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门子S4强力手机案例
任务
由于意大利是欧洲的关键市场之一,德国康采恩 西门子公司打算改变其在意大利手机市场上的弱势地 位。1996年10月,西门子委托我们重新启动S4强力手机(S4Power)的宣传攻势,力图在意大利市场打开局面。
从外表上看,S4强力手机并不起眼。虽然很实 用,但却很普通。它最明显的特征是10个小时的通话 时间,大约是竞争对手的4至5倍。这是一个明显的 优势,但却不是特别重要的优势。意大利消费者更重 视超长的待机时间巧妙的外形设计或者非凡的技术 功能。这些特性S4强力手机并不具备。因此,我们捫 心自问:强调通话时间长是否足以使产品以重量级选 手的身份在意大利手机市场上站稳脚跟?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外围条件令人忧虑:
鲁市场份额较小
西门子手机1996年10月在意大利市场的占有率只 有3%左右,许多消费者甚至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
擧市场格局已定
在欧洲举足轻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三 家公司早已把意大利手机市场瓜分完毕。
鲁公司形象缺陷
西门子公司在意大利以建造发电厂著称,而不是 靠电信服务闻名,至于手机就更谈不上了。
*广告预算较少
在竞争对手们用数以千万计的预算装备其产品的时 候,西门子仅拿出可怜的约100万马克送S4手机上 路。
在如此条件下怎样才能将S4手机的销量翻一两 番?
*我们是否应该重点宣传其独有特征?
初看起来,最简单的办法是以_种极富创葸、引人 注目的方式宣传其10个小时的通话时间。假设有这样 _则广告,其广告词是:"打完10个小时的电话后, 你得吃几块润喉糖对付嘶哑。"这个广告十分独特,但 没有提供重要的销售承诺。有谁要在两三天内打10个 小时的电话昵?再说,由于收费较高,手机主要用于路 途中简短的信息交流——在街道上、在公共交通工具 上、在酒店里或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因此,手机通话时 间平均只延续数十秒或者几分钟。从理论上讲,在10个小时的通话时间里可以打600个电话。如果我们刻意 承诺10个小时的通话时间,至多只能赢得那些经常煲 电话粥的人的心,即使最富创意的包装也无济于事。如 果每个意大利人都知道我们提供的是无人需要的价值,
那么我们又能有多大收获昵?
參我们是否应该强调其独有特征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不干干脆脆地说,超长的通话时间对每 个消费者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展示人的全部命运系于一块蓄电池的能量的危急情景。然而,老实地说,现实中 这样的通话极其罕见。仅仅如此,我们是不可能把意大 利人成群结队地吸引到销售手机的柜台前的。愚弄消费 者是要受罚的。
*我们是否应该做形象广告?
做形象广告,风险太大。只有十分之_到二十分之 _的形象广告大获成功。一般而言,人们只是在产品本 身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供宣传的情况下才做形象广告 的。
显而易见,上述三个战略方案要么力度不够,要么 风险过大。那么,出路何在?当时时间不等人,从讨论
研究到拿出方案,我们刚好只有10天时间。
问题分析
在分析阶段我们运用了b/W模式,以便弄清楚营 销的最大障碍和机会位于哪些动机圈中。我们发现,手 机的最大战略潜力根本不在"价值"动机圈中,而是在 "身份"这个动机圈中。
这是因为,手机传递着使用者的信息。进一步的心 理研究表明,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最重要的、"不可告 人〃的动机正在这里。手机应该赋予其持有人以某种性 格,应该使他看上去阅历丰富,行事老练。手机能证明 _个人是现代高效率社会的重要成员,无论何时何地都 能与他取得联系。
然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在米兰(西门子驻意大 利分支机构所在地)大街上手拿手机招摇过市的人尽是
些大学生、家庭主妇、购物者和观光者。一些批评人士 之所以声称,手机对一些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用以弥补 其内心自我价值缺憾的工具®,其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这种心理猜测有点过分?有事实表明,欧 洲一些公司开业惟一的目的就是根据事先约定,在特定 的时间里给一些人打手机。这些公司的存在足以证明, 显露身份对手机用户是何等地重要。
遗憾的是,我们的S4强力手机并不具备感染力极 强的品牌个性。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实用的煤块,其朴 素的功能更切合德国人学者般的个性,而不适于意大利 人热情外向的秉性。
战略开发
经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必须在"身 份"这个动机圈中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每个品牌的手机都能赋予其持有人一定的 "身份〃,只不过某些多一点,某些少一点而已。在大 多数情况下给人带来显赫身份的是特定的产品功能,诸 如简洁的外形设计、巧妙的技术装置以及微型化,等 等。有趣的是,这些并不是特别有用的产品特性,有的 甚至碍手碍脚:如今最小的手机需借助放大镜和牙签才 能操作自如。然而,正是这些特性使得邻居、熟人和朋 友内心产生嫉妒和羡慕。诺基亚公司刚刚推出一种新款 手机,其动感流线型机身已成为讲究设计的意大利人的 偶像。
我们当时面临的战略挑战是如何给S4手机及其持 有人赋予比其他竞争品牌更多的品格、个性和身份。通 过"性格广告战略"我们逐步找到了解决方案。
性格广告战略的原理是:手机持有人内心最缺憾什 么性格,我们就给他送去了什么性格(缺憾补偿法 则)。以下两个思路使我们达到了目的:
鲁第一个思路:真正的商人需要最长的通话时 间!
这一思路把手机用户分成两个阵营:_边是"真 正〃的商人,他们重视最长的通话时间;另一边是想成 为商人的人,对这些人来说,诸如外形设计和技术装置 等因素更为重要。这样,通话时间就变成了一个信号、—个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志。
本战略的真正核心是:真正的商人虽不一定需要10个小时的通话时间,但毕竟比普通百姓能打更多 的、更重要的电话。如因电池缺电而中断电话,给他们 带来的风险会更大一些。
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地让上述逻辑在消费者头脑中扎 根,我们就已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S4强力手机赋予 其使用者一种"真正〃商人才有的显赫身份。
參第二个思路:S4强力手机的持有人不是一般的 商人,而是一个"冷峻潇洒、个性突出、不拘一格〃的 商人。
这是因为,即使在真正的商人中也不乏平庸守旧之 辈,他们是追求效率的社会的忠实仆人,与环境的关系十
分融洽,以致于他们看上去大同小异,难以区分开来。
我们打算通过这种办法来挖掘性格广告战略的最大 潜力:把我们的商人打扮成生活的艺术家,他们仅用几 笔巧妙的交易便能获得比多年辛苦工作还要多的成果。 我们的商人具有艺术家放荡不羁的性格,他们在商场上 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同时又懂得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 的乐趣。
让我们把既定的战略简单归纳_下。S4强力手机 应当传达其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是:"我是一个用最简单 办法达到目标的成功人士〃。不遮遮掩掩,不拐弯抹 角,不自欺欺人。
这样_种身份信息很可能比任何其他手机所传达的 身份信息更加精确、有力。
广告创意
我们面临的创造性挑战是尽可能准确地把身份信息 纳入广告的主题之中。
我们冥思苦想得到的广告词是:"真正的商人可以 放弃一切,但绝不会放弃一部拥有最长通话时间的手 机。〃在广告画面上,我们展示了一个赤身裸体的男性 正在用S4强力手机打电话。此广告讲述了一个完整的 动人故事:我们的裸体主人公一大早就接到第一批生 意,他甚至还来不及穿上浴衣。像他这样的人不需要价 格昂贵的西装、保时捷Porsche)轿车和夸夸其谈来显 示自己的成功。他的手机就已说明一切。他并不特别看 重社会习惯(人们一般不会赤身裸体地谈生意!),但 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恰恰相反,他以独往独来的胜利 者姿态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大多数目标顾客很欣赏这种性格,其原因是他们在 职业生活中被迫跟着社会规范、等级和习惯亦步亦趋。
成效
S4强力手机在意大利市场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一从1996年10月到1997年1月,其市场份额由3%上升到11%;
与此同时,销售覆盖区域也由35%提高到
85%;
为使商店把张贴的裸体男人招贴广告摘下来, 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甚至恐吓经销商。或许, 这就是对我们的性格广告战略的最大奖赏。
2.西门子S6手机案例
任务
在1996年重新推出S4强力手机取得开创性的成功 之后,西门子公司1997年1月又委托我们为其在意大 利推出新型手机S6策划广告宣传战略。西门子为印刷 品广告及广播电视广告提供了320万马克的预算资金。
初看上去,该产品虽然引人注目,但不一定会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它虽然异常扁平,但却又长又宽。细看 之后,S6手机才显出以下六大特点,不过其中每一点 都不完美:
鲁机身薄
在当时的市场上,西门子S6手机的机身最薄。这 在技术上是一个进步,要是机身同时不是又长又宽的 话,广告可以对此大力宣传。也就是说,S6手机并不 紧凑小巧,看上去甚至比同类竞争产品还大一些。
?重量轻
S6手机只有160克重,而同类竞争产品机身重达250克,这是_个很大的区别,但当时市场上还有_种 更轻的手机。因此,广告宣传重点强调重量风险颇大。
擊操作方便
S6手机是第一个采用大型图形菜单显示的手机。 在S6手机能够用模拟图形显示菜单的时候,其他手机 只能显示字母和数字。这样手机用户不需要细读操作指 南就能了解菜单里的各种功能。然而这_优点也不能作 为广告宣传的中心,因为我们的手机作为首先问世的产 品可能被新产品淘汰。此外,宽大的机身、较轻的重量 以及相对低廉的最终用户价格也强化了"像玩玩具那么 简单"的感觉。
鲁多次获奖
S6手机在欧洲其他国家推出之后头三个月里,就 已夺得颁给同档次产品的几乎全部大奖。在德国,专业 媒体和独立检测机构的称赞可以为我们的广告宣传推波 助澜,但在意大利却没有用武之地,因为干巴巴的功能
统计指标打动不了意大利人的心。
*?改进了的通话质量
S6手机是惟一装配有高保真听筒和噪音过滤器的 手机。两者皆对通话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令人遗 憾的是影响并不大,因为众所周知,通话质量首先取决 于网络。手机只是作出一种间接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消 费者几乎无法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到。
?第二代GSM
GSM是前景广阔的"数字〃移动电话网络的简称,它与所谓的"模拟"网络迥然不同。每一个网络都 为其手机用户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语音 留言、自动重拨、来电显示以及股市行情等等。西门子S6手机当时是市场上第一个技术上与第二代GSM功能 衔接的手机。对西门子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 令人敬佩的胜利,但对消费者来说,它过于复杂,因而 索然无味。
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GSM,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第一代、第二代了。该如何跟消费者讲清楚第 二代与第_代的区别昵?这肯定是_个吃力不讨好的苦 活。
关于手机的现状特点就讲这么多。现在的问题是该 如何从这些特点出发,以开发使西门子市场份额明显上 升的广告宣传战略?
鲁我们是否应该把最重要的特点找出来并在广告 中加以强调?
毫无疑问,借助市场调研可以从上述六个特点中找 出对消费者最具吸引力的那个特点。
但是仍不能改变这样_个事实,即没有_个特点具 有足够的魅力,使S6手机获得足够的动力向前飞跃。
肇我们是否应当同时宣传六大特点?
另_种选择方案是同时提及手机的所有特点:"选 择S6手机,共有六个理由〃。但是,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一个成功的广告宣传是面面倶到的,面面倶到的广 告通常效果平平。
这样就令人产生一个似是而非的印象:虽然S6手 机有很多特点,但却找不到让S6手机取得成功的强大 的杠杆作用的支点,而要想成功又必须借助其功能特
问题分析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依然把b/w模式连同 其五个动机圈派上用场。
结果发现:核心问题不在"价值〃这个动机圈内, 因为事实证明S6手机比同档次的竞争产品略胜一筹。 试想,假如消费者知道S6手机品质超群,它畅销市场 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然而,消费者并不了解其过人 之处,而我们又不可能给他们作_通详细解释。因此现 存的最大危险是消费者把S6手机视作一种普普通通的 手机,只不过在许多细节上与竞争品牌略有不同而已。
也就是说,关键问题在于对产品的认知:S6手机
传递的信息不是它所具有的过人品质,这是一个典型的 条件引导问题。
战略开发
于是我们决定,把所有六种可能的价值承诺从广告 宣传的中心排挤出去,以便集中火力主攻消费者的认知 习惯,要他们在心目中赋予我们的手机以一种名副其实 的垄断地位。我们采用了分级广告战略。
分级广告战略的原理是:把我们的产品提升到比所 有竞争品牌更高的一个等级里。我们选用的广告词是:“S6手机是新一代手机的代表"。
这_广告战略产生了如下效果:
西门子S6手机本身构成_个等级或档次,没 有直接的竞争对手;
所有的竞争产品都属于"过时〃的等级或档 次。我们不动声色地把所有的竞争产品降了一级。
为了便于回忆,这里再说一遍:分级广告战略属于 "习惯〃这个心理动机圈,其作用方式如下:人们通常 不自觉地把西门子S6手机归入与其他手机同一级别或 档次。现在我们对消费者的认知进行条件引导,即我们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等级或档次,在这个等级或档次中暂 时只有_种产品,即我们的S6手机。
由此,我们便从根本上介入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 程:不再让消费者拿S6手机艰难地与无数手机的许多 功能特点相比较,而是要他们面对这样_个简单的问 题:我该买新_代的手机还是过时的手机?这是把S6手机铸造成成功品牌的强大平台。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的六大特点才又重新发挥作用。 我们把这六大特点当作新一代手机的外在标志。
也就是说,它们不必向消费者提供任何非同_般的 价值,而只起一种辅助证明作用,如新一代GSM、图 形显示、高保真听筒,等等。
这些证据对分级广告战略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因 为它们提供了其支撑内涵。世界上许多广告宣传常常提 及"革命〃、"新视野〃等概念,但只要其背后没有产 品功能支撑,这些宣传无异于空气中的水泡,随时可能 破裂,从而危及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
广告创意
广告牌和电视画面上有一只孵化成熟的鸡蛋,西门 子S6手机从中破壳而出,广告词是LaRivoluzionedel-laSpecie"(意大利语,意思是"进化的革命,’)。作 为印证,广告突出了 "进化的革命〃之特征:如第二代GSM等等。此广告宣传思路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所有的 广告和促销材料中,连培训2200名意大利电信经销商 时也是如此。
成效
在S4强力手机把西门子的市场份额由3%提高到 11%之后,我们的推广攻势又在1997年6月把它的市 场份额提高到25%。两次宣传攻势加在一起,时间不 过8个月。
西门子公司320万马克的广告预算比其竞争对手少 很多,却从它们手里夺取了部分市场份额。显然,强大 的广告战略比巨额广告投入更为重要。
3.人寿保险案例
任务
1996年6月德国人寿保险公司协会委托我们策划 广告战略,以使其市场地位免受银行的日益猛烈的冲击 而得以长期巩固。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任务的范围。在约3 000万个德 国家庭中,约有80%的家庭至少拥有一种人寿保险。 德国人总共签订了8 000万个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每年 支付给保户的金额约占国家养老金开支的20%。因 此,人寿保险在德国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福利政策的作 用。
迄今为止,人寿保险在个人养老市场上可以说不存 在竞争,因为保险产品适应消费者的安全需要,数十年 来保险代理公司积极推销保险产品。除此之外,国家也 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个人购买养老保险。
然而,今后保险市场上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因 为现在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回报可观的产品,如储蓄计 划、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房地产基金,等等。再说,
人寿保险享受的税收优惠也面临着政治上的巨大压力。
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长期抵御来自银行界的 竞争。商品检测基金会刚刚公布了养老保险产品比较报 告。这个报告是片面的,它认为银行的养老产品比人寿 保险公司的产品回报率高。报告公布后,抵御银行的竞 争就显得更加紧迫了。
修我们是否应该参与有关回报率的讨论?
在对手的领地上玩他的拿手好戏,有多大胜算令人 怀疑。人寿保险虽然提供了诱人回报,但仍不能与银行 的顶尖产品相提并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诚然,我 们可以考虑强调"收益加保障〃的双重价值,但对银行 来说,这样做毕竟意味着我们处于守势,像保险公司这 样社会化程度很高的机构和绝对的市场领袖绝不能这么 屈尊降贵,委曲求全。此外"保障〃这个重要因素显得 有点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因而不适合作为战略来利 用。
鲁我们是否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着力强调"保 障〃功能?
这条道路人寿保险公司已走了多年。它并不能阻止 媒体报道那些对银行单方面有利的产品对比数据。此刻 我们必须问问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对"收益〃话题保持 沉默?而沉默会不会使银行的地位得到加强?
鲁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形象广告战略呼唤消费者对 保险的信任?
养老是一个富于情感的话题。既然如此,为何不走
情感路线昵?为何不让几位可爱的女士和男士——无论 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普通还是优雅——在广告上露露 面,以表达他们对保险的信任昵?或者在诗情画意的电 视广告片中展现拥有人寿保险的老年生活是何等的安逸 幸福?然而,形象广告不是一个严肃的解决方案。如果 把这种"软性〃广告战略与银行的"硬性〃回报指标相 比较,其效果十分有限。
秦也许我们必须改变产品及其名称?
我们是否应该改进我们的传统产品,让它发出新的 光泽?也许给人寿险种起一个新的名字以唤起时代精 神?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人寿保险"这个概 念融入了用户对它的信任,如果给它起一个新名字,消 费者肯定会联想到一个新的产品。这样我们反倒使他们 不知所措,此后得花很多时间和金钱才能重新获得他们 的信任。简言之,我们的产品及其名称是神圣的,不应 轻易改动。
所有睡手可得的广告战略均不能用,用了可能会给 我们造成损害。那么,出路究竟何在?
问题分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和答案相距不远。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在b/w模式及其各个动机圈的帮助下考察问题何在。
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似乎存在于"条件引导"领 域。
消费者对人寿保险公司的习惯认知究竟如何?显 然,他们把人寿保险和银行的产品放进了同_概念的抽 屉中。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人寿保险重点在于"保 障〃,而银行重点在于"收益〃,但是将来可能有越来 越多的消费者把两者都视为合法的养老手段,只不过_ 些银行提供的较高收益更为诱人。
这里我们遇到_个有趣的想法:消费者或商品检测 基金会(或者其他的独立机构)绝不会想要把一部豪华 轿车与一辆运动跑车进行简单比较,虽然它们都是载人 的轿车。人们不知不觉地将它们归入不同的概念抽屉 中。没有人会说,由于运动跑车跑得更快,所以它总体 上比豪华轿车更好。假如真的这么说,倒显得十分荒唐 可笑了。
但是,同样荒唐可笑的是把人寿保险与银行产品相 提并论。与豪华轿车和运动跑车一样,人寿保险和银行 产品也分属不同的概念抽屉。前者用来满足保险意识较 强而且年轻的家庭成员的需要,后者则主要面向重视休 闲的有钱人群。显而易见,对它们进行直接比较没有任 何意义。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必须把人寿保险和银行产品清 楚地区分开来,从而避免将来有人拿它们进行直接的、 片面的比较。
战略开发
我们必须改变消费者对人寿保险不利的认知习惯。 形象地说,也就是必须把一个概念抽屉分成两个概念抽 屉。为此目的,我们采用了分类广告战略。其核心思想 是把产品明确无误地放进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概念抽屉 中。
參我们的思路:把人寿保险当作"个人养老金〃 来宣传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养老金是_个自成_统的概 念。它不必与银行的资本投资比美,也用不着讨论它的 收益率。在消费者头脑中,养老金十分重要、不可或 缺、地位至尊。对此没有人再去质疑。假如在步行街头 拦访普通行人,问他是否愿意拿养老金与资本投资交 换,很多人会在惊奇和害怕之余一口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改变消费者的习惯认知?
1) 把人寿保险当作"个人的养老金〃来宣传:
人寿保险承担全部的任务
——人寿保险面向普通百姓
——人寿保险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 与此同时揭露银行产品是纯粹的资本投资:
银行产品承担专门的任务
银行产品面向居民中_小部分有钱人
银行产品维持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今后我们面对的是从属于两个不同类别 的两种不同的产品。这样分类至少有三个好处:
鲁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个人养老保险市场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这
主要是因为国家养老金不够稳定,使居民对未来产生
恐惧感。据统计,原联邦德国55%的人和原民主德国77%的人感到国家养老金提供的保障并不充分。超过75%的德国人对老年基本生活表示担忧。人寿保险作为 "个人的养老保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 案。
此外,我们把银行提供的投资服务降了一个等 级。人们对未来的担忧越大,银行的投资服务就显得 越弱。也就是说,银行产品以中期眼光看只发挥它应 有的作用,即为全国少数有钱人提供额外享受,为老 年人提供额外保障,但却不是基本生活保障。
鲁有效地抵御银行的攻势
银行无法对我们的"个人养老金"提出质疑,这 是因为:第一,它不能像人寿保险公司那样提供顾客 所需的保障功能(如保障期限长达30年之久);第 二,它不能提供同样的核心能力,即保障。
鲁可验证的承诺
只有人寿保险可以清楚地证明自己能够满足"个 人养老金〃的要求:
功能比较一览表
|
在列举上述三个好处之后,我们不得不面临—个尖 锐的问题:"养老〃这个概念屡次被牵扯到政治争闹 中,如今它是不是真的还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是肯定的。恰恰是公开的讨论证明,养老对人 们具有重要的情感作用。如此类推,每年劳资双方就工 资问题展开谈判,大多数是不欢而散,尽管如此,"工 资"这个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广告创意
我们策划的广告攻势遵循这样_个指导思想:"德 国人寿保险一你的个人养老金〃。在印刷广告上我们 表现了_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他鼻子上架着老年人常戴 的花镜,用充满童趣的腔调模仿老年人的口吻说道: "我老的时候也靠个人养老金养老。〃在广告文字中我 们解释了只有人寿保险才能满足"个人养老金〃要求的 原因。
成效
广告引来了成千上万的信函和电话。许多消费者 甚至表达了立即购买人寿保险的愿望,可惜人寿保险 协会既无意也不能直接售卖保单。
注:
① 待机时间是指手机一次充电后处于接听状态的时间。
② 参见第六章阐述的缺憾补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