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个大胆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怎样灭绝了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繁衍生息的历史超过20万年,甚至第四纪冰川期欧洲的一个个严冬都未曾令他们灭绝。他们身材高大、体格强壮、头脑聪明。然而,4万年前现代人类来到欧洲后,不过几千年时间,尼安德特人不知什么原因竟全部消失了。尼安德特人当时需要与现代智人争夺各种资源,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结论:智人能够更好地适应欧洲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尼安德特人于是最终遭到灭绝的命运。但是,这条结论未必正确。别忘了,智人的祖籍是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却曾在欧洲生活过20万年,也就是说,他们花了20万年使自己适应欧洲环境。他们体毛重、性格野蛮。部分古生物学家(不代表所有)认为尼安德特人也曾使用语言,并且与他们的竞争对手——智人一样,具有同等程度的思考能力。
从理性历史观出发,我们得到一个有趣的猜想:尼安德特人缺乏一种重要的经济制度,我们在前面某一章里已探究过这条经济制度对于理性生物的价值,它就是:分工。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分工。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每一杯香浓的卡布奇诺咖啡都是分工的产物:矿工挖煤——煤燃烧能发电——电能使咖啡机运转起来;农民种咖啡豆、养奶牛;不用说,还得有人来发明发电机、炼钢技术、纸杯以及其他各种相关事物。市场,也就是一个许多人共同进行各种贸易、交换的场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卡布奇诺的生产成本。甚至在原始社会,人们也通过进行物物交换,令大家在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上多花时间,同时,少做自己能力限度之外的事。
分工也许意味着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进行交换,或者,甚至是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遥远的部落进行交换。即便在4万年前,各人类部落已开始使用其他地区制造的石器;内陆部落的人也有机会佩戴贝壳等海产装饰物。早期人类的家庭同样根据不同用途,分成几个不同的小区域,大概这还是手工业专业化开始的一个标志吧。像这样一定可以省不少力:脑子灵活一些的就待在家里,制作钓鱼钩;多毛的野蛮人则外出打猎,打长毛象等。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天性中就有这么一种倾向,“物物交换,以物易物,相互交易”。确切地说,交换正是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种品质,“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一只狗与另一只狗公平审慎地交换过一块骨头”。
从分工的角度看,尼安德特人不管拥有怎样强大的思考能力,似乎都更像狗,不像人。从考古学资料上看,从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尼安德特人曾进行过交换。这是一条重大缺陷。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发现,人类这种“要求物物交换,以物易物,相互交易”的倾向令人类能够轻松在几千年内灭绝尼安德特人;就算他们普遍比人类跑得快、体格更壮实,甚至脑子更聪明,都于事无补。
其实,分工也许甚至比上面说的还简单。最重要的交易也许并不是海边部落与燧石层(火山口)部落之间的交易,而是如我们在第3章看到的那样,体现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交易。在现今的一些原始部落,人们仍靠简单的采集、狩猎为生,此时,分工是依性别进行的。男性仅仅负责猎捕大型野物,其他什么都不管;女性负责猎杀小动物,采集浆果、坚果,做衣服和照看小孩。早期人类似乎也分成两拨,一拨人负责打猎,另一拨人负责采集,或许分工依据也与上面相似。但尼安德特人中似乎不存在这种分工,他们无论男女、大人小孩,全都像我们原始部落中的男性成员一样出去打猎、对付驯鹿与乳齿象。
关于过去,我就讲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未来是什么样子。
在关于未来的问题上,经济学家们常常犯错,但没有几个会像托马斯·马尔萨斯那样错得如此惊人、如此著名、如此不幸。马尔萨斯毕业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后来在奥尔伯里的奥克伍德教堂任教区牧师,1798年写成并发表了自己最著名的学说《人口原理》。在文中他的出发点是两个抽象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但几乎保持现状。”
换句话说,就是指人总需要吃饭,并且,人要不停地生孩子。马尔萨斯还在文中写道:“人口,在无所妨碍时,成等比数列增加;然而生活资料仅以等差数列增加。”据马尔萨斯推测,人口增长将永远受到人类生产食物的能力的限制。人类若不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长期人口增长率应等于零。一旦人类已填满所有生态缝隙,就会和其他动物一样,数量不会再增加。马尔萨斯不是傻瓜,他知道,人类技术始终在不断提高,因此,人口也会不断增加。不过他认为技术会成等差数列提高(如10,20,30,40,50,60,70),而人口将成等比数列增加(如2,4,8,16,32,64,128)。这表示,总有一天,人口数会到达64、128,那时,人就要挨饿。
马尔萨斯的分析之内涵没有什么巨大的启示意义,其结论无聊得很:纵然人口有潜力成等比数列增长,但由于人类技术进步速度平稳,且人类繁殖需不断受到技术的限制,因此,实际人口数量成等差数列增长。我们在本章开头就已经看到:马尔萨斯的分析,适用于大部分人类历史,然而1798年之后,矛盾出现了。自他发表该论文那一刻起,便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犯了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