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做梦

2020年6月22日  来源:生活的科学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为什么做梦

对梦进行解释的历史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二十五年了。最开始的时候,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时期性欲的满足表现为梦,不过如果说梦是一种满足,那没什么不能称为满足,所以我们不赞同这种观点。所有的想法都是由潜意识发展为意识的。所以,性满足的说法算不上是特别的解释。

后来,弗洛伊德提出,死亡的欲望也是梦的一部分。很明显,我们不能认为父亲想丢失自己的孩子,或者想让孩子死亡,所以这样解释梦也是不合理的。

其实,除了我们已经解释过的梦里生活的情感特点,以及精神生活整体性这些假设以外,并不存在某种具体的释梦观点。这种感情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自我欺骗,总是表现为喜欢比喻和对比,因此它是经常变化的。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一个人在不能相信自己可以使用逻辑和事实说服他人的时候,就会选择比较的方法,因为这种没有意义的比较能够对他人产生比较长久的影响,所以一个欺骗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对比。

诗人也在欺骗,只不过他们的方法让人愉悦而已。我们从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和比喻中得到了快乐。不过,我们能确定,我们受到的影响要比普通的语言更加强烈,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比如,荷马曾经写到希腊军队穿过田野的时候,活像一群雄狮。如果我们处在一种诗意的气氛里,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我们敏感的思维中,其中的比喻就无法实现欺骗的目的。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描写士兵携带的武器,以及身上穿的衣服,那么他就不能让我们相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人们对有些事情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的时候:他会在不能劝服你的时候使用比喻的手法。使用比喻就是自欺欺人。梦中的形象和画面的选择明显表现出自我欺骗,这是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自我沉醉的方法有很强的艺术性。

沉醉于梦中提供了一种免于做梦的办法,这一点非常神奇。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梦境就是自我沉醉,他就停止做梦,梦也就对他失去了影响。至少本人在认识到梦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梦就结束了。

顺便提一句,作者从他上次的梦中总结出,如果真的能意识到在做梦,那么感情必然会发生根本变化。他梦到了自己在战争期间,尽自己所能让一个人不要去非常危险的前线,这是他的职责。他梦见了自己杀死了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因为当时的情绪很糟糕,所以一直都在想:“我把谁杀了?”其实,他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使那些士兵处在合适的位置上,尽量避免阵亡。他就这样沉浸在这种想法中。当他知道这个梦中的情绪是为了有利于这种想法的时候,他的梦就结束了,因为从道理上来说,他想做那些理论上是可以想但也可以不想的事情,而他已经没有必要自欺欺人了。

常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不做梦?”其实上面的故事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些人想要直接面对现实问题,他们的大脑中大部分都是逻辑和活动,他们不想自欺欺人。就算这些人做梦了,他们基本都会很快就忘记梦见了什么。他们之所以不相信自己做梦了,就是因为很快就不记得了。

这里就产生了一种理论,所有人都会做梦,但很多人不记得自己梦见了什么。如果认可这种理论,那么“有的人从来不做梦”这种现象就要另外解释了:他们不记得自己就是做梦的人,虽然他们已经做梦了。对于这个理论,作者并不赞同。作者宁愿相信有忘记了自己梦的人,也有不做梦的人。我们从这个事例的本质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很难打倒的观点,而且只能指望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去证实。

人们会一再做同样的梦,这种神奇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的解释还不确切。不过我们发现,在一再出现的梦里,生活习惯的表现更加清楚,它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优越目标,而且基本不会出错。

有些延伸了的梦非常长,因为做梦的人正在寻找一个纽带,连接起目标和现实,因为我们必然认为他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比较短的梦是最容易理解的。有的时候,几句话、几幅画面就组成了一个梦,但却明显说明做梦者是怎样为了自欺欺人而寻找到一个真正的、更接近的方法。

做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