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企业管理学

2020年6月23日  来源:通识:学问的门类 作者:[日]茂木健一郎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企业管理学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在美国和德国最先出现了企业管理学。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各大产业迅速向中西部拓展,在机械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等领域,机床的普及与零部件的标准化使得企业的内部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企业内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作业现场的机械工程师。19世纪末,美国兴起了以体系化解决管理问题为目的的“管理运动”。

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和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劳动力需求急剧增长。虽然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大都是些非熟练工人。这些非熟练工人在钢铁、纺织、机械工业等行业长期处于低工资、高工时的恶劣劳动环境。在此背景之下,机械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的建议,将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依据的漏洞百出的管理,转变为建立在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基础上的系统化管理,泰勒将其命名为“科学管理方法”。

20世纪20年代,在管理作业现场的过程中,各个工种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均取得进展,销售、采购、财务等管理理论逐渐形成。各大学也开始开设专门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商学院,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学体系化发展的原动力。此外,亚历山大·丘奇反对泰勒的标准工作法,认为管理活动的根本在于协调,提出了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各种托拉斯组织的相继出现,受到了美国企业管理者的追捧,成为企业管理学的核心理论。

与此同时,在雇佣管理负责人中开始兴起了“雇佣管理运动”。斯科特创立了科学的人事管理方法,狄德和梅特卡夫则进一步发展了人事管理的实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

德国原本就具有对实践性理论进行总结的商业学传统,尼克利施提出了以经营为研究对象的规范性经营经济学,对德国经营学的重建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施马伦巴赫则对成本会计和定价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技术论经营经济学。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学是一门诞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新兴学科。

企业管理学的诞生

企业管理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管理学领域出现了管理过程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决策理论等各种思潮。随着低增长时代的到来,产业空心化、企业公害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开始进入了企业管理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发展持续繁荣至20世纪60年代。“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美国企业管理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原本是一名采矿工程师,后晋升为企业总经理。在法约尔理论的基础上,管理过程学派将管理职能分为: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控制。这4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此外,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的“工业心理学”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在美国崭露头角,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工作环境与员工流动率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该派的代表人物埃尔顿·梅奥认为比起外部环境,在职场中职员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1958年,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马奇对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切斯特·巴纳德于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进行了理论化的发展,创立了决策理论。不同于管理过程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决策理论所强调的是“决策”的重要性,认为人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对手段进行合理选择的决策者。

1962年,保罗·劳伦斯和威廉·洛希提出了“权变理论”。该理论着眼于分析环境与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张企业的组织设计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60年,美国产业界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以杜邦公司为典范,在企业管理学界兴起了以多元化战略为核心的“战略管理理论”。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以美国的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中的多元化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轨迹进行探索,并于1962年出版了著作《战略与结构》。

此外,理查德·努梅特于1974年指出“大型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尤其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伊戈尔·安索夫于1956年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规划系统理论,包括“协同效应”等一系列新的企业管理学概念。然而,7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开始进入“不确定的时代”,迫于生存压力各大企业竞相展开激烈的变革。在此背景之下,威廉·艾伯纳西于1978年提出了“返生理论”。

随着消费者主义的发展和环境公害问题的严重化,人们开始意识到妥善处理企业与外部集团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必要性,管理者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于1974年提出了管理者的三大任务:①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②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③承担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此外,德鲁克还提出了“知识工人”“顾客第一”“分权化”等大量的管理学理论和概念。

随着日本商品大量进入欧美市场,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对日美两国的企业管理进行比较,提出了“Z理论”。在欧洲则兴起了“半自主管理作业群体理论”,该理论主要通过赋予班组以自主性,让劳动者参与管理,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瑞典的沃尔沃等公司的工厂中均实际应用过该理论。

企业管理学充分吸收了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理论的精细化。与此同时,学科理论更加显现出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动态的、全面的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学的发展

企业管理学的改革与新发展

随着商学院的兴起,经营战略理论和管理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18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商学院——沃顿商学院。1908年,哈佛商学院首创了MBA(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并以其独特的“案例教学法”闻名于世。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员在课前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企业管理学改革的契机,使得管理学不再是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而是成为一种注重实际应用的管理实践。

虽然各商学院的课程安排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含以下几个专业方向:①会计控制。学生需要学习簿记和各类财务报表等基础知识,掌握财务比率和管理会计等的分析方法。②市场营销。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按消费者需求组织商品生产和服务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向顾客传达商品的价值。③管理科学。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解决经营问题,提高决策质量,掌握具体的定量分析的合理方法。此外,必修课程方面主要包括:①组织管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可将组织管理的视角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两种视角,前者研究组织中的个人的行为,后者研究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的行为。②财务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理财方法,以及作为经营战略手段的财务战略和企业并购、企业重组等知识。③生产政策。研究在企业活动中负责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生产-供给机能”,学生要学习如何发现、分析和改善生产和供给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④综合管理。学生要学习如何站在高层管理者的视角上制定战略方案和指挥实施。

由此,企业管理学成为一门学习管理的基本技能,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实践性管理理论的学科。

继德鲁克提出了“不连续的时代”后,在日本企业的推动下,TQM(全面质量管理)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掀起了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热潮。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IT 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世界迈入了德鲁克所预言的“更为伟大的发展时代”。在此背景之下,亨利·明茨伯格对古典学派的“管理职能理论”提出批判,并于1998年出版了著作《战略历程》。在该书中,明茨伯格提出了“战略管理十大学派”,为评价各类经营战略理论提供了方法和视点。以此为契机,由钱德勒开创的“结构学派”和以彼得·圣吉等人为代表的“学习学派”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代企业管理学门类

入门者须知

科学管理方法

机械技师泰勒所提出的工作管理系统。考虑到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容易导致工人们消极怠工,泰勒提倡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制定出科学的工作量标准,对达到标准定额的工人支付高工资,对未达到标准的工人则支付较低的工资。与此同时,他认为还应设置相应的计划部门负责“时间研究”、制定标准工作量指示表、实现工作环境和工具的标准化、推行“职能工长制”。

PPM(产品组合管理)

波士顿咨询公司设计的战略规划法,即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以“市场的成长性(成熟度)”与“相对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为轴制作矩阵,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后,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产品组合优化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方针是将所有战略业务单位分为四类:①明星型业务,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高;②现金牛业务,低市场增长率高占有率;③问题型业务,高市场增长率低占有率;④瘦狗型业务,低市场增长率低占有率。然后将“现金牛业务”中产生的大量现金集中投入到“明星型业务”和“问题型业务”,并从“瘦狗型业务”中撤退出来。

协同效应

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经营策略》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也称综效。协同效应的类型主要有:①销售协同效应(在一个销售渠道中销售多个产品);②经营协同效应(使用一种技术生产多种产品);③投资协同效应(提高设备投资的共通性以达到节约追加投资的目的);④管理协同效应(分析市场上的旧产品所存在的问题,在开发新产品时加以改进)。

事业部制与 SBU(战略经营单位)

在产品经营多样化的大型企业,单一的组织很难顾及所有部门的经营和生产,也不利于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调整生产方向以及科学决策。而通过采取事业部制,可将具体的日常决策委托给各事业部经理,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得以专注于关乎公司整体的重大决策上;缺点是容易造成各事业部之间权力不均、工作不易协调等问题。

考虑到事业部并不适合成为一个进行战略决策的组织,SBU(战略经营单位)应运而生。SBU一般被看作是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而设置在事业部制之上的一种特别组织。SBU 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经济实体,具有以下特征:拥有独自的竞争对手;肩负着企业高层管理者赋予的使命;能从战略计划中受益;具有特定的经理人员;拥有一定的经营资源支配权;可以独立制定战略计划等。

权变理论

也称情境理论或应变理论。英国的伍德沃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的企业适合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具有职务权限明确、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信息集中、决策集权等特点),而以小批量定制产品生产为主的小型企业则适合采用有机式组织结构(具有职务权限灵活度高、网状结构、信息分散,重视沟通等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劳伦斯和洛希进一步指出了环境与组织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认为企业应该根据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灵活采取最适宜的组织结构。

返生(dematurity)

“返生”是指当企业主体的产业发展速度减缓,或者开始出现这种趋势时,为了重新唤醒企业活力而采取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发新型产业;另一种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振兴现有产业。返生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意识到产业成熟期的到来;②反复试验,有计划、有方向的从失败中总结经验;③重新制定出新的发展战略;④企业经营得到改善并扩大生产。

X 理论、Y 理论

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评价人性的理论。

麦格雷戈将传统管理者对人的本性的理解称为X 理论。X 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天生厌恶工作,喜欢被人指使,不愿承担责任。因此,为了能够达成企业的目标,有必要对职工采取强制命令和惩罚等手段迫使他们努力工作。

与传统的 X 理论相反的 Y 理论则认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脑力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人们会为了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主动承担责任。工作热情取决于实现目标时能够获得的报酬的多少,实际上,现代企业仅仅利用了人们的一部分智慧潜能。麦格雷戈在Y 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实行参与式的管理制度,鼓励职工们参与自身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制订。

Z 理论

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大内将企业管理分为“日本型组织管理(J 型)”和“美国型组织管理(A 型)”两种类型。J 型的特点是:长期雇佣、缓慢的考核与提拔、含蓄的控制机制、集体决策、全面关切。A型的特点是:短期雇佣、迅速地考核与提拔、明了的控制机制、个人决策、部分关切。实际上,一些成功的美国企业同时具备了 A 型和 J 型组织管理的优点,而这种建立在相互信赖与合作基础上的新型民主管理模式,就是大内所倡导的“Z型”模式。

《不连续的时代》

德鲁克于1968年出版的著作。在书中,德鲁克预言技术、经济政策、产业结构、经济理论、统御、管理以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将进入一个“不连续的时代”。届时,旧的产业体系会被淘汰,全新的企业社会时代将会到来。

明茨伯格定义的战略管理“十大学派”

1.设计学派。代表人物有肯尼斯·安德鲁斯等。该学派运用SWOT 分析法,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为战略是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企业的资源能力之间的匹配。

2.计划学派。代表人物有伊戈尔·安索夫等。该学派基于时间轴和组织的等级层级,将战略决策过程分解为清晰的步骤,实现对组织的有效控制。

3.定位学派。代表人物有迈克尔·波特等。定位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在行业内获得竞争优势。

4.企业家学派。代表人物有约瑟夫·熊彼特。该学派强调领导者个人的知觉、能力、智慧、经验,将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集中在个别领导人身上。

5.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等。该学派认为若要具体了解战略的形成过程,最好的办法是运用认知心理学分析战略决策者或管理者的认知过程。

6.学习学派。代表人物有彼得·圣吉等。该学派认为战略并非来自形式性的计划,主张将组织内自然而然显现的想法和行为模式总结为战略,并在组织中确立和实行。

7.权利学派。代表人物有爱德华·弗里曼等。权力学派将战略形成过程看作是一个受到权力影响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战略决策者运用个人或组织的权力施加影响,统筹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

8.文化学派。代表人物有理查德·诺曼等。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制定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基础之上,文化有保持战略稳定性的作用,不鼓励战略变革。

9.环境学派。代表人物有约翰·迈耶等。该学派源自权变理论,认为环境是企业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

10.结构学派。代表人物有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等。该学派认为组织及其周围环境所处的状态即是结构,战略是组织对状态的选择,战略制定就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该学派的一大特点是融合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提供了一种调和的可能以及对其他学派进行综合的方式。

企业管理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