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理性创造奇迹

2020年7月15日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一小拨虔诚的清教徒因在英格兰遭到迫害,逃往莱顿,然而到了莱顿却发现,生活依旧艰难。他们找不到工作,随身带的积蓄快花光了,自身高尚的宗教道德观也不断受到诱惑与考验,因为周围人们都过着“可怕的奢侈与危险的生活”。这些教徒中的领导者于是决定横渡大西洋,到新世界去,那里,所有人都能找到机遇,有上百万未经开化的心灵等待着救赎,并且再不会遇到荒淫猥琐的荷兰人。前辈移民们就这样来到了……巴西北疆邻国圭亚那。

或者上面说的原因只是各种可能之一。然而,圭亚那的早期移民与北美大陆的殖民者相比,前者的死亡率是后者的两倍。这些前辈移民对圭亚那各种热带疾病的危险着实非常忧虑,在讨论过生存问题后,他们最终决定起航离开圭亚那,改去新英格兰。

因害怕热带疾病而不敢在此定居的人不只包括早期移民。英国政府在美国独立以前,按惯例总把罪犯驱除出境,运往北美英属殖民地。但美国独立以后,这个办法再也行不通了。1785年英国成立比彻姆委员会,任务就是选出一个日后驱逐罪犯的目的国。冈比亚与非洲西南部一开始都上了备选名单,但后来考虑到当地各种致命疾病即便对于罪恶的囚犯也显得过于危险,令人从道义上难以接受,便又放弃了两地。(10年后,一名苏格兰探险家曾带领一支大型船队从冈比亚开赴尼日尔,结果船上的欧洲人全部丧命,无一生还。)欧洲在非洲建立起各殖民地的第一年,平均死亡率高达40%~50%。这些数字一方面令英国政府刑事法庭的高官们良心不安,另一方面令欧洲的其他潜在移民、希望满世界建立殖民统治的掌权者们更愿意选择气候适宜的地方做自己的目的地,也就是后来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与美国。

欧洲殖民主义者担心各种可怕的热带疾病,因而未在热带建立殖民统治,但是,却出于一种理性的自私,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残酷的奴隶贸易以及不公平的经济体系,以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大限度上剥削当地居民,掠夺土地里的黄金,同时从事大量倒卖象牙的活动。经济学家达龙·埃斯莫格卢、西蒙·约翰逊与詹姆斯·鲁滨逊据此指出,历史造就了当今各国的财富版图,与地理因素无关。殖民主义给不同的殖民地带来了不同的制度体系。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早期移民占据的殖民地在取得独立时已建起了相当不错的政治制度,包括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治等。而种植园经济在取得独立时,其政治制度的特点就是榨取奴隶创造的每一分短期收益,将之呈献给种植园主。政治、经济制度都是能够历久不变的,因此,在曾经是殖民地的地方,今天的各种制度与独立前后时的各种制度十分相像,可以用一脉相承来形容。到底哪种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不用说你也能猜出来。

热带疾病对今日经济的直接影响十分微弱,不值一提(当然,被蚊子叮过的人也许不这么想)。但是,这些疾病曾令殖民主义者不敢在热带定居,所以说,昨日的疾病是导致今日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个分析是对复杂的历史潮流的简化,那么,它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我们若能够用一场实验室实验来检测殖民统治对现代经济的影响,一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巧的是,太平洋上的岛屿替我们做了一场十分近似于此的实验。太平洋里的每一座岛屿都曾在历史上遭受过殖民统治,为此付出过代价,也获得过收益,区别只在于进行殖民统治的宗主国不同,各地殖民统治开始的时间不同,持续长短不同。假如这真是一场在实验室里做的实验,我们不妨想象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研究员,他随机挑一些不同的时间分别向各岛屿派人开始殖民统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事实。那位“无所不能的研究员”是谁呢?是风(真遗憾)。在18世纪末以前,水手们无法测出自己的经度,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向)相对位置。不过,他们通过测量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能够轻松算出自己的纬度。那时候,任何一位船长若想在某个太平洋小岛登陆,都必须先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再从这里出发向正北行驶,直至到达正确的纬度,然后向正西行驶,穿越太平洋,直至遇到目标岛屿。若走对角线,向西北方向行驶,就有错过目标岛的风险,再加上坏血病和缺水,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由于航海路线这样绕弯,水手们便比较容易发现位于东信风纬度带上的各岛屿。于是,这些岛屿便成了船员们补充淡水的必经之地,再随后,则成了殖民地。比如,关岛就位于穿越太平洋的主要东西向航线上。1521年,费迪南德·麦哲伦发现关岛,此后,关岛经历了4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其他岛屿即便同样拥有肥沃的土地以及田园诗般的沙滩,却不容易被水手们发现。岛屿与信风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风力大小与风向决定某座岛屿能否及早被水手们发现,而后接受殖民统治,但是岛屿本身是否拥有诱人的环境,是否适合建立殖民地,则与风毫不相干。因此,通过大自然替我们做的这场实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殖民统治对经济增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经济学家詹姆斯·费勒与布鲁斯·萨克多特已做出了答案。两位搜集了关于80座太平洋小岛现代财富、殖民主义历史以及气候分布的具体数据,并得出结论:16世纪、17世纪由于信风而先于其他岛屿被水手们发现的各岛屿现在普遍更富裕些。在这些小岛上,受到殖民统治的历史每增加100年,人均收入便提高40%、婴儿死亡率下降2.6%。

当然,有一点很明显:各殖民地的原住民不会从殖民统治带来的财富中获得任何好处。澳大利亚在短短几个世纪内就从世界上最穷的地方一跃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史令人惊叹。然而,在此期间,大量原住民死于天花,这段历史不免令澳大利亚人蒙羞。殖民主义对今日财富的积极意义值得探究,但我们没有理由欢呼雀跃,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仅为找出各国由穷变富的原因。富国不是因为出得起钱去建立各种好制度,而后才拥有现在的好制度。詹姆斯与布鲁斯对殖民时代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好制度在先,经济增长在后。

关于经济制度,年代越久远,我的猜测的成分就越大。考古学家能够看到历代的新工具、新技术,然而我们除了能明确分辨出哪些是农村制度、哪些是城市制度外,其他制度都是不留踪影,不存在物质形态的。所以,本书的最后几页纸将满是最大胆的猜测。对此,我不会说“抱歉”。我们已经共同度过了许多时间,现在也该轻松一下了。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