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卧底经济学1-卧底经济学1:序言+第一章 你喝咖啡,谁赚钱-草甸与移民-从草甸回到咖啡屋-绿化带与轻轨-我们正在被“宰”吗-何时犯罪是划算的-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第二章 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每分钟出生一位大方的客户-第三种方式:劝火鸡投票赞成感恩节-以“天然”之名进行的价格欺诈-搞乱价格-真实性检验之一:公司真拥有稀缺力量吗-价格定位+第三章 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完美市场:真话,只有真话-没有市场的生活-效率与公平:我们能处理好吗-行不通的例子+第四章 城市交通-司机如何影响到局外人-定价应该反映损失-你的命值多少钱-知识的两种空白-低成本治理污染-好东西太多-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第五章 内幕故事-内幕信息-内幕信息和健康保险-制作柠檬水-柠檬,医疗,美国-不完全信息——完整论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用锁眼经济学锁定医疗体制+第六章 理性的疯狂-价值与价格——超越随机游走-理性的傻瓜-对于稀缺的明智考量+第七章 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爱情,战争,扑克-30万美元的房子怎么只卖了3 000美元-走入拍卖人中间-现代史上最大的拍卖案-记住:力量来自稀缺+第八章 穷国为何会穷-缺失的那块拼图板-强盗政府理论-制度至关重要-世界上最糟糕的图书馆-激励机制与尼泊尔的项目开发-有发展的机会吗+第九章 啤酒,小吃,全球化-啤酒,小吃,全球化(2)-全球化是好事吗-全球化是绿色的-贸易对穷人有利吗-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我们如何改善穷人的境况-第十章 中国的致富之路-两次农业革命-为将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走出计划时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有那么重要吗-卧底经济学1:致谢+卧底经济学2-第一章 谁是我的“另一半”-谁是我的“另一半”(2)-谁是我的“另一半”(3)-谁是我的“另一半”(4)-谁是我的“另一半”(5)-谁是我的“另一半”(6)-谁是我的“另一半”(7)-第二章 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2)-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3)-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4)-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5)-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6)-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7)-第三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2)-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3)-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4)-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5)-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6)-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7)-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8)-第四章 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2)-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3)-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4)-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5)-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6)-第五章 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2)-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3)-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4)-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5)-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6)-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7)-第六章 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2)-第七章 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2)-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3)-第八章 “门当户对”依然是婚姻幸福的条件吗-第九章 平均分摊餐费时,我们会点更贵的菜吗-第十章 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2)-卧底经济学2:致谢+卧底经济学3-推荐序1:人仍然是理性的-推荐序2:经济学前沿的轻松阅读-卧底经济学3:自序-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经济学家为你加薪-经济学家为你加薪(2)-经济学家为你加薪(3)-经济学家为你加薪(4)-一家黑店的经济学-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2)-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3)-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4)-快乐经济学-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2)-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哪类城市容易衰落-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2)-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3)-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4)-赢家的诅咒-发射原子弹的逻辑-发射原子弹的逻辑(2)-发射原子弹的逻辑(3)-发射原子弹的逻辑(4)-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2)-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2)-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3)-最佳离婚率-最佳离婚率(2)-最佳离婚率(3)-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关于“性”的理性选择-关于“性”的理性选择(2)-关于“性”的理性选择(3)-关于“性”的理性选择(4)-小老鼠的预算-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经济人的末日-经济人的末日(2)-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职场中的两种歧视-职场中的两种歧视(2)-奥巴马效应-奥巴马效应(2)-奥巴马效应(3)-第8章 理性革命-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革命与绑匪困境-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第9章 逻辑100万年-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疟疾改写历史-理性创造奇迹-理性创造奇迹(2)-理性创造奇迹(3)-卧底经济学3:致谢+卧底经济学4-第1章 经济的使用指南-经济的使用指南(2)-经济的使用指南(3)-第2章 保姆合作社的衰退-保姆合作社的衰退(2)-保姆合作社的衰退(3)-第3章 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2)-货币,货币,货币(3)-货币,货币,货币(4)-第4章 适量的通货膨胀-适量的通货膨胀(2)-适量的通货膨胀(4)-适量的通货膨胀(3)-第5章 刺激-刺激(2)-刺激(3)-刺激(4)-第6章 战俘营的经济衰退-战俘营的经济衰退(2)-第7章 产出缺口-产出缺口(2)-第8章 失业的发明-失业的发明(2)-失业的发明(3)-失业的发明(4)-第9章 老板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2)-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3)-第11章 GNP崇拜-GNP崇拜(2)-GNP崇拜(3)-第12章 幸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2)-幸福经济学(3)-第13章 经济增长能否永续-经济增长能否永续(2)-第14章 不均等-不均等(2)-不均等(3)-第15章 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宏观经济学的未来(2)-卧底经济学4:致谢和推荐阅读+赢家的诅咒-推荐序一 接地气的经济学-接地气的经济学(2)-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推荐序-《“错误的”行为》与塞勒的学术道路-《赢家的诅咒》与经济学中的“反常”-《助推》与“自由意志的家长制”-01 合作-单次博弈的公共产品实验-重复博弈-互惠式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合作:评论-02 最后通牒博弈-简单最后通牒博弈-两阶段议价博弈-多阶段博弈-市场上的最后通牒博弈-03 跨行业工资差异-跨行业工资差异:可能的辩解-跨行业工资差异:理论上的解释-跨行业工资差异:评论-04 赢家的诅咒-赢家的诅咒:实验证据-赢家的诅咒:实地资料-赢家的诅咒:评论-05 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及现状偏见-禀赋效应-交叉的无差异曲线-现状偏见-损失规避-06 偏好反转-偏好反转(2)-兼容性假说-偏好反转:评论-07 跨期选择-个人贴现率的变化-参照点-享受与恐惧-08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目前收入账户:消费取决于收入-收入、奖金及意外之财的来源-养老金财富-房产-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评论-09 博彩市场-赛马博彩市场-投注策略-乐透型彩票-博彩市场:评论-10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周末效应-月度转换效应-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评论-11 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归-截面数据的均值回归-短期均值回归现象-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评论-12 封闭式共同基金-四种反常现象-代理成本-受限股票-税收-封闭式基金溢价-金钱并非万能的-投资人的情绪──一种可能的解释-封闭式共同基金:评论-13 外汇-外汇风险溢价-预期误差-如果你有这么聪明的话-赢家的诅咒:后记

为将来投资

2020年7月14日 字数:1712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为将来投资

郑州不像上海那样令人震惊。它脏乱、拥挤,而且尽管是一个大的铁路枢纽,却有些与世隔绝的感觉:我们在郑州待了近一周时间,却没看到一张外国人的面孔。不过,在自己独特的方面,郑州还是像上海那样令人印象深刻。这座远离西方世界的城市其规模与伦敦相当,在我们的导游手册上,它是“混乱不堪、缺乏规划的典范”。不过,郑州至少展现出中国的经济革命已超越了沿海省份。40层的大厦赫然矗立在巨大的火车站旁,有很多现代化的银行、巨大的商场和酒店、冷冰冰的水泥过街天桥,到处都是广告。

要建设这些高楼、铁路、公路,需要大量投资。针对这些来自投资的道路与工厂、住宅与写字楼,经济学家已经为它们贴上了标签,他们称这些建筑物为“资本”,而所有持续性的发展都需要资本。资本可以来自国内或国外的私人投资者,他们希望能够赢得利润;资本也可以来自政府,政府的投资要么来自税收收入,要么来自强迫性的储蓄计划。

常识说明,如果你想明天比今天更富有,就应该花钱去投资,而不是马上花钱去享受商品和服务。你可以投资于教育、房产或银行账户。无论哪种方式,如果你今天少消费一点,然后用省下的钱去投资,那么你明天就会更富——如果是好的投资方式的话(在自家后院建小高炉不行,建一座屋顶漏水的图书馆也不行)。

国家发展中有一块并不神秘的内容,它基于一种简单的原则:今天的储蓄和投资使你明天更富有。在环太平洋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体里,储蓄率一直很高。然而,正如我们在第八章所知,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市场经济无法直接决定要进行更多储蓄和投资。在喀麦隆,多数人不愿去储蓄:他们不能拿钱去投资公路等基础设施,而且如果他们开办工厂和商店,对政府是否会允许他们干下去也没有信心。只有少数例外,如在移动电话行业,因为是先缴费再使用,所以如你所料,经营非常成功。很多贫穷国家都想吸引外资,但连本国公民都缺乏信心,要到国外去投资。难怪储蓄率那么低,而存款中投资于喀麦隆的比例就更低了。不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喀麦隆政府就无法鼓励投资。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府在获取资本方面没有问题。市场经济无法直接决定更多地进行储蓄和投资,但社会主义经济往往能够做到。资本来自政府的计划,几乎所有存款都可以被政府或国有企业使用。在两种情况中,都是将个人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然后由政府或企业代表他们去投资。还有大量可供使用的资本:国民收入中约1/3被节省下来,大致相当于喀麦隆的两倍。

起初,中国能够用这些资本获得相当高的回报率。在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重建基础设施和工业,每投入100元能为中国增加40元的年产出,这是相当不错的回报率。这不应令人感到惊讶。中国政府面对的任务足够清晰,尤其是战争和革命期间遭破坏的部分需要修补。一切需要的只是政府下达命令。

后来麻烦来了。即使“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撇开不算,中国发现,从投资中取得高回报已越来越难。到毛泽东去世的1976年,每100元的投入只能为中国年产出增加18元,这种回报率还不到20年前的一半。因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将国民收入中很大部分用于投资,所以投资效率的降低造成了巨大浪费。

心存同情的分析家可能会得出结论:经过明确的投资之后,回报率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来说确为实情,但在1976年,中国仍极度贫困。没几个人拥有汽车、电话,在农村也没有多少人能够使用电或自来水。在如此贫穷的国家,只要投资提供现代生活的基本条件,就能够获得高额回报。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量有效的投资。

在明确命令人们去制造什么、建设什么或种植什么时,就不必担心如何投资的问题。但随着人口的增多、技术的发展、长期性投资的进行,计划经济与记忆中的价格体系越滑越远。世界上真正的市场经济在迅速改变。在韩国,80%~90%的劳动者、土地、资本在劳动或被使用时,其在20世纪70年代的目的,已不同于1960年时的目的。在1960年,农业产出占整体经济的45%,而制造业产出不足10%。到20世纪70年代初,制造业比例已高于农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行业内,劳动者得到培训和再培训,不断有公司开业和倒闭。韩国的出口企业过去制造玩具和内衣,现在则制造内存条和汽车。在1975年时,如果韩国政府的计划制订者按照1960年的过时信息来管理经济,那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幸运的是,没人这么做。

为从大规模的投资中获得更多回报,中国政府开始逐渐转向市场体系。成功的农业改革已铺好了路,整体经济中更加复杂、远未涉及的改革还要跟进。邓小平掌舵15年之后,投资回报率提高了3倍,每投入100元,中国的年产出就增加72元,每笔投资只需500天就能收回成本。这不是因为政府缩减了投资,只挑选最好的项目上马。事实完全相反:投资规模甚至高于20世纪70年代。难怪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此壮观。但是,高投资回报率是如何获得的?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