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儿童在家中的地位:心理境况及处理方式

2019年1月29日  来源: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能够明白,孩子会在无意识中形成自己对所处位置的一整套观念,而这与其成长发展是相关联的。另外,我们也明白了不同孩子在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方向,比如:最大的孩子、次子及第三个孩子会因地位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成长方式。

在教育孩子方面,当然是早一点儿为好,因为孩子随着时间成长起来,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规律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他的整套思维方式就决定了他将会怎样应对不同的环境。当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时,其实还不能形成足以作用于未来行为的特有的思维定式,我们在这个阶段还看不出有什么这方面的迹象。而成长几年之后,他在生活中有了历练,也就形成其固定的行为模式了,也就是说,他在看待问题时,再也做不到客观地去理解,只会按照自己对过去生活的解读去处理事情。对于某个特定的境遇,或是某种特别的困难,倘若孩子在判断上失误了,没有能力处理好,那他的行为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还是按照错误的理解去行事,通常,在成年之后,他的行为模式也不会受到来自逻辑或是常识的影响而改变,唯一能转变这一点的便是在儿童时期,就纠正其错误的判断。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了解他们在成长阶段所出现的带有主观个性化的东西,所有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因此,只按照一套规则去教育所有的孩子是不可行的。现实的情况就是,即便采用一模一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会令孩子们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结果。可在状况相同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反应方式却没什么两样,这在我们看来,还不能算作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事实上,当人们不了解当下所碰上的情况时,才会一次次犯下相同的错误。通常,人们会认为,再生一个孩子会使原先的孩子产生嫉妒心理,而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觉得,在这事上,还是有不少例外的情况的。此外,还有人反对说,要是在弟妹出生前就帮助大点的那个孩子做好心理准备,那不是就不会令其感到嫉妒了吗?那些会误解事物的孩子,就好像在山间行走的人,当他站在岔路口时,难免会感到迷茫,不知该走向哪里才对,而当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沿着它抵达终点时,往往都会听到别人惊讶的呼声,“天哪,你走的这条路几乎没人能走出来”。而孩子之所以会走上这种布满了歧义的小路,是因为它往往诱使人觉得是条好走的捷径。

对儿童性格发展造成影响的境遇不止这些。在我们身边,往往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性格很好,另一个却相对较差。对此加以探究的话,我们就能看到,性格不好的那个孩子往往在追求自我优越感方面更为执着,不但想让人全都围着自己打转,还想让周遭的环境也都服务于他。他在家里总是制造各种声音让家人不得不关注他。而相反地,在行为上表现得比较好的孩子,则比较安静,总是谦虚地对待家人,这样,家里人必然也对他娇宠有加,并让另一个孩子以他作为榜样多学着点儿。在家里竟然会出现表现得截然相反的两个孩子,这在父母来说,实在费解。不过,我们通过调查就可以知道,原来孩子争取表现好,是为了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以上述情况为例,那个表现好的孩子可以用自己好的表现来占据在家里的优势,显然表现不好的兄弟姊妹不得不在这样的竞争下处于劣势。因此,倘若孩子在家的竞争是以这样的性质表现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了,他由于无法用更好的表现来超越另一个孩子,因此在不抱希望的情况下,就朝相反的方向努力了,并认为这样才能重新占据优势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他会竭尽所能地搞破坏。其实,此类行为乖张的孩子,是有可能表现得很端正的,甚至可以超过其兄弟姐妹,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而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越是强烈地执着于追求优越感,就越容易走向极端。我们在学校也可以看到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

即便所有的成长条件都一样,也不会出现表现得一模一样的孩子,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可能提前预设什么。就好比上面所提到的例子,一个原本表现好的孩子,不一定就会一直表现好,仍旧会被另一个品性不好的孩子所影响。其实,不少问题儿童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他们往往在最初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

下面讲述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如今已经十七岁了,有一个大她十一岁的哥哥。十一年前她的哥哥一直是家里的独子,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家里的宠儿。后来,这个女孩出生了,当时,哥哥对此并没有什么嫉妒心理,还是像先前那样生活。而这个女孩从小到十岁的时候,可以说一直都是标准的好孩子。然而,在她十岁那年,哥哥开始不怎么在家待着了,往往一走就是很久,于是,在家里,女孩的地位就开始提升,变成了唯一的孩子,这之后,她便开始不管不顾起来,不管别人怎么说,也是如此。她所在的家庭环境比较宽裕,因此,她小时候就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于是,她开始不满足于过这样的生活,四处以家财作为信用来借钱,结果,没过多久就担不起负债了。通过借贷这种方式来改善处境,只表明了一点,那就是,她选择通过其他途径来填补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一旦要求被母亲拒绝,便不会再在行为上表现得如过去那般优秀,开始转向不好的方面,而随之而来的,就只能是与亲人争执,通过哭闹来解决问题,而此后,也就成了令家人最反感的人了。

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及其他相似的例子,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果,即:为了追求自我的优越感,孩子很可能以一种好的行为表现来作为争取的方式,可我们无法就此判断出,他的行为能否在情况有变的时候也是如此,不清楚他到那时候还能否依然做到表现良好。在文章后,我们附上了儿童心理问卷,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通过孩子的性格、行动、境遇,以及与周遭人的关系来深入地了解一个孩子的整体情况。不管怎么说,孩子的情形如何,是可以通过观察其生活方式来了解的。因此,观察孩子本身,再加上研究问卷资料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发现:不管孩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生活方式如何、其情感是什么样的状态,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想要追求自我优越感,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同时,要让所有人都尊重自己。

我们在学校里,常能看到有一种类型的孩子是与上述所谈的情况不一致的,这些孩子看上去都很懒散,且性格内向,不管是对学习,还是对别人的批评都不在乎,同时,还无组织无纪律。他们好像只生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里,我们无法从他们身上找到任何追求优越感的痕迹。不过,有经验的人都清楚,这些孩子不是不追求自我优越,而是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追求的,尽管在形式上有点荒谬。他们没有信心通过正常的方式来获取成功,所以,就有意不给自己制造机会,去学习那些有助于让自己进步的方式。在他人的眼里,他们总是独来独往,一副个性冷淡的样子,然而,他的人格不尽然就是冷漠的,在冷淡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一颗异常敏锐而战栗的心,他是怕外界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才用冷淡把自己给包裹起来了。这样,越是把自己严密地武装起来,就越不会被外界所打扰。

要是有人有法子让他们打开话匣子的话,就能发现,其实这类孩子对自己是高度关注的。他们做着各色的白日梦,在梦里,他们都把自己想得又高大又无所不能,而置身于梦中,也就看不到现实了,因为,在那里他们是英雄,众人都要听命于他,又或者,他们正坐在专制统治的宝座上,坐拥王权,还可能是一名烈士,为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而壮烈牺牲。总之,他们不仅在幻想中喜欢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此类人物的方式来行动的。这样的孩子会在别人遇到危险时,马上站出来,救人于旦夕之间。倘若他们尚有自信,就会把握住机会,只要有可能,就会在现实中做真正的救世主,他们会把在幻想中作为拯救者的自己也搬到现实中来,并反复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磨炼自己。

有些白日梦会周而复始的重现。比如,那些生在奥地利君主统治时期的孩子,就总会幻想是自己拯救了国王或太子,若不是他,他们就不能从危机中脱身。自然,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是并不知情的。在此,我们必须说明一点,孩子若是过度沉溺于幻想,就无法再适应现实了,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往往很难令自己变得有用起来。如此一来,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幻想与现实就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了。有些孩子的行动会中庸一些,即:一边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的白日梦,一边不脱离现实生活,还是会付出一些努力保有现实。而有些孩子则比较偏激,丝毫不在现实生活中做任何努力,而且,还越来越沉溺于自己所构建的虚幻世界,渐渐地不再涉足实际生活。此外,还另有一些孩子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只关注于现实和阅读,凡是脱离现实、令人浮想联翩的书籍都不入眼,只愿意接触那些与事实相关的,诸如游记、史书或狩猎方面的书。

在接受现实生活的问题上,既要求孩子有这方面的想象力,同时,又得事出自愿,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也必须始终谨记,在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所用的方式跟成人必然是有区别的,他们往往会以极端的非黑即白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所以,理解孩子的前提是牢记这一点:对于每一件事情,孩子们都会偏向于非得将之分成鲜明对立的两种类型,比如:不是上就一定是下;不是都好,就必然全坏;若非智慧,便是蠢笨;要么优异,要么就低下;全都得到,或者什么都不要。有的成人与这些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也是以对立的视角来看待的。我们都清楚,一旦这种思考模式成了一种定式,就再难打破了。比方说,我们在思维“冷”和“热”的时候,通常是对立来看的,但科学地来分析的话,它们只是在温度上有所区别罢了。

这种对立的思考模式不单出现在孩子的身上,早期的人类哲学也同样有着这样的思考模式。最早,在希腊哲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将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来看待的。时至今日,那些非专业的哲人,也还是会以这种观点来进行价值判断。一些人认为,像生—死,上—下,男—女这样的概念,都是互为对立,不能相容的。显然,这样的认知方式有点孩子气,它与古老的哲学在认知方式上分明就有类似的部分。由此推之,惯于以对立的方式划归事物的人,在思维模式上,还留有儿童式的那种思维方式。

在生活中,把事物按照对立方式判断的人,有着其独有的一套思维模式,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套用下面的格言来描述他们,即:全都得到,或是什么都不要。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行的,可有些人还是会依此来规划和打理自己的生活。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法做到什么都有,或是什么都没有的,因为,在“有”和“无”之间,尚有数不清的级别充斥在其中。惯于在判断上用非此即彼的方式的人,往往有着极度的自卑心理,并且,自此生出了强烈的野心。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说,恺撒就是这样的人。在他即将篡夺王位的时候,却因被朋友所杀而未能成功。有些孩子性格偏执且固执,而生成这样的怪异性格与其对立的思考模式密不可分,正是源于这种要么占有一切,要么就什么都丢弃的思想,他们才会如此。要想证明这一点不难,到处都是案例,甚至,我们现在就可以下定论——这类孩子都有一种私人化的哲学体系,在思维模式上,都是有悖常理的。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对此加以说明。有一个女孩子已经四岁了,但在性格上却很偏执,并且很固执,有一天,她刚接过妈妈递给她的橙子,就顺手扔在了地上,对妈妈喊道:“我想要什么自己会拿,不要你给我拿!”

孩子要是懒散,自然就不可能什么都能得到,于是,也就更容易沉迷在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里,其想法既不真实也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认定他们无药可救。对于极其敏感的孩子来说,需要在自己构筑的白日梦里得到保护,借以逃离现实、避免伤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难以适应现实,融入不了社会。实际上,不管是作家还是艺术家,甚至包括科学家,都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不能与现实联系得太过紧密,得保有自己一定的想象力才行。人们需要白日梦,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幻想”这条曲折的道路,来避免碰到那些可能会在生活中出现的不快和失败。此外,我们不能忘了那些日后成为人类领袖的人,往往都有着充足的想象力,并能将之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之所以这样的人能够成为领导大众的人,是因为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非在学校里受过良好的教育,另外,他们总是有意让自己鼓起勇气来面对那些来自生活上的难题,并顺利地克服它们。我们从那些伟人一生所经历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在小的时候不那么注重现实,功课也平平,可在成长过程中,却慢慢养成了洞悉一切的才能,只要条件成熟,他们就足可凭借自身的勇气来对抗现实,奋发图强。

自然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世上没有一种可行之法能让每个孩子都变成伟人,不过,我们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上必须牢记: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有人想尽办法把生活的真实意义解释给他们听,而我们切不能用过于粗鲁和蛮横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一来,就能把孩子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