题时,就已经知道一些东西了。每个孩子对性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难以硬性规定怎么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对孩子解释性问题又会出现什么结果,也是我们所不能估量的。因此,在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认知。尽管早一些对孩子解释有关性的问题,不一定就会对他构成什么危害,但在此,我们还是不主张让孩子过早就知道这些。
在问卷调查中,还有涉及养子和私生子的问题,都比较难处理。不管是养子还是私生子,都会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应该受到良好的对待,要是有人对他们很苛刻或是很严厉,那么他们就会把原因推给环境,是他们在家里的地位造成的。要是一个男孩子没有了妈妈,那么这样的孩子有时就会对父亲过于依赖。等父亲在一段时间之后再婚,就觉得父亲一定是不要他了,于是,拒绝友好地对待继母。有意思的是,一些孩子还会把自己的生身父母视为继父或继母,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对亲生父母的苛责和怨怼的心理。在很多神话故事里都把继父和继母描写得非常恶毒,因此,继父和继母也就很难不背负骂名了。顺带提一句,孩子会从神话故事中对人性有所了解,尽管让孩子远离这类东西是不可能的,可毕竟这并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书籍。不过,我们可以在看一些神话故事时,为其加上点评语,以此来引导教育孩子,同时,还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到那些想歪了的故事,和过于残忍暴力的故事。人们有时候会选择一些强人暴力征服什么的童话故事,借以磨炼孩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情感上不那么温柔,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是我们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在作祟。这会让孩子认为,不能对人显示出同情心,因为这是缺乏男子气的表现。令人不理解的是,一个人在情感上温柔,竟会反倒受人嘲笑。事实上,要是人们不错用温柔之情,是完全可以从中获益的。不过,每一种情感都是如此,都有可能被错误地加以运用。
对于私生子来说,在处境上是最为艰难的。毫无疑问,男人乐得逍遥,却让女人和小孩来背负这样的事,绝对有失公允。而对孩子还说,无疑是承受最多的那个。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就算有人尽力帮助他们也是一样,这是因为,他们很快就能从常识中了解到,别的孩子和他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生活得很不正常。他们不仅要忍受伙伴们鄙视的目光,连法律也并不眷顾他们,这使得他们在生存上都成了问题。在他们的身上,永远都会刻着国家宪法加诸的烙印。于是,就形成了敏感心理,极易与人发生冲突,而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敌意,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专门描述他们的词汇,在称呼上不是鄙视他们,就是把他们视作是丑陋的存在,还有一些称呼会明显带有侮辱性。很多问题儿童及罪犯都出自孤儿或是私生子,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不过,尽管他们有些性格孤僻,不爱跟人打交道,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判定,形成这样的性格是因为遗传导致的,或是先天既得的,事实上,这也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