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生活原则-让你陷入麻烦的正是你自以为知道、其实错误的事+解读《原则》:何为更高层次思考?-《原则》: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原则》: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原则》:更高层次思考-《原则》:人生原则-《原则》:做出好决策-生活的科学-个性心理学原理-统觉体系-自卑和社会兴趣-常识及其缺点-父母的影响-梦与感情-出生早晚与早期记忆+自卑情结-社会背景-如何看待缺陷-自卑感强烈的表现+优越感-普通情况-案例+生活习惯-对生活习惯的理解-修正生活方式+早期记忆-记忆的形式-记忆的内容-被娇惯的儿童和被敌视的儿童的记忆+表现性活动和姿态-表现性活动-勇敢与怯懦-对命运的执念+梦及其解释-生活习惯和目标-个人逻辑-为什么做梦-睡眠、非睡眠、催眠术+问题儿童及其教育-家庭-问题儿童-从出生的顺序来判断+社会适应和社会问题-童年-在学校-三大生活难题-矫正和预防+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概 论-案 例+恋爱与婚姻-平等的前提条件-为婚姻做的准备-婚姻咨询+性欲及性问题-依靠生活习惯-社会方法-生活的科学的结论-善的脆弱性+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重复着的9种心理现象-生活中经常出现的5个可以用心理学解释的现象-张维迎:决定你生活品质的10个经济学思维+原则-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1、我的探险召唤-2、跨越门槛-创办桥水-设计机器化的市场模型-发展业务-3、我的低谷-白银过山车-扩大团队-我的大萧条预警-人生最惨重失利-4、我的试炼之路-复兴桥水-在中国“关闭的大门”背后探险-我的家庭和我的大家庭-经济与市场发生的更多剧烈动荡-桥水的下一个立足点-发现“投资的圣杯”-把我们的“杀手系统”国际化-把我们从错误中总结的教训系统化-我“顽固难治”的人事管理问题-5、终极恩惠-充实原则-创建“棒球卡”-2008年金融危机,帮助决策者获得优异回报-从幕后走到台前-6、回报恩惠-认识“塑造者”-把我们的创意择优系统化-预见欧洲债务危机-回报恩惠-努力做慈善-7、最后的一年和最大的挑战-8、从更高的层面回顾-第二部分 生活原则-1、拥抱现实,应对现实-1.4 观察自然,学习现实规律-1.5 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1.7 痛苦+反思=进步-1.10 从更高的层次俯视机器-2、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2.1 有明确的目标-2.2 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2.3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2.4 规划方案-2.5 坚定地从头至尾执行方案-2.6 谨记:如果你找到了解决方案,弱点是不重要的-2.7 理解你和其他人的“意境地图”与谦逊性-3、做到头脑极度开放-3.2 奉行头脑极度开放-3.3 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3.5 识别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4、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4.1 思维方式能带来力量-4.2 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是我们的生理需求-4.3 控制大脑斗争,实现“你”的愿望-4.4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4.5 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5、学习如何有效决策-综合分析眼前的、变化中、多个层级的形势-5.6 根据预期价值计算做决策-5.9 使用原则-5.10 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5.11 把你的原则转换成算法-5.12 不要过度信赖你不理解的人工智能-生活原则总结-第三部分 工作原则-打造良好的文化-用对人-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10、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12、诊断问题,探究根源-13、改进机器,解决问题-14、按既定计划行事-15、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工作-16、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16.3 治理体系不能取代出色的伙伴关系-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谁疯了-打造良好的文化-1、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2、做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3、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的文化-4、求取共识并坚持-4.1冲突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4.3保持开放心态,同时也要坚定果断-4.5伟大的合作如同爵士乐演奏-5、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5.1 创意择优,了解观点的长处-5.2 可信度高、观点不一致的,理解其推理过程-5.3考虑好你要扮演的角色-5.5处理分歧务必高效、公允-6、知道如何超越分歧-用对人-7、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8、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8.1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8.2 不同的人适合不同工作-8.4 关注人的过往经历-8.6 薪酬要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9、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9.3 准确评价人,不做“好好先生”-9.5 对人的观察不要讳莫如深-9.7 了解处事方式比了解他们更重要-9.9 培训、保护或辞退员工,不要修复-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10、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10.1 从高层面俯视你的机器和你自己-10.4 了解员工及其工作的动力-10.6 你能从你的机器里期待些什么-10.7 像公司的拥有者那样思考-10.9 对所有人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10.11 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欢迎别人监督-10.12 传达计划,用量化指标予以评估-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12、诊断问题,探究根源-12.1 做诊断,要先问问题-12.3 诊断应当有成果-13、改进机器,解决问题-13.3 好的计划应该像一部电影脚本-13.5 组织结构,要围绕目标而不是围绕任务-13.6 组织架构,不应产生交叉-13.8 战略不变,战术微调-13.10 报告路线和职责描述要尽可能清晰-14、按既定计划行事-15、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指导工作-16、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将工作原则融会贯通-原则:结语附录-原则:致谢

梦与感情

2020年6月22日 字数:558 来源:生活的科学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梦与感情

这门生活科学的下一主题是研究感情。个人目标所制定的方向性线路就是中轴线,个人的内心表现、身体运动、性格特征,以及一些外部特点,都受到中轴线的影响,感情生活受到一些限制。人们在表明态度的合理与正确时,经常以感情为根据,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人想要出色地完成工作,他的整个感情生活就会被这个想法夸大和控制。

我们据此可以得出,个人对工作的意见与感情经常都保持协调,个人活动的倾向因此而被强化。其实,我们在活动的时候需要感情的陪伴,有些事情不需要感情色彩也能做完,但我们还是寄托了感情色彩。

个性心理学最新的成果包括对梦的研究。在研究梦的时候,我们能明确地认识到这点。直到现在人们才发现,所有的梦都必然有某种目的。根据普遍的观点,创造某种感情活动是梦的目的;反过来,感情活动也可以促进梦的活动,这个术语现在还不够具体。从这里可以发现人们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梦都是一个骗子,人们对旧观点的意见非常有意思。梦是一场带有感情色彩的演出,根据我们喜欢的行为方式,表演我们清醒时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计划。不过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上演梦里的内容,所以梦只是一场演出而已。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感情色彩给人以行动的激励,但又不会促使人做出任何行动,所以梦具有欺骗性。

在人的非睡眠生活中,梦的这一特点也会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感情上的自我欺骗,而且程度非常强烈,比如人总是让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自己早期(四五岁)形成的原型。

个性心理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