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生活原则-让你陷入麻烦的正是你自以为知道、其实错误的事+解读《原则》:何为更高层次思考?-《原则》: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原则》: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原则》:更高层次思考-《原则》:人生原则-《原则》:做出好决策-生活的科学-个性心理学原理-统觉体系-自卑和社会兴趣-常识及其缺点-父母的影响-梦与感情-出生早晚与早期记忆+自卑情结-社会背景-如何看待缺陷-自卑感强烈的表现+优越感-普通情况-案例+生活习惯-对生活习惯的理解-修正生活方式+早期记忆-记忆的形式-记忆的内容-被娇惯的儿童和被敌视的儿童的记忆+表现性活动和姿态-表现性活动-勇敢与怯懦-对命运的执念+梦及其解释-生活习惯和目标-个人逻辑-为什么做梦-睡眠、非睡眠、催眠术+问题儿童及其教育-家庭-问题儿童-从出生的顺序来判断+社会适应和社会问题-童年-在学校-三大生活难题-矫正和预防+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概 论-案 例+恋爱与婚姻-平等的前提条件-为婚姻做的准备-婚姻咨询+性欲及性问题-依靠生活习惯-社会方法-生活的科学的结论-善的脆弱性+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重复着的9种心理现象-生活中经常出现的5个可以用心理学解释的现象-张维迎:决定你生活品质的10个经济学思维+原则-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1、我的探险召唤-2、跨越门槛-创办桥水-设计机器化的市场模型-发展业务-3、我的低谷-白银过山车-扩大团队-我的大萧条预警-人生最惨重失利-4、我的试炼之路-复兴桥水-在中国“关闭的大门”背后探险-我的家庭和我的大家庭-经济与市场发生的更多剧烈动荡-桥水的下一个立足点-发现“投资的圣杯”-把我们的“杀手系统”国际化-把我们从错误中总结的教训系统化-我“顽固难治”的人事管理问题-5、终极恩惠-充实原则-创建“棒球卡”-2008年金融危机,帮助决策者获得优异回报-从幕后走到台前-6、回报恩惠-认识“塑造者”-把我们的创意择优系统化-预见欧洲债务危机-回报恩惠-努力做慈善-7、最后的一年和最大的挑战-8、从更高的层面回顾-第二部分 生活原则-1、拥抱现实,应对现实-1.4 观察自然,学习现实规律-1.5 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1.7 痛苦+反思=进步-1.10 从更高的层次俯视机器-2、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2.1 有明确的目标-2.2 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2.3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2.4 规划方案-2.5 坚定地从头至尾执行方案-2.6 谨记:如果你找到了解决方案,弱点是不重要的-2.7 理解你和其他人的“意境地图”与谦逊性-3、做到头脑极度开放-3.2 奉行头脑极度开放-3.3 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3.5 识别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4、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4.1 思维方式能带来力量-4.2 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是我们的生理需求-4.3 控制大脑斗争,实现“你”的愿望-4.4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4.5 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5、学习如何有效决策-综合分析眼前的、变化中、多个层级的形势-5.6 根据预期价值计算做决策-5.9 使用原则-5.10 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5.11 把你的原则转换成算法-5.12 不要过度信赖你不理解的人工智能-生活原则总结-第三部分 工作原则-打造良好的文化-用对人-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10、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12、诊断问题,探究根源-13、改进机器,解决问题-14、按既定计划行事-15、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工作-16、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16.3 治理体系不能取代出色的伙伴关系-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谁疯了-打造良好的文化-1、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2、做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3、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的文化-4、求取共识并坚持-4.1冲突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4.3保持开放心态,同时也要坚定果断-4.5伟大的合作如同爵士乐演奏-5、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5.1 创意择优,了解观点的长处-5.2 可信度高、观点不一致的,理解其推理过程-5.3考虑好你要扮演的角色-5.5处理分歧务必高效、公允-6、知道如何超越分歧-用对人-7、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8、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8.1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8.2 不同的人适合不同工作-8.4 关注人的过往经历-8.6 薪酬要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9、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9.3 准确评价人,不做“好好先生”-9.5 对人的观察不要讳莫如深-9.7 了解处事方式比了解他们更重要-9.9 培训、保护或辞退员工,不要修复-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10、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10.1 从高层面俯视你的机器和你自己-10.4 了解员工及其工作的动力-10.6 你能从你的机器里期待些什么-10.7 像公司的拥有者那样思考-10.9 对所有人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10.11 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欢迎别人监督-10.12 传达计划,用量化指标予以评估-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12、诊断问题,探究根源-12.1 做诊断,要先问问题-12.3 诊断应当有成果-13、改进机器,解决问题-13.3 好的计划应该像一部电影脚本-13.5 组织结构,要围绕目标而不是围绕任务-13.6 组织架构,不应产生交叉-13.8 战略不变,战术微调-13.10 报告路线和职责描述要尽可能清晰-14、按既定计划行事-15、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指导工作-16、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将工作原则融会贯通-原则:结语附录-原则:致谢

统觉体系

2020年6月22日 字数:1333 来源:生活的科学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统觉体系

原型能够表现个人目标的早期个性,在形成了原型以后,也就可以确定方向了,个人的方向会变得比较具体。我们之所以能够预测将来的生活能发生哪些事,就是这一事实的缘故。所以,这种方向所确定的规则必然包括个人统觉。一个人在认识某种环境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根据环境的真实存在形式来理解。也就是说,他在理解环境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统觉体系为依据。

我们发现,在这个关联中,存在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有生理缺陷的儿童认为他们的缺陷器官对他们的所有经历都有影响。比如,一名儿童的视力存在缺陷,他可能对能看见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如果一名儿童患有胃病,那么他的饮食兴趣可能有点怪。上文已经说过,所有人的不同性格都是由这种统觉体系组成的,所以个人的统觉体系和这种沉迷具有一致性。我们只要知道孩子的哪个器官存在问题,就可以知道他的兴趣是什么。不过,有些孩子的外部特性可能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也不能被发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统觉体系会限制他们所体会到的生理自卑,可见发现儿童的兴趣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当孩子的统觉体系中已经具有生理自卑这一因素时,那么即便我们观察生理自卑的外部表现,也未必能揭示统觉体系。

少儿非常熟悉相对性系统。包括我们这门学科在内,所有人学到的知识都不是完全正确的真理。在这方面,儿童和成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常识是科学的基础,而常识总是在变化,这条路是由各种大小错误逐渐铺垫而成的。谁都会出错,但能够改正错误才是关键。

在原型形成的时期,改正错误是比较简单的,不过要是有些错误在这个时期并没有被改正,那么后来再改正的时候,就要把这个阶段的整体情况都要回顾一遍。所以,在为一位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任务不是探寻他在后来的生活中犯下什么错误,而是发现在他原型形成的过程中,在他生活的早期,他犯下了哪些根本性的错误。发现这些错误以后,就可能通过合适的治疗方式让他改正。

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遗传的重要性降低很多。一个人在童年阶段建立起来的原型,也就是他早年对待继承物的态度和方式,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他所遗传的东西并不重要。遗传应该为先天性生理缺陷负责,我们在这里所进行的思考的前提是,要求少儿处在合适的环境中,将那些特别的困难排除在外。其实,如果找到了少儿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就非常容易解决问题,其实这是非常有益的。一名儿童即便比较强健,不存在任何先天缺陷,那么他也很可能发育不好,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其他教养方面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探讨个性心理学对训练神经病人和教育所提出的问题。这里所谓的神经病人包括:罪犯、患有神经病的儿童、通过酒精的作用逃避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方面的人。

在快速而又容易地找到哪里出现了错误以后,我们来问一问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些病症。很多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新的环境是病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我们的调查已经证明,病人并没有为适应新的环境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前,某种具体的事情发生在后。假如病人所在的环境仍然比较适合他,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现他原型的错误。不过病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必须根据原型创造出的统觉体系做出回应,所以所有的新环境都有试探的性质。在他的整个生命里,他都要受到目标的指引,因此他的回应不但符合他的目标,并且具有一定创造性,而不仅仅是消极的。我们早期对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经验得出,不应该忽视遗传的重要性,也不应该着重强调某个单独部分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通过自身的统觉体系,原型才得以与经验相符。所以,对统觉体系的研究,对我们取得某种效果来说是必要的一步。

个性心理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