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觉体系
原型能够表现个人目标的早期个性,在形成了原型以后,也就可以确定方向了,个人的方向会变得比较具体。我们之所以能够预测将来的生活能发生哪些事,就是这一事实的缘故。所以,这种方向所确定的规则必然包括个人统觉。一个人在认识某种环境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根据环境的真实存在形式来理解。也就是说,他在理解环境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统觉体系为依据。
我们发现,在这个关联中,存在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有生理缺陷的儿童认为他们的缺陷器官对他们的所有经历都有影响。比如,一名儿童的视力存在缺陷,他可能对能看见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如果一名儿童患有胃病,那么他的饮食兴趣可能有点怪。上文已经说过,所有人的不同性格都是由这种统觉体系组成的,所以个人的统觉体系和这种沉迷具有一致性。我们只要知道孩子的哪个器官存在问题,就可以知道他的兴趣是什么。不过,有些孩子的外部特性可能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也不能被发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统觉体系会限制他们所体会到的生理自卑,可见发现儿童的兴趣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当孩子的统觉体系中已经具有生理自卑这一因素时,那么即便我们观察生理自卑的外部表现,也未必能揭示统觉体系。
少儿非常熟悉相对性系统。包括我们这门学科在内,所有人学到的知识都不是完全正确的真理。在这方面,儿童和成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常识是科学的基础,而常识总是在变化,这条路是由各种大小错误逐渐铺垫而成的。谁都会出错,但能够改正错误才是关键。
在原型形成的时期,改正错误是比较简单的,不过要是有些错误在这个时期并没有被改正,那么后来再改正的时候,就要把这个阶段的整体情况都要回顾一遍。所以,在为一位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任务不是探寻他在后来的生活中犯下什么错误,而是发现在他原型形成的过程中,在他生活的早期,他犯下了哪些根本性的错误。发现这些错误以后,就可能通过合适的治疗方式让他改正。
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遗传的重要性降低很多。一个人在童年阶段建立起来的原型,也就是他早年对待继承物的态度和方式,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他所遗传的东西并不重要。遗传应该为先天性生理缺陷负责,我们在这里所进行的思考的前提是,要求少儿处在合适的环境中,将那些特别的困难排除在外。其实,如果找到了少儿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就非常容易解决问题,其实这是非常有益的。一名儿童即便比较强健,不存在任何先天缺陷,那么他也很可能发育不好,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其他教养方面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探讨个性心理学对训练神经病人和教育所提出的问题。这里所谓的神经病人包括:罪犯、患有神经病的儿童、通过酒精的作用逃避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方面的人。
在快速而又容易地找到哪里出现了错误以后,我们来问一问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些病症。很多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新的环境是病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我们的调查已经证明,病人并没有为适应新的环境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前,某种具体的事情发生在后。假如病人所在的环境仍然比较适合他,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现他原型的错误。不过病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必须根据原型创造出的统觉体系做出回应,所以所有的新环境都有试探的性质。在他的整个生命里,他都要受到目标的指引,因此他的回应不但符合他的目标,并且具有一定创造性,而不仅仅是消极的。我们早期对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经验得出,不应该忽视遗传的重要性,也不应该着重强调某个单独部分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通过自身的统觉体系,原型才得以与经验相符。所以,对统觉体系的研究,对我们取得某种效果来说是必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